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 【北宋】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译文1: 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 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 这几天寂寞得很,喝多了酒伤了身体,又是寒食禁烟日,更感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 我写好一封信,想寄给她,但不知如何才能够送到?你看水这般远,山这般长,到处都是高山远水阻隔,怎能送到此信!
我再也见不到你所乘坐的油壁香车,没想到,我们是这么无缘,像那巫峡的彩云倏忽飘散,我在西,你向东。 你是否记得,盛开着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着我们相逢;柳絮飞扬的池塘边,我们曾相偎着,在微风里倾吐着情衷。 唉,往事如烟,我喝着酒打发走一天又一天,是那么的伤怀寂寞;眼前凄凉的寒食节,怎不令我加倍地思念你的芳踪。 我的心,你知道么?想寄封信儿告诉你,这层层的山,道道的水,又怎能到得了你的手中? 译文3: 伊人乘著油壁香车而去无缘再逢,就像那巫山行云来无影去时无迹。 译文4: 美人啊,你乘着馨香的油壁车一去难再逢,这柔情蜜意像无迹的巫山行云各自西东。 我在月光如水的梨花院落,对月把你思慕,在轻风吹拂的柳絮池畔,怀念你的芳容。 连日来离情使我寂寥惆怅常病酒,禁烟时节,我意绪萧索,难把苦闷消除。 啊,怎么才能寄去思念你的鱼书雁信呢?关山阻,水迢迢,恐怕你和我一样满心愁。 译文5: 隐身于油壁车的馨香你去了载着我思绪的深浓象那巫山的云霞无迹可循任意西东 又是清明三月的夜没有了你仍旧的梨花胜雪月色溶溶柳絮身轻已经不起淡淡微风 伤春时节只有酒缓释无边的寂寞吗无关烟火依然萧索却是樽中常空 想起鱼雁的殷勤 奈何同是水悠远 山重重何处寄你萍踪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颈联叙述自己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 注释: 寓意:写诗寄托相思之意。 :有所寄托,但在诗题上又不明白说出。这类诗题多用于写爱情的诗。 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坐的车子,因车厢涂刷了油漆而得名。这里代指乘车的人。 :巫山峡谷上的云彩。宋玉《高唐赋》记有巫山神女,与楚王相会,说自己住在巫山南,“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常以巫峡云雨指男女爱情。 溶溶:月光似水一般地流动。 淡淡:轻微的意思。 伤酒: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舒服。称过度为伤,是唐宋时代的俗语。 萧索:缺乏生机。 禁烟:指寒食节禁烟火。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禁举烟火,人们都吃冷食,名寒食。 鱼书:指书信。鱼指藏书信的函,以木版两块,刻成鲤鱼形,将信夹在里面。 :古乐府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后因以“鱼书”指书信。 何由达:即无法寄达。 水远山长:形容天各一方,重重阻隔。 作者简介:
【赏析】1 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生活的诗,诗里寄托了作者爱情上的怀念和忧伤。作者以巫山神女暗喻自己所爱的人,对方可能是歌妓一流的人物。但作者的爱情是真诚的。首联指出作者和那个女子离别之后,从此杳无音讯,再没有重逢的机会,暗示双方在爱情上都有不能自主的苦痛。二联回忆起两人在花前月下相聚的幸福时刻,虽只点出时间、地点,但却融情于景,留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三联写别后相思之苦,也苦于不能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感时伤怀,借酒浇愁加以抒发,意在言外。尾联表示重逢无望,寄书无门,不仅有山川的阻隔,而且处处有人为的重重障碍,感情是含蓄的,但痛苦是深沉的。这说明在那个时代里,男女追求真实平等的爱情,是不可能的。全诗风格清新流畅,没有一般爱情诗那种绮丽浓艳的色彩。 【赏析】2 这是抒写别后相思的恋情诗。 首联追叙离别时的情景。伊人乘着油壁香车而去,从此也没有机会 颔联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 颈联叙述自己目前寂寥萧索的处境,揭示伊人离去之后的苦况。 尾联表达对所恋之人的刻苦相思之情。“鱼书欲寄何由达”照应
【赏析】3 这是一首情歌。诗人与情人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分离,留下了无穷无 首联飘忽传神。一开始出现的便是两个瞬息变幻的恃写镜头:“油 颔联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 末联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 此诗通篇运用含蓄手法,“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 晏殊这首诗一名《无题》,在风格上学李商隐的无题诗,运用含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