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酿沉香,沉香形成按结成情况不同,一般被分为6种: 1.沉香木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为--“倒架”; 2.沉香木倒后埋进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朽,剩余未朽部份,为--“土沉”; 3.倒伏后陷埋于沼泽,经生物分解,再从沼泽区捞起者,为--“水沉”; 4.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所剩余部份,为--“蚁沉”; 5.活树砍伐直接取得沉香者,为--“活沉”; 6.树龄十年以下,已稍具香气者,为--“白木”。 第一种到第三种都是死沉香自然状态就能散发出不同的香味来。第四到第六种为生沉香,只有点燃能会散发出香味来,是作为宗教的高级供香制品的最好原料,也是最珍贵的原料。

关于沉香的生结和熟结,本人认为这个不必要了解,属于偏旧知识,因为就目前行情来看,沉香原料都是经过很多手,原料商开采出来也不会管他是生是熟,就同行之间而言,也几乎很少说过这个词,特别是珠子,新手入手沉香时,只需要知道味道类型,合意,就行,生或熟不必去问,因为顶多是标题党性质的,商家不知道,甚至原料商也不知道,以下内容的话是最早的时候字面上对生结熟结的概述,可以简单看看也可不看。
新料的意思就是才开采出来(潜台词就是生料子),因为含了一些水分,所以车珠子完了以后在半年或一段时间,其重量会减轻得多。另外一方面就是,新料味道会有一些张扬,不太醇厚。 但是这点一旦制成工艺品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味道也会渐渐醇化的。所以这个词对我们业内来说,只是在重量上会随着时间有些变化。
老料相反,老料子的特点就是质地很稳定了,并且味道非常醇厚了。老料子的原料味道比较淡,所以醇厚的味道也是相对于切料以后做比较的。
其实野生的料子,在行业间是叫做熟结,是料子在土里或者沼泽里掩埋过一段时间而形成的。或者是土沉,或者是水沉,或者是倒架。所以经常会有朋友反馈我们说,野生的料子确实好香好香,原因也正是在这里。 
野生的料子和老料与新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简单理解,野生的料子刚挖出来,就已经是老料子了。所以新料子绝对不会是野生的,反之来说,熟结一定就不会是新料子。但是老料子,不一定是野生的,可能是人工开采生结下来,然后放了一段时间的。我们所说的人工,是指树已结香,但未死,依然在生长,然后局部结香的部位被人发现了,开采下来(也就生结)。而树木本身,可能是野生的,也可能是人工种植的。如果树木结香已死,未倒(就是未被土掩埋或者被沼泽淹没),依然经历风吹雨淋,那么这种就叫做“倒架”,倒架前如果是被虫蚀而致结香的话,那么就叫做“虫漏”了。 因此,4个名词:倒架,虫漏,土沉,水沉——都是野生的料子,也就是熟结。 这是形成条件的“质”。 熟结都是老料子。而生结,放一段时间后再开料(至少是几年以上),那么就叫做老料子了,这是时间堆积的“量”。
个人的一个观点是:老料和新料,区别不是特别大。当然,如果到了沉香资源面临枯竭,开料的料子都非野生的,那么区分老料和新料也是有必要的。 但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特意去区分的, 好的沉香,应该其一闻其味,其二观其脂,其三看其型,其四看其色。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科普10. 【沉香到底怕不怕水?沉香怎么保养?】 目前,大多数科普文章基本都说,沉香不怕水,其实这里是没精确告诉大家。
首先,我们已知沉香是一种固体油脂,因为是固体的,所以它本身不会因为水的侵染而挥发,所以沉香本身不怕水,但而木质部是它的承载物,我们干脆通俗点说,沉香需要承载在木头里,那么,只要是木头,都怕水,沉香油脂不怕水,不过人家木头本身怕,所以,我个人建议沉香少沾水为妙,特别是入门级
关于沉香的保养,也很简单,下面着重列一下香友经常问的: 1.沉香戴很久后包浆完全堵住了味道,很淡很淡,怎么解决?可以拿拧干的热毛巾将手串包住,放置5-10分钟,然后取出,拿一条干的细密的棉布擦干即可(原理是软化其包浆层,是包浆层使得沉香味道堵住的) 2.沉香是容易串味的,勿接触香水,洗涤剂,肥皂等等,不戴时建议放密封盒里面 3.沉香属于软木,勿接触尖锐物 4.若不幸串味,可以远离串味源,直接佩戴几天,若没好转,可以拿点同料粉放密封盒里放几天,或用医用止血布将沉香包住密封一两天 科普11. 【沉香的“瑕疵”实属正常,而且是最香地方】 沉香树必须受到外界的伤害才能结香这点大家都知道,一些沉香制品这些伤痕并不能成为“瑕疵”。因为沉香的珍贵,禁不得半点浪费,而且沉香树受伤害的部位,也是先结香的地方,结香时间就更长,伤害位置香气明显  (本图取一串带有扭疤的沉香,其实是不属于瑕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