患儿薛某,男,4月龄,足月顺产,出生时3400克,生后母乳喂养。出生后月余,既见每晚12:00后啼哭不止,时断时续,用各种方法均不能止啼,直至黎明前才能入睡,白天眠食正常。小便多,无特殊刺激味,大便黄色,每日1~2次。排除口腔溃疡、消化不良等情况,患儿家长不放心,到儿童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心脑肺肾等各系统器官均无异常。西医诊断为不明原因小儿夜啼,给予镇静药夜间服用。服药后仅能止啼2~3小时,后半夜仍见啼哭不止,停药时如旧。家长担心,长期服镇静药对患儿生长发育不利,遂到中医儿科诊治。 诊见患儿面色红润,唇色淡红,舌粉红,苔淡白,无口舌溃烂;问诊小便清,量多,大便黄,每日1~2次;指纹淡红隐见于风气二关之间,余无异常。问及其母,平素体健,产后母乳喂养,清淡饮食,二便正常,既往亦未患特殊慢性病。用“蝉荷钩藤饮”治之,以清心安神消积。 处方:蝉蜕,薄荷,钩藤,龙骨,牡蛎,鸡内金,古方安神散。1剂,水煎服,每次20~50毫升,每日3次,连服2日。 服药后当晚患儿啼哭大减,入夜仅啼2次,每次约20~30分钟,此后即能安静入睡。次日继服药,入夜于凌晨3时左右啼哭一次,历时较短仅20分钟左右。第三日患儿复诊,家长喜告上述情况,要求照方服用,以巩固疗效。 原方再服2剂,一周后家长告知夜啼已止。嘱要做好日常喂养理,防止夜啼复发:一要注意防寒保暖,二要加强营养,科学添加辅食;三要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入睡后不要通宵开启灯具;四是哺乳期间,患儿母亲不可过度寒凉或辛膻油腻饮食,慎服各类西药;五要保持患儿情绪稳定,勿过喜过惊。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