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又称研,是一种研墨的工具,它是伴随笔墨发展起来的,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由于汉代人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随后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六朝至隋朝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竹砚等。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赏玩之物。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砚台虽然正在失去使用情境,但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原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有修理过的痕迹。拿到一方砚,最常用的方法是沾水试砚,砚一遇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波纹,这样稍微有所研究的人搭眼一看,就可以看出各名坑的纹眼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