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山之美,比肩美玉,难怪名人大师都对它情有独钟

 天宇楼33 2018-09-03

《观石录》中亦曾记载:“寿山之美,美玉莫竞,贵则荆山之璞,蓝田之种。”寿山石的材质之美,得天独厚,温润细腻凝聚灵气,难怪名人大师对其情有独钟。





冰心与寿山石
▲▲▲




冰心,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福建福州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冰心十分喜欢故乡的寿山石,有一次她忽然想起:“谢公最小偏怜女”的诗,心想这句诗正好可以刻成图章,送给她的女儿,便请福州篆刻家周哲文提刀精制,故乡人用故乡的石篆刻成图章是十分有意义。


之后,冰心又得两枚精美的福州寿山的高山印石,一枚“闲章”,一枚“名章”。冰心每有签题,必用这枚“名章”,爱若至宝。



冰心病逝后,福州长乐市建冰心的“爱心公园”和“冰心文学馆”,仍然用这一枚寿山石的“冰心”名章作为“标识”,作为纪念。





郭沫若与寿山石
▲▲▲


郭沫若,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有一年福州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郭沫若欣喜道:“去年在闽,一睹芳颜,乐而忘归;今年开春,京城再结石缘,实是三生有幸。”他对展出的寿山石雕赞不绝口,参观后,兴致犹浓,当场提笔赋就六言诗一首,赠予展览会。诗云:“八闽是我故乡,去岁我曾去来。工艺允称精绝,一年一度花开。”把他对祖籍地与寿山石艺术的深情厚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徐悲鸿与寿山石
▲▲▲




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说到徐悲鸿与陈子奋的相识,寿山石章可谓功不可没,当年徐悲鸿拜访陈子奋,用6尺宣纸隶书赠诗:“闽中自古多才士,吾行福州识陈子奋。金石书画妙入神,秉性孝悌追古人。自惟廿载风尘老,换却当年颜色好。”陈子奋便刻十余方寿山石章回赠,徐悲鸿甚是喜欢,感叹获一良友,觅得知音,评介陈子奋为“当代印人,精巧若寿石工,奇岸若齐白石,典丽则乔大壮,文秀若钱瘦铁、丁佛言…而雄浑则无过陈子奋者。”两人书信不绝,互赠称赞备至,遂成莫逆之交。


据统计,在徐悲鸿给陈子奋的24封信中,言及请陈子奋刻印的就有十数方。他认为陈子奋的篆刻“乍观不奇,细味之,殊有妙处”。又特别邮寄《齐候罍》铭文相赠,希望陈子奋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1953年徐悲鸿病逝,其夫人廖静文特向陈子奋报丧,称他是为徐先生刻印最多的人。




齐白石与寿山石
▲▲▲




齐白石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穷搜广采,收藏了一千颗,而且是质量上乘的“中国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戏称为“千石王子”。他拥有“二庄主人”、“花未全开月未圆”、“诗思在雪中驴背上”、“无念”、“闲云野鹤”、“寻常笔意偶见山人之法”、“雅雪清风”、“何不思蜀”、“游戏人间四十年”、“长年大利”、“尽携书画到天涯”、“惜如抱忱”、“一代精神属花草”等寿山石章,顾有“百石富翁”的佳话。



寿山石自古以来就备受名人大师所喜爱,情不自禁会被石头的文化底蕴所感染,以石为师、以石为友、以石为志,代表着高雅的审美情趣,当然寿山石的美也离不开精美的雕刻艺术,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绽放出属于寿山石作品的特有魅力。


如今寿山石的雕刻注重个性化与创新的高度,由易至难,分为大概四个阶段:



1、稍作雕琢,体现寿山石原石之美,特别是一些色彩难得,质地晶莹的自然珍宝;



2、依形而就,体现寿山石造型之美,寿山石取自自然,形状迥异,或许可以较大限度的保留形神;



3、利用巧色、化解瑕疵,体现雕刻者智慧之美,“一相顶九工”,寿山石的纹路、杂质等没有规律,需要创作者思维方式的天马行空;



4、石无常势,雕无常形,体现创作者的技艺之美,形势合一,成就精品孤品,如此不但包含创作者浓烈的个人情感气息,也可引起赏玩者的共鸣。



寿山石“以材质论英雄”,作为美的载体,色彩斑斓,质地灵透,取之于自然,化之于心弦,其材质之美艳,确实醉人心脾。



寿山石凝灵,是大自然的馈赠,清澈明净如湖波晚照,云霄倒影,优美而极富韵味,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饰。



寿山石温润,是大自然的温度,恐抚之有痕;细结,是大自然的永恒,承载之物在岁月中不是转瞬即逝的华美。



寿山石的美,是灵动的,充满气质的。相较于如翡翠类玉石,寿山石的色泽更为丰富绚丽,相较于各类玛瑙,寿山石的巧色更是生色动人,天然之美“如斯尤物,迥非笔墨能尽其名状”,不愧天下流传“天生瑰宝在闽中”的美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