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成安春秋时期为乾侯封邑。 春秋未,周敬王二十九 战国时期,成安地处魏赵边界地带,大部分为魏地,西部小部分为赵地。 秦朝时期,属邯郸郡地。 西汉初为斥丘懿侯封地,不久改置斥丘县,属冀州魏郡。 王莽新朝时,改斥丘县为利丘县,东汉复名斥丘县,均属冀州魏郡。 三国时期入魏国,仍为斥丘县,属冀州魏郡,后改为司州魏郡,两晋依然。 南北朝北魏时,斥丘县属相州魏郡。东魏天平初(534年),并入临漳县,属司州魏郡。 北齐天宝年间(550年一559年),复置县,更名成安县,属司州清都尹。 隋时,仍名成安县,属相州。 唐初属河北道磁州。贞观初(627年),改属相州,天佑二年(905年),复名斥丘县,三年(906年),改属魏州。 五代后唐时,复改斥丘县为成安县,仍属魏州。 宋熙宁六年(1073年),将洹水县并入成安县(不久 金时属河北西路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并入滏阳县,后复置,属广平路磁州。 明洪武初(1368年),撤成安县,四年(1371年)复置,属直隶广平府。崇祯十七年(1644年),知县郭维垣,改成安县为漳安县。 清仍名成安县,属直隶广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三年,属直隶省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并废道,成安县直属河北省。二十五年(1936年)春,省下试办行政督察专员区,成安县属大名区。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内并立两个政权,1938年4月,成立成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无固定驻地),先后属冀南区二专区、一专区、三专区。1939年初,成立的日伪县政府,辖地仍属伪河北省冀南道。 1945年11月,成安县与磁东县(含马头、商城二区)合并为成磁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三专区。 1949年10月,成磁县改称成安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5年9月,将马头区、镇,分别划入磁县、峰峰。 1958年12月,成安、临漳并入磁县,仍属邯郸专区。 1960年,实行市管县,磁县属邯郸市。 1961年5月,恢复成安县,仍属邯郸专区。 1970年,邯郸专区改称邯郸地区,成安县属邯郸地区。 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为邯郸市,成安县归属邯郸市管辖。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折叠 位置境域成安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东南部,处于晋、冀、鲁、豫接壤地带,距邯郸机场仅二十余公里,地理坐标为东径114°29'-114°53',北纬36°18'-36°30',幅员面积481.5平方公里。 折叠 地貌成安县地处冀南平原,地势平坦,西南略高,东北略低。境内土壤西沙东粘,为宜井灌区。西部南北一带为漳河故道沙地。 折叠 气候成安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干旱多风,夏秋多雨,年降水量56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六至八月份。年均温度13.2度,无霜期230天上下。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截至2010年末,成安县户籍人口417604人,较2009年末增加9352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3.52‰、7.19‰和6.32‰。 截至2011年,成安县城镇人口由10万人增加到15.8万人。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折叠 矿产资源截至2013年,成安县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其中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较好;铁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少、可选性好。此外还有较为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如铝矾土、耐火土、硫铁矿、含钾砂页岩、碳石等四十种以上矿藏。 折叠 植物资源成安县境内自然植被类型可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6种类型。成安县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草丛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的沟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则遍布全境。亚热带树种漆树在西部山区有着广泛分布。领春木和太行花为成安县特有的植物物种。据不完全统计,成安县植物分121科1146种,其中栽培植物达150种。栽培植物资源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是中国主要的粮棉、禽蛋、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土特产品有核桃、柿子、花椒、鸭梨、大蒜、辣椒等。 折叠 动物资源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截至2011年,成安县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 成安县靠近交通枢纽,京广铁路、邯济铁路、石武高速客运专线、京港澳高速、青(岛)红(其拉甫)高速、107国道、309国道沿境而过,即将开建的邯大高速、邯郸环城高速与境内四条省道纵横交织,距邯郸机场仅15公里。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折叠 综述截至2011年,成安县生产总值完成98亿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递增14.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57亿元,是2006年的4.3倍,年均递增3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7亿元,是2006年的4.5倍,年均递增3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递增27.6%。 折叠 第一产业截至2011年,成安县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产丰收,在全市提前一年率先建成"吨粮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7.7%,比2006年提高9个百分点。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42.6亿元,是2006年的1.6倍,年均递增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8元,比2006年增加3076元,年均递增12%。 折叠 第二产业截至2011年,成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4.8亿元,是2006年的8.4倍,年均递增53.3%;实现利润6.9亿元,是2006年的9倍,年均递增55.4%。二产高出一产23.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折叠 第三产业截至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3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递增16.8%。 截至2014年,成安县拥有绿帅、三信、春棵、金农、傻妞等农业观光采摘园区13个,每年仅观光业就为该县农民增加收入上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折叠 城市建设截至2011年,成安县累计投入10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区面积由7.2平方公里扩大到1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22.8%提高到38%。实施了城区58.8公里的道路改造建设工程,构筑了"七纵七横"的道路框架;铺设改造供水管网6.4万米,集中供水率达到100%;城区排水管网达到6.5万米,实现了城区主次干道全覆盖;率先在邯郸东部实施了"双气"普及工程,供热能力达到120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到85%;铺设环保便道砖53万平方米,安装景观照明灯2000余盏;对6条街道地上线缆实施了入地改造;建成了全长22公里的环城林带和环城水系,森林覆盖率达到10.8%;新建了人民广场、北湖公园、东湖公园等6个公园(广场);建设保障性住房840套50510平方米;规划展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成投用。 折叠 教育截至2010年末,成安县在校生总数57858人,专任教师354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截至2011年,成安县新建富康、横城等学校10所,对55所学校进行了升级改造,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被评为"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进入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行列;新一中建设完成征地工作。 折叠 民政截至2011年,成安县建成了"四院合一"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和商城、柏寺营两所区域敬老院;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被评为"全省五保工作先进县",连续19年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折叠 社保截至2011年,成安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6万人(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76人(次)。 折叠 卫生截至2010年,成安县拥有医院、卫生院共19所,床位682张,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149人,医生668人。 截至2011年,成安县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荣获"河北省卫生县城"称号。 折叠 体育截至2011年,成安县新建25个篮 折叠 文化截至2010年,成安县有县级剧团、文化馆、图书馆各1家。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为3.6万册;各乡镇设有文化站,均通过市达标验收;各乡镇均自发成立了的民间文艺演出队、秧歌队、武术表演队等文艺组织。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折叠 编辑本段 荣誉1988年,成安县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1990年,成安县被誉为"棉海仓库"; 1990年,成安县被评为全国先进优质棉花基地县; 2007年3月,成安县被评为百万吨奶业工程先进县; 2007年3月,成安县被评为畜牧强市建设先进县; 2008年3月,成安县被评为邯郸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优胜县; 2008年4月,成安县被评为邯郸市发展民营经济实绩突出县; 2009年6月,成安县被评为邯郸市金融生态县; 2009年11月,成安县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县; 2009年12月,成安县被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海河杯"先进县; 2010年4月,成安县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 2010年12月,成安县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 2010年12月,成安县被评为全省五保工作先进县; 2011年2月,成安县被评为2010年度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 2011年2月,成安县被评为全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 2011年5月,成安县被评为全市环境保护目标管理优秀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