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本科生相当于现在什么水平?现在的本科生含金量怎么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拿现在的事物和过去几十年前想类似的东西进行比较,比如说“以前100块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水平?”、“以前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家庭水平?”等等.这种差距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喻说全民关注的“高考”,以前的高考真的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你死我活之间的竞争。 但是随着进入21世纪国家对各高校实施大规模扩招政策以来,高校录取率已经由1978年的6.1%提升至现在的78%左右。上大学不再是一个很有难度的名词,尽管现在高考还是一条独木桥,但是现在这条独木桥已经被修建得比以前宽敞了许多。大学生也不再是“稀有物种”。那么20年前的本科生相当于现在大学生的什么水准呢,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今年是2018年,那么20年前就是1998年,我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得出在1998年当时高考报考人数在300万左右,但是最终只录取108万学生,当然这其中包含专科和本科生,本科生录取率在33%左右。2018年高考报考人数在900万,最终录取人数在800万左右,本科生录取比例在44%左右,在44%的本科生比例中大概也有100万左右是普通一本大学的学生,所以通过比较也可以可出1998年前33%的占比人数也在100万左右,所以通过这样一个数据可以简单得出20年前的本科生大概相当于现在普通的一本水平.再者,现在的一些省重点一本大学或者是普通一本大学,在20年前基本也是属于普通本科院校。所以这一点也可以大致说明20年的普通本科生相当于现在的普通一本。当然这些只能说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对比得到的结果,并不能的说是非常准确,只能说是参考下,毕竟在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是而无法比较的。 那么下面我就说说20年前的本科生和现在普通本科生所享受到的社会待遇方面(含金量),相信是大学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NO.1 录取比例比较低,所造成的学生总体素质比较高 这样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就好比说,“在一个班级里面,规定前十名为本科生,其他的都是大专学生。但是后面改变标准,将前20名划归为本科生。”虽然说前10名和第十名至第二十名都是本科生,但是这其中的差距还是存在的。以前的本科生录取比例比较低,所以在选拔的人才素质上都是比较优秀的。同时也会更加刻苦和拼。所以以前的本科生发展到现在普遍都取得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NO.2 就业质量更加有保障,就业待遇也会更加优越 虽然说我国在1996年已经全面取消了大学生包分配工作制度,可以说1998年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赶上国家福利的时代。但是1998年以后,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极大的促进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涌现出很多的大企业同时也有很多外资企业进驻国内市场,这些国内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在一些职能管理岗位上迫切需要高学历的人才。但是在那个阶段国内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稀缺的,同时企业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设立门槛也是比较低,所以当时的大学生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并不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与之相比较的是现在普通本科大学生地位是远不如当年大学的含金量高的. 也因此很多人对当年国家实施对高校实施扩招政策表示不满(造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我想我们还是应该理性地看待一个这个政策。客观来说当时背景还是比较复杂的,当时正值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那么支撑这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基石。这或许是国家实施扩招的第一个原因。其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当时的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一个国家要想长久发展,在国民素质必定要提高。也必须要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平民教育。如若不这样做,现在的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站在国家长久发展的角度上,这个扩招政策是利大于弊的。 最后的总结下,上面对于20年前普通本科生水平,只能说根据录取比例大致的比较出“相当于现在的普通一本大学”,并不具备很高的准确度。虽然说现在的普通本科生或许没有20年前的大学生优秀,但是我相信他们依然是很富有斗志和刻苦的,在思维活力和创新上可能现在的大学生会更加有优势吧.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