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寓意 【北宋】晏殊

 昵称091203 2018-09-03

《寓意》 
​                    无题

【北宋】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1:

    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

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这几天寂寞得很,喝多了酒伤了身体,又是寒食禁烟日,更感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

我写好一封信,想寄给她,但不知如何才能够送到?你看水这般远,山这般长,到处都是高山远水阻隔,怎能送到此信!

   

 
译文2

    我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没想到,我们是这么无缘,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向东。

你是否记得,盛开着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着我们相逢;柳絮飞扬的池塘边,我们曾相偎着,在微风里倾吐着情衷。

唉,往事如烟,我喝着酒打发走一天又一天,是那么的伤怀寂寞;眼前凄凉的寒食节,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

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儿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译文3:

   伊人乘著油壁香车而去无缘再逢,就像那巫山行云来无影去时无迹。
   小院里梨花正开朦胧的月色溶溶,池塘畔柳絮飞舞一阵阵淡淡微风。
   愧天来寂寞无聊更加上病酒之后,一次次萧索冷落又正值寒食节中。
   本想写封信寄去无法送到她的手,山高路远彼此思念之情完全相同。

  

译文4:

    美人啊,你乘着馨香的油壁车一去难再逢,这柔情蜜意像无迹的巫山行云各自西东。

我在月光如水的梨花院落,对月把你思慕,在轻风吹拂的柳絮池畔,怀念你的芳容。

连日来离情使我寂寥惆怅常病酒,禁烟时节,我意绪萧索,难把苦闷消除。

啊,怎么才能寄去思念你的鱼书雁信呢?关山阻,水迢迢,恐怕你和我一样满心愁。

 

译文5:  

隐身于油壁车的馨香你去了载着我思绪的深浓象那巫山的云霞无迹可循任意西东

又是清明三月的夜没有了你仍旧的梨花胜雪月色溶溶柳絮身轻已经不起淡淡微风

伤春时节只有酒缓释无边的寂寞吗无关烟火依然萧索却是樽中常空

想起鱼雁的殷勤 奈何同是水悠远 山重重何处寄你萍踪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颈联叙述自己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

 

注释:

寓意:写诗寄托相思之意。

      有所寄托,但在诗题上又不明白说出。这类诗题多用于写爱情的诗。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这里代指乘车的人。
​   
峡云: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峡,巫峡。云,云雨一词的偏称。云雨,巫山神女的化身。自从宋玉的《高唐·神女赋》描写朝则为云暮则为雨的神女与楚王欢会之事以后,云雨一词就始而成为与人通情的美女的代称,又进而变为男女交欢行为的代语。此句是说情人离去,难以追踪,只好听之任之。

  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赋》记有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说自己住在巫山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以巫峡云雨指男女爱情。

    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淡淡:轻微的意思。

    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称过度为伤,是唐宋时代的俗语。

萧索:缺乏生机。

禁烟:指寒食节禁烟火。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禁举烟火,人们都吃冷食,名寒食。

鱼书:指书信。鱼指藏书信的函,以木版两块,刻成鲤鱼形,将信夹在里面。

   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何由达:即无法寄达。

水远山长: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作者简介


​    晏殊【
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

​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

​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
晏殊与其第七子

​晏几道(
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

​晏”

     

 【赏析】1

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生活的诗,诗里寄托了作者爱情上的怀念和忧伤。作者以巫山神女暗喻自己所爱的人,对方可能是歌妓一流的人物。但作者的爱情是真诚的。首联指出作者和那个女子离别之后,从此杳无音讯,再没有重逢的机会,暗示双方在爱情上都有不能自主的苦痛。二联回忆起两人在花前月下相聚的幸福时刻,虽只点出时间、地点,但却融情于景,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三联写别后相思之苦,也苦于不能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感时伤怀,借酒浇愁加以抒发,意在言外。尾联表示重逢无望,寄书无门,不仅有山川的阻隔,而且处处有人为的重重障碍,感情是含蓄的,但痛苦是深沉的。这说明在那个时代里,男女追求真实平等的爱情,是不可能的。全诗风格清新流畅,没有一般爱情诗那种绮丽浓艳的色彩。

 

 

【赏析】2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

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伊人乘着油壁香车而去,从此也没有机会

​重逢,因引起作者深深的怀念。

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

颈联叙述自己目前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

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鱼书欲寄何由达”照应

​“峡云无迹任西东”,因其行踪不定,所以即使写好书信也难以寄到她

​的手中,这是恨离怨别的根源。


​    从诗意看,作者所怀念的很可能是一位浪迹天涯的歌女。此类题材

​在晏殊的词中随处可见,不过他这次没有用长短句,而用一首律诗来表

​现,风格、风格、情调都与长短句相近,含婉深水,清新流丽,韵味浓

​郁。

 

 【赏析】3

    这是一首情歌。诗人与情人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分离,留下了无穷无

​尽的相思。面对寒食春景,他思绪起伏,写了这首勾心摄魄的感叹诗。

首联飘忽传神。一开始出现的便是两个瞬息变幻的恃写镜头:“油

​壁香车”奔驰而来,又骤然消逝;一片彩云刚刚出现而又倏忽散去。写

​的都是物像,却半隐半露,寄寓了一段爱情周折,揭示主旨。车是这样

​的精美,则车中人的雍容妍丽,可以想见。然而这样一位美人却如巫山

​之云,来去无踪,重逢难再,怎不令作者怅惘。“映云”暗用楚襄王和

​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美丽传说,渲染浓密的爱情气氛。但“云雨巫山枉

​断肠”,毕竟是一场虚妄。前句写人间,写现实;后句写天上,写梦

​幻。首联写得兴象玲珑,清新流丽
​。

颔联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

​致的庭院。宋葛立方说:“此自然有富贵气。”(《韵语阳秋》卷一)

​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

​自然景象。这两句
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

​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擂曳,柳条轻拂,飞絮蒙回,是一

​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大概是诗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无处抒

​写,又适值春暮,感时伤别,借景寄情;或是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

​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

​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司空图《诗品》)。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

​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得过最,形容憔悴,心境凄

​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眼前又是寒食禁烟之

​际,更添萧索之感。

末联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

​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但问得深

​切,答得无情。
“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

​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

​障碍。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晏殊

​在《鹊踏枝》词中有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说的情景

​与本诗类似,都有一种难言之隐。但这首诗寓意更深。
“知何处”,一

​切尚在不解之中,使人感到怅惘;“处处同”则已无疑可置,只有绝望

​之情。这种情绪在首联已暗暗流露,然后曲折道出,由结句点破,情长

​怨深。“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

​碍,无路可通。此联“妙在能使人思”(钟惺《古诗归》)。

此诗通篇运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

​《迂叟诗话》)
“怨别”乃全诗主旨。字面上不著一“怨”字,怨在语

​言最深处。“不再逢”、“任西东”,怨也;“溶溶月”、“淡淡

​风”,怨也;“寂寥”、“萧素”、“水远山长”,无一不怨。“处处

​同”则是怨的高潮。章节之间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也都以“怨”贯串,


​此其一
其二,含蓄又通过比拟手法表现出来。“油壁香车”、“峡云

​无迹”、“水远山长”,托物寓意,言近旨遥,“婉转附物,怊怅情切

​沙(《文心雕龙》)。
其三,写景寄兴,“梨花”、“柳絮”二句出之

​以景语,却渗透、融汇了诗人的主观情绪,蕴藉传神。

晏殊这首诗一名《无题》,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运用含蓄

​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诗在表现上,则将思想藏在诗的深处,

​通过景语来表达,然后在景语中注入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样,诗便显得

​幽迷怨旷。与李商隐诗风不同的是,晏殊这首诗清而不丽,也没有堆砌

​典故,所以呈现出一派淡雅与疏宕。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