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为,一座城市的灵魂一半在于专属于这片土地的建筑,另一半在专属于生长于此人们的味道。所幸哈尔滨在灵魂上,无论建筑还是味道都不空虚。 既然叫攻略,其实衣食住行玩都应该谈到。不过我们这一篇里基本上要聊的是哈尔滨的吃。子曾经曰过“吃很重要,吃才是正题”。一个纯吃货写出来的东西不用绝对的篇幅谈吃那就太搞笑了。我经常旅行,去很多的地方,在于我,吃当地的特色食物是这场旅行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我基本不会第二次踏足一个没有自己特色食物的城市,同样一座遍地美食的城市去一次两次也是远远不够的,走马观花焉能识得真颜色?私以为,一座城市的灵魂一半在于专属于这片土地的建筑,另一半在专属于生长于此人们的味道。所幸哈尔滨在灵魂上,无论建筑还是味道都不空虚。 提起哈尔滨的吃,不能不说说哈尔滨的历史,哈尔滨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历史不过百余年。由于这座城市的崛起,完全是建立在沙俄在中国东北设置中东铁路中心枢纽的殖民基础之上的。所以这座城市的食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中洋杂合,东西交汇的风格。 熟食篇
提到哈尔滨美食,以哈尔滨红肠为代表的哈尔滨熟食就不可不谈了。关于哈尔滨的熟食(熟肉副食品),绝大多数小伙伴耳熟能详的是红肠、小肚、风干肠这三大巨头。红肠源自于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的“里道斯肠”,由俄罗斯人传入哈尔滨。红肠属于烟熏香肠,有很香的大蒜风味。哈尔滨红肠要含有一定量的肥肉丁才算正宗。不含肥肉,百分百瘦肉的那叫儿童肠。另外还有茶肠、松江肠、羊干肠(和中式传统的风干肠不是一回事)等一些源自东欧的香肠品种,不过以上三种并不大好找了,可以去南岗区秋林公司对过的奋斗副食或者道外的正阳楼副食店碰碰运气。 红肠要数道外区红旗大街的商委红肠最地道了,不过想要买的话要做好早起排队的准备。如果你不太接受冷吃红肠时候的肥肉油腻和蒜味,姜sir建议你将红肠斜切大薄片,放锅里稍微煎一下或者合着尖椒炒了,至高美味,绝不忽悠。 风干肠是哈尔滨很传统的中式肉灌制品,口感质地接近广东和四川的腊肠。制成品就是熟的不用再加工。风干肠咸甜口儿、质地紧密、口感扎实,是下酒隽品建议在去老道外溜达的时候找一找北五道街的正阳楼,他家算是哈尔滨熏酱熟食的元祖店了,另外他家的肉粉肠也相当地道。
松仁小肚是一种挺特别的熟食了,肉和淀粉混合灌在猪膀胱制成的肠衣里,另加上松子仁来提味。经过煮熟熏制之后别有一番清香,切大薄片白嘴吃也好、下酒也好都相当给力。道外区北山酒馆的小肚是一绝,稍微去晚了一点基本都会沽清。 老道外篇
老道外是哈尔滨的时光驻留之地,朴实而热情的生活气息百十年间与时光共生共老。百年传承不变的道外老味道从闯关东时代到如今也未有几许变化。十几年的店在此间会被定义为“新店”,三四代传承的老馆子在这片街区比比皆是。老建筑和老味道在这里唇齿相依,如同一对已经无需再秀恩爱,相濡以沫百余年的老夫妻。 老鼎丰
哈尔滨的老字号糕饼铺,百年历史,老哈尔滨人过节不吃他家的糕点总感觉这个节没过舒坦一样。各种中式点心相当于北京的稻香村我想这样解释应该够明了了吧?川酥月饼和长白糕是当家花旦,冰淇淋和冰棍也都不错,味道稍逊马迭尔,不过性价比完爆~ 北三凯奇清真食品 北三道街市场口的神奇点心铺子。糕点界的性价比之王,在他家买二十块钱的东西够全家人吃好几天的。传奇主打是光头面包,往往要排半个小时以上的队。趁热吃超爽,软软的外壳一口咬开,面包特有的麦子香甜气息扑面而来。另外一种类似江米条的点心,叫冰蓼花,也相当好吃。 荣华炸鸡
又是老字号~为什么要说又呢?这片都是老字号啊~冬天寒冷的空气中飘来的浓郁炸鸡香气是会让人精神防线瞬间崩溃的。整鸡现吃现炸,老味道,皮脆肉咸香。整鸡和豆腐卷都好吃,炸鸡腿如果是刚出锅的就超好吃,如果不幸没赶上鸡腿刚出锅就别买了…… 北三张家豆腐肚
在北三道街的市场里,豆腐肚是用豆腐用肉汤入味之后再熏制的豆制品,做成松仁小肚的形状所以得名。可以理解为特殊形状软嫩口感的素鸡。两三块钱一个,平民美味。买回去作为夜聊时的佐酒之物再好不过了,同样的东西在江南就是素雅的茶干,在塞北就是充满生活气的豆腐肚了。 国营更新饭店
老字号,门脸破到颇有后现代解构主义风格,恍惚间你会以为自己穿越到五十年前了。豆腐脑和烧饼都是数十年不变的老味道,就连烤箱都是四十几岁的大叔辈,面食发酵不用酵母用“面肥”。烧饼和肉饼平心而论是好吃的。牛肉味道初尝不出众,细品之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首先肉质就很好,精瘦却能全部嚼烂不塞牙。调料普通却能做到提味之余不掩肉香,当然价格也是有两把刷子的,一个字:贵! 老街砂锅居 门对门两家门脸,就在北三道街口。松仁小肚赛过正阳楼,熏排骨超级好吃。饭口时候店堂里人声鼎沸,一进屋声浪肉香扑面而来。擦擦眼镜上的哈气定睛观瞧——那是真没地方坐啊,不拼桌是万万做不到的。大冬天酱排骨配豆腐丸子砂锅,那一定是极好的。 富强大骨棒 有别于其他地方的脊骨,酱大骨棒是更具哈尔滨特色的酱骨。吃肉啃筋吸骨髓一套流程下来一手油满嘴香。他家酱肥肠和肉汤豆腐卷也都很好呲。呃,对了,还有一道雪里蕻炖豆腐也是相当的不赖。 宴宾楼 主营鲁菜,门口俩个大红幌子有木有闯关东里朱开山山东菜馆的影子?清炒里脊丝腊八蒜炒心管和酥黄菜都值得试试,特别是清炒里脊,清淡嫩滑肉菜吃出素菜的禅意了,善哉善哉 北山酒馆 在哈市熏酱界里面算得上黄金圣斗士级别的了,而且是白羊狮子这种名列前茅的。这店喝酒为主,吃饭为辅。松仁小肚、金丝卷、干肠、粉肠都好吃。卤大肠、卤猪手、小肚那也是不服不行,酒足肉饱可以来盘酸黄瓜解腻醒酒,收秋一定是一碗醋汤的刀削面。 老万下水馆 没菜谱,只有七个菜,主要都是内脏为原料的。老板兼大厨,忙时炒菜,闲时拿个苹果笔记本加雷蛇鼠标玩连连看……肝尖、腰花、肠肚的口感都嫩到横行江湖孤独求败的地步,不过千万嘱咐一下,别太咸。 红江包子铺
也是老店,包子有特色,肉三鲜的内容是鲜肉虾籽和干贝,排骨包子的水准约等于张包铺的,可以说各有千秋。虽然叫包子铺但是炒菜却出人意料的丰富。樱桃肉、鱼皮鱼籽、烧大肠和自制叉烧都很棒。人均五六块也可人均五六十也可,丰俭由人的赶脚很不错,亲切。(有一次小胖哥跟随老宋吃的叉烧可能是隔夜的,嗷嗷硬,所以有时候吃东西也得品人品啊!) LB罈肉馆
店名只叫罈肉馆,20年左右的历史,在这片算“新店”吧……坛肉、猪手和酱骨架都是特色菜。冬天会有时令菜牌——酸菜砂锅。他家酸菜都是自家腌制的,地下室里每年都腌十几缸酸菜,美食大三通拍摄哈尔滨的时候特意采访过的。 李家扒肉 北六道扒肉一条街里当仁不让的头牌 扒肉、酱脊骨、砂锅狮子头都好吃。口味稍重,因为本身就是为劳动阶级开荤解馋下饭的菜肴。所以戒盐人士万万慎重。 张包铺
老字号有历史,就连原址所在的那条小街都叫张包铺胡同。排骨包子里三大块肉和一块排骨,确实好吃,溜双段也是招牌菜。换新店址之后有点快餐店的赶脚,品质略有下降,也可能是我心理作用,饭点儿人多需谨慎。(小胖兄认为不如在张包铺胡同的时候好吃了。) 张飞扒肉 生意腾达之后脱离了扒肉一条街的扒肉名店,店里苏伯汤和扒肘子相当了得,几乎要与招牌扒肉成为三足鼎立的势头,你要问我他家有什么素菜……苏伯汤里有点大头菜,够吃不?其实酸酸甜甜的苏伯汤是可以解腻的,吃扒肉和肘子绝搭。 老范记饺子馆
他家饺子只有一种馅——三鲜。任性吧?其实人家是自信啊,三代人传承这一盘三鲜饺子的味道,无论如何也不会差啊。在小胖兄的推荐下还上了央视呢。店里鳕鱼也是特色,还有锅包肉也算哈市锅包肉界八大金刚序列内的。但是位置会比较不好找… 正阳楼 从小就吃的哈尔滨熏酱金字招牌,这家店不是正阳楼副食店,而是五道街的正阳楼饭店,位置偏仄环境破旧,扎啤杯都是塑料的量杯,不过味道实打实的好。属于环境0味道5的那种店吧,特别的是,买完后用会一张老式的黄草纸来当包装,这包装演起古装片来也不奇怪的好吧? 赵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 二十几年老味道都没怎么变过,皮香肉嫩脱骨。不能堂食只能带走,可以买一只晚上回酒店小酌时候加菜。 老字号一品香 几十年的拉面馆,环境破旧,口味出众,国营餐馆的底子。拉面很大碗,汤头淳朴清香,没有顶脑门子的味精味儿。其实他家真正值得推荐的是油炸的糖果子,面和红糖混合炸成的,香香甜甜脆脆。我莫名觉得这个糖果子蘸着很香浓的欧式热巧克力应该很好喝。 风味包子王 包子不错,但是在这片馅食藏龙卧虎的老道外并不算惊艳。不过他家除去包子之外,有并且仅有的两个菜:锅包肉和软炸鲜蘑都相当地道,你想想他家厨师天天只做这两个菜,能差得了功夫么? PS: 1.逛吃之余一定要备下健胃消食片,一定!!! 2.戴眼镜的同学一定要预备一小瓶镜片防雾剂,冬天室内外温差大,进屋眼镜一定上雾,很不方便的。 3.四道街同记商场一楼有家德克士,不是推荐你去吃。老道外建筑都比较老旧,公共卫生间可不咋好找。所以逛冷了可以去暖和暖和,放个水什么的最赞不过~~~ 哈尔滨是最北省份的高寒都市,常年苦寒的天气和独特的历史传承,造就了这里人们的性格和口味,也造就了历史虽不悠远但却有自己性格的“哈埠菜”。哈尔滨菜的口味以咸鲜为主,又夹杂着酸甜,本源来自于鲁菜却也着实吸收了很多俄式西餐之所长,这样交杂混合的味道成为了哈尔滨人共同的味觉信仰。姜SIR曾经说过:你,就是你行为的集合;你爱的味道,就 是你人生的折射。
1. 老厨家四代薪火相传的烹饪世家开的店,祖上是被称为“滨江膳祖”的锅包肉传世人—滨江关道衙门大厨郑兴文。也就是说风靡祖国上下大江南北的东北菜新代表的锅包肉,最早就出自他家。老爷子从1907年到1919年在滨江关道衙门烧了12年菜,期间不但以焦溜肉片为基础发明了锅包肉,还发明了熏卤鸭和猪头焖子等一些传承至今的美味。最早的锅包肉配料是当季的水果,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细节就从简了。周恩来到哈尔滨参加会议时还曾专门点过这道菜。(也有传说当时吃的是锅包豆腐。)锅包肉是一道难度极大的菜,火候,调汁,挂糊,一样做不好最后的成品出来都会打折扣。到老厨家,锅包肉自然是必点菜,虽然在哈尔滨以锅包肉为招牌的餐馆不计其数,味道也各有千秋。不过到了这里吃的可就不止是锅包肉那么简单了,用罗老师的话来说:吃的是个情怀~~~~~~另外店里还能看到很多关于哈尔滨餐饮历史的史料和老物件,也算是一个爱吃主义的教育基地吧。除了锅包肉以外,狮子头、小米肉丸子、油炸冰棍都是值得一试的。(油炸冰棍就是电视剧《闯关东》里 油炸冰溜子的原型,冰棍总比冰溜子好吃……),现在友谊路的店因事故停业,小伙伴们可以移步中央大街巴拉斯美食城3楼去吃,偶尔会有锅包肉不稳定的情况,拼人品吧!
2. 刘氏知音酒楼在哈尔滨老字号里算小字辈,根据广电总局建国后不准成精的规定来看,二十三年的历史也只能是人店而不可能是神店或者妖店了……在哈尔滨算是标准的民众店。出品味道好,水准稳定,菜码很大,大到有时候两个人都吃不完一盘菜,建议前去旅游的小伙伴多找几个饭搭子同行。环境很吵。明档点菜,都有什么材料明明白白。他家的溜双段,锅包肉在哈尔滨也算响当当的,不过话说回来在哈尔滨谁家的锅包肉做得难吃的话,生意也甭干了,火锅店除外……另外原汁牛肉和山野菜肉丸子也都不赖。 小胖兄PS:对于他家的记忆,就是2000年前后上大学那会,哈市爆火的炸小排,无法探究是不是他家首创,感觉就是在他家卖开来的。当时的价格好像是很大一盘子28元。
3. 居家菜馆哈尔滨最近几年来最火爆的民间小馆之一,饭点的时候人满为患、座无虚席。最开始营业的时候据说只有四张桌,现今也没离开原址,而是接连租下隔壁,隔壁的隔壁和隔壁的隔壁的隔壁。店里面积增加了十几倍,屋连屋,像迷宫一样。一不小心会有鬼子陷入地道战的错觉。而且还在文昌桥125中附近开了分店。他家招牌菜不少,十几道菜各有拥趸。不过桂花大排、白卤猪手、黄蘑扣肉基本是桌桌必点,特别是黄蘑扣肉几乎成了他家的第二店名(仅限于一个晚期深度都是依赖症患者的眼光 ,旁人点没点素菜我也没看见我也看不见……)。 小胖PS:这家店是从06年前后开始吃的,那时候黄蘑扣肉的肉片比现在厚些,鱼香肉丝做的也是特别地道的,不过要叮嘱少糖。
4. 最东北民俗风情饭店看名字就能知道了,算是旅游风情的一家店。门面和店内的装修走了民族风—东北民族风 ,使用了很多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族、赫哲族的民族老物件和图腾作为装修元素。食物方面也和装修一样,基本上黑龙江境内的少数民族风味,东北菜和一部分俄式的西餐都囊括在内。菜怕是有几百道,不过都挺便宜的。满族鱼籽包饭、达斡尔烤大排、蒙古羊肉肠、鄂伦春风情烤鱼、香辣鹿板筋和黄金大花卷味道都不错。用餐的时候有表演,流行歌曲和二人转之类的。不过这也好也不好,好的是吃饭之余还能看个乐儿,不好的就是太闹了,音响声音奇大,一顿饭下来唠嗑都靠喊的,耳朵没聋嗓子也得哑了。 小胖PS:据说一开始开业的时候特别好,后来大厨换人了菜品质量有所下降,好不好吃还待小伙伴们自己去评说吧。
5. 玉氏滋味馆火爆了能有十年的店,人气菜非常多,大碗猪手、玉氏小炒、黑拉皮、陈皮牛肉等等很多样。其中黄桃锅包肉名声最响,在传统的锅包肉的基础上做了改良,加入了黄桃,酸酸甜甜的,估计偏爱甜食的女孩会喜欢,经常晚市未完就沽清了,一般过了六点半就没有了。最早的锅包肉是靠水果提一部分甜味的,用黄桃做锅包肉,算是创新,也算是一种复古。不过像我这种锅包肉原教旨主义者反而觉得过犹不及。如果点了黄桃锅包肉那么也推荐一下干锅三黄鸡,微辣很香,下酒下饭都不错。我个人比较喜欢他家的“锅烙”我更喜欢叫它冰花煎饺,饺子上脆脆的冰花很好吃,点肉馅的就行了,比金牌的好吃。他家中央大街和果戈里大街 附近都有店,在那附近游玩的小伙伴基本上都可以步行到达。 小胖PS:菜品味道和冰花煎饺确实不错,但是身边朋友有过两次不愉快的经历,就是吃出异物了,一开始店家解决的不是太满意,后来报出小胖名号后才给解决的。感觉后厨卫生安全还是需要提高啊。
6. 宏发餐馆二十几年历史的老店,店面很简陋,小吃部的规模。不过味道却不简单,能让现在的你吃出小时候的味道,那就证明这味道要比记忆中当时的味道要好很多。看来老板兼大厨的功力应该也是与时俱进了。他家金牌菜叫宏发肘子,是从头一天晚上就得开始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足足酱上四个小时之后,才拿出来待客的,香浓软糯一整个才48块钱。充饥解馋必备良品啊~肘子猪手锅包肉再来一瓶大白梨,妥妥的。这样的店别踩饭点去是常识,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7. 明泉特特1993年伊始,发迹于著名学府哈工大附近的店。因为一直在大量学霸理工男的包围之下,造就了这里成为一家压根不玩情调的店。二十几年生意红火靠的就是好吃和实惠。店址之前是 一个浴池,叫明泉,老板之所以在后面加了特特两个字是因为店里的两个特色菜:酱骨架和 草帽饼。酱骨架和很多宣城加了多少中草药料滋阴补阳的不同,强调只有葱姜和花椒大料等普通调味料,不过味道确实挺“特儿”的,骨酥肉烂,香而不腻,肉香之余还微甜,据说是因为独特的炒糖色方法带出来的甜。草帽饼是他家另外一特,层次感特别好、柔软筋道、据说是小铁锅烙的,每锅一张,源自最早老板家里的家常做法。
8. 庆红生鱼馆哈尔滨市区内不多的几家经营杀生鱼的专门店,从哈郊的宾县开过来的。杀生鱼也叫塔拉卡,是赫哲族人宴请贵宾的待客佳肴,黑龙江独有的少数民族风味,因为赫哲族兄弟只居住在黑龙江境内,人数只有不到五千人。杀生鱼使用黑龙江或乌苏里江中五斤以上的鲤鱼、狗鱼或黑鱼作为原料,剥皮、切丝、用白醋煞至断生后加调料在大碗里拌匀食用。大体上有丝拌和片拌两种。切丝拌的口感比较脆爽,配菜多,口味酸辣,鱼皮会火烤至焦脆切丝。切片拌的是用赫哲族特有的调料来拌,口感比较柔韧有肉感。另外还有不少用鱼作为原料的热菜,也都在水准之上。想要体会渔猎民族饮食的小伙伴可以试试。
9. 宏达老菜馆老板栾瑞斌出身文艺世家,家里都是表演艺术家,结果没上舞台却上了灶台。文艺青年会做菜,赛过流氓会武术,三鼓捣五鼓捣,这店就风生水起了。还被评为过2013年度《美食与美酒》BEST50中国最佳餐厅。哈尔滨媒体综合评定出来的155道哈埠代表菜中有好些都能在他家吃到。蒸扣猪手、烤奶汁马哈鱼、屯子蒸肉、罐羊都是招牌菜里我比较喜欢的。特别是屯子蒸肉,五花肉和榛蘑一同蒸出来,蘑菇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脂,吃起来满是肉香,而且蘑菇本身微涩的口感也被五花肉浸染得特别润。基本属于动筷就停不下来的那种,不配上两碗五常大米焖的白米饭都对不起这蘑菇对不起这肉。另外他家的葱烧海参也相当的道地,葱香很透, 海参内外入味也都很到位,芡汁也很到位,拌大米饭吃也是一绝啊~(一看我就不是个酒人儿)不过价格不低,记得是小三百一份儿了。欢迎壕们去试试…… 小胖PS:现在哈市一共三家店,最老的店在海城桥桥头年初刚翻修完,人均60元起。江边尚志胡同是第二家店,人均80起。第三家店在开发区浦发大厦后面院内,人均120元起,包房档次环境也最好。
10. 老王头熏酱饺子这家店创始人是传奇~老爷子大名王玉福,今年快八十了,十七岁就在鼎鼎有名的哈肉联工作。在哈肉联当了几十年的技术骨干,他还是六十年代轰动一时的“人造肉”的发明人之一 。(不明白人造肉是啥的小伙伴回去问问家里大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基本都能知道)在哈尔滨熟食界是大长老级别的人物,哈尔滨解放后的肉灌和熏酱历史了如指掌。他家的东西以熏酱为主:松仁小肚、风干香肠、圆肘、鸡丝卷、肉丸子都好吃到流鼻涕。想吃他家得中午早早去,别看有十几样儿熏酱,可是每样就一点儿,卖完就关门。火到一过下午三点就关板。他家最牛的是叉烧类,每天一炉现烤叉烧肉,想吃这口热乎乎的叉烧,最好在中午十一点多赶头一拨儿。所有的香甜滋味全部浓缩在店门口的一个炭炉里。叉烧肉用猪梅肉,叉烧排骨选上好的猪肋排。眼瞅着叉烧出炉,趁热吃,咬了腮帮子都觉不到疼~~~哈尔滨的叉烧不像广东叉烧那么甜,更专注于肉本身的浓香。咬一口肉汁在唇齿间流转,这一刻幸福是啥?幸福就是一口热乎乎的叉烧肉啊!!PS:我本人最爱的是叉烧五花肉,丰富油脂炙烤之后经 过美拉德反应带出来的香味……让人觉得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再PS:他家鱼肉馅饺子也是一 绝。
11. 玉善源这家店有一些小私家公馆的意思,号称“哈尔滨十大腐败聚集地”之一。位置很隐秘,在一处居民楼大院里,由幢平房改建的。亮点是店里有两个小院,进门的院子里有葡萄架和一个小木头亭子。穿过大厅的另外一个院子里有一个小玻璃房子,挺别致的,夏天的时候情调很好,通透敞亮。店内几乎都是包房(你懂的)他家菜品算是融合菜,走了私厨的路子。南北菜兼备,九转大肠和小海米与瓜子仁合炒,然后用煎饼卷着吃的“沂州小炒”都算平价菜里的特色。还有一道鱼头也不错,用的是鳙鱼鱼头,调的是黑胡椒汁,口感好口味重,超适合 东北爷们儿。当然如果仅仅是这些的话姜SIR就不推荐他家了,大众特色菜做得好吃的店在哈尔滨可不要太多。实际上介绍他家是为了那些要高BIG的壕们着想的,首先撑场面的鲍、参、燕、翅都齐备。最重点的是野味儿:扒犴鼻、扒熊肉、酥炸沙半鸡等等你想吃到的野味基本都能有办法吃到(有没有操作野生动物的许可证就不知道了)。PS他家菜牌很漂亮,鳄鱼皮的……
12. 金鹏鱼肉馆到了哈尔滨就像到了锅包肉的国度,铺天盖地的招牌菜都是锅包肉。不过这时候问题来了,也有那么一些不大喜欢吃猪肉的小伙伴,他们应该怎么办?好办啊,锅包鱼肉!在哈尔滨用鱼肉做锅包肉的店不很多,拢共也就三四家的样子。金鹏家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了,虽然门脸破败、环境嘈杂、服务XX、到了饭点儿时候人挤挤嚓嚓的,但是味道好就能让这些吃货对以上的槽点全然视而不见,腆着脸的前赴后继、飞蛾扑火、奋不顾身……有点说偏了啊~说回菜品吧(他家其他方面要是不能吐槽的话那基本没啥可说的了)锅包鱼肉,炸得火候都很好,外表酥脆内里软嫩。一口一块很过瘾。(有时候会有刺,千万别为了过瘾而卡了嗓子)。店里其他的菜品也都是鱼肉做的,熘鱼片就是鱼肉做的滑溜里脊,红烧鱼头、红烧鱼腹、红 烧鱼杂、红烧鱼籽、都是特色菜,就连拆鱼剩下的鱼骨,也都做成了酥鱼排,并且还经常提 前沽清。他家地方不好找,比较偏远,想要去试试的小伙伴请计算好路上的时间。(哈尔滨 的出租车太特么不好打了……)
PS: 1.老菜馆除了老厨家和宏达老菜馆这样的名店之外大多环境和服务都不咋地,很多都是店面脏乱差,服务大声吼,但是食物的味道无可挑剔。特别介意环境的请谨慎打开,面露嫌弃之情,念念叨叨、叽叽歪歪的有可能受到不友好待遇……。 2.哈尔滨菜,肉肉肉!!!全是肉!!!吃不得荤腥的我挺难推荐的……要不您看看极乐寺的素斋? 3.想要吃全这些家的同学千万千万自备交通工具,要不然就别冬天试吧(尝试)着达到这一宏伟目标,否则你会在街头变成一尊冰雕……因为,哈尔滨的出租车太特么难打了!话说现在专车业务也挺多的! 从哈尔滨城市的发展史来看,始终与俄罗斯有着不解之缘,饮食更是倍受影响,目前很多东北菜肴,像土豆烧牛肉等,其实原本都是俄罗斯菜肴。现在的哈尔滨,拥有很多正宗的俄式餐馆,主要集中在中央大街附近。此外,俄罗斯的大列巴面包,更成了来哈不可不尝的美味。
如果讲到哈尔滨的食物,俄式西餐是不能不提的。哈尔滨是一座建立在殖民铁路基础上的城市。从十九世纪末开始,随着中东铁路而来的俄国人涌入这片土地,才有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当时的哈尔滨华洋杂处,一度城市人口中洋人的数量竟多过了中国人。当时哈尔滨许多大小店铺,牌匾都标着中俄双语。很多词汇也都是采用了俄语发音直译,列巴、塞克、格瓦斯等等词汇都是如此,并且一直使用保留至今。其中红肠、大列巴等俄式食物也早就成为了哈尔滨的舌尖名片。
下面是姜SIR认为值得试试看的俄式西餐厅
塔道斯
华梅(小胖哥认为现在的华梅也就只剩下招牌和门口的面包可以吃了。)
如今的华梅餐厅最主要的槽点兼特点是浓浓的国营风情,幻想着欧洲宫廷西餐氛围的小伙伴就别来了,传统的俄式上菜顺序也别指望了,基本上都是一忽拢的端上桌来。实际上华梅是哈尔滨俄餐厅中比较实惠的,口味也不差,奶汁烤杂拌、软煎马哈鱼、罐焖牛肉都很好吃。如果人多还可以试试俄式烤乳猪,俄式烤乳猪是俄式大菜中的大菜,又称烤小猪,多用于宴会。目前哈尔滨的俄式西餐厅中只有老字号华梅西餐厅有售,需要提前一天预订,但不卖整只,只卖半只。(为毛不能卖整只呢?)
另外,华梅的传统面包还是很好吃的,在哈尔滨算有一号的。(小胖兄ps:其实好多人看到中午排长队的现象,本人老饕们和外地跟风游客主要排队的是沙一克(塞克)最初1元钱卖到现在的5元钱,每天大概限量供应在500-800个左右。还有大列巴,个人觉得大列巴还是秋林食品的好些。)
友谊宫 露西亚
马迭尔冷饮厅
PS. 哈尔滨的烧烤
眼下全国夜市排档里的烧烤肉串几乎是东北人独营的行业了。只要你是东北人,无论九州上下,大江南北,漠河拉萨,包头三亚,只要是炭火起处,必见老乡。哈尔滨作为东北的代表城市之一自然也有自己特色的烧烤。从八十年代初第一批烧烤摊在街边支起炭槽子开始,这座城市的夏天就与满是孜然辣椒味道的肉香分不开了。
下面是姜SIR认为可以试试看的哈尔滨烧烤店
草市街
大全烧烤 小胖兄PS: 大全曾几何时是哈尔滨烧烤的一个代名词,没搬进高楼前,在草市街附近破房子的时候还是挺好吃的,夫妻店最开始也没啥特色据说用的是满东排骨串的配方。慢慢做起来了。外地人来哈都要找大全,据说这个6层楼曾经是800万买下来的,但个人感觉搬进高楼后,排骨串也不如原来好吃了。其他的更是难吃的要命。排骨串真的不如燎原街没牌子的可口香串店好吃。后续单独介绍下这个不挂牌子的店。
四哥熟筋排骨串 160烧烤 小味烧烤 烧烤不多介绍,自去年开始,鹤岗烧烤,绥化电烤感觉一下子风靡冰城,期待小伙伴们发现更多更好的烧烤欢迎留言!! 哈尔滨也有很多特色的清真餐厅
我有位老大哥,虽不是回民,但非牛羊肉不吃。当他每每问及我吃饭去哪的时候,我总要事先预备下几个能符合他饮食习惯的去处来推荐。这次也不例外,哈尔滨的回民餐厅我也得给哥推荐几家。
哈尔滨的清真菜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历史上“闯关东”来这里的回民非常多,而且多以开饭馆为生,到解放前,哈尔滨就先后出现过数百家的清真餐馆。哈尔滨的回民小馆主要在道外,因为这里是一百年前,从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来的回民最早落脚的地方。而且,哈尔滨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菜谱就是《清真菜谱》,由当时北来顺名厨姚镇镜撰写于1960年。这菜谱中除了当时的清真名菜做法,还有五十年代北京东来顺所传的涮羊肉正宗做法。
下面是姜SIR认为值得试试看的哈尔滨清真馆子 老仁义 清真大红梅
六顺园回族饭店(友谊路店)
同义清真饺子馆
方便不随便的哈尔滨快餐 饺子和春饼,在哈尔滨是类似于快餐的存在。当然,说算快餐只是速度像快餐一样快捷。味道方面,可还是刚刚滴。好多小伙伴忙着游玩可能很难有时间去慢慢悠悠的享用一顿大餐,那下面这两家基本上能满足快吃还能吃好的需求。
老昌春饼 的。赠送的小米粥也很正,可以秒杀很多粥铺的那种架势你可以感受到么?最妙的是,这家店分店很多,几乎每一个值得游览的景点附近都可以找到一间,不愿意再费事寻店又不想吃得失望的话,完全可以拿来兜底……
喜家德水饺 份。
吃好住好在一起 吃与住十分不开的,所以在酒店方面姜SIR也给小伙伴们推荐两家,而且这两家酒店都有超级特色体验的美味可以尝到。
香格里拉冰吧 试试。
万达嘉华老东北冰屋火锅 PS.万达嘉华离哈尔滨西站特别近,坐高铁去哈尔滨玩住这里最方便。而且这里距离学府四道街黑大美食街也不远。
伴手礼 玩好,吃饱之后要离开哈尔滨回家的小伙伴总要带点伴手礼回去,套娃紫金之类的我就不推荐了,原因你懂的。一般情况下我会推荐带以下几种特产作为伴手礼:
1.大列巴,秋林公司,华梅餐厅的大列巴比较靠谱。
来源:冰城吃货公众号(bcfoo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