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洗消毒液,走在和抗生素一样的道路上?

 老沈阅览 2018-09-03
    在世界各地的医院中,含有异丙醇或乙醇消毒液的手洗消毒液正被广泛使用,它确实可以降低名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超级细菌的感染率。但一件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基于酒精的手洗消毒液现在走在了和抗生素相同的道路上——超级细菌不断发展,已经能够抵抗手洗消毒液。

   基于酒精的手洗消毒液,通常包含了七成以上的异丙醇或乙醇,通过撕开细菌的外膜来杀死它们。这种洗手液以及相关的手部清洁方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卫生机构控制感染的主要途径,可以让部分获得性感染的感染率大幅下降。

   然而,原本轻而易举就能被杀死的细菌菌株,逐渐演变出了抵抗能力。

   调查显示,一种名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的细菌在医院中的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细菌传播的细节,研究团队对1997年至2015年间在澳大利亚两家医院收集的细菌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细菌逐渐能抵抗基于酒精的消毒液。与2004年之前收集的细菌样本相比,2009年以后收集的样本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强。

   报告指出,在收集细菌样本的这两家医院,2001年每月要使用100升含酒精的洗手液,但2015年每月则要使用1000升,是以前用量的10倍。

   一方面,细菌逐渐改进了它们对酒精的忍受能力;而另一方面,医院仍在增加使用酒精消毒液以改善卫生条件和阻止细菌扩散。结合细菌监测数据及小鼠相关实验,研究人员认为,医院采取的酒精消毒措施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扩大了耐抗生素细菌的传播。

   这种肠球菌原本是人类和许多动物中的一种肠道共生菌,其特点就是能生成抗药物质,使自己不容易被抗生素杀死。这种抗药性极易散播,几乎已经成为临床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研究团队的报告显示,目前肠球菌约占全世界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病例的1/10,是北美和欧洲败血症病例的第四和第五大致病因素。而屎肠球菌又是所有肠球菌感染症中最难治疗的——在澳大利亚的调查发现,屎肠球菌导致了该国1/3的肠球菌感染病例,其中90%对氨苄青霉素有抗药性,50%对万古霉素也有抗药性。

   更棘手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就算对其使用酒精类消毒液,细菌的耐药性仍会持续增加。有鉴于此,研究人员呼吁医院重新考量基于酒精的消毒方案,并做出优化。包括足够的用量、充足的消毒时间,以及配合使用或者增加其他清洁制剂与消毒方式等。

   (雷册渊摘编自《科技日报》)

   本栏目欢迎读者来信来稿,编辑邮箱:jiefangbowen@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