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

 铁血老枪 2018-09-03

“数学史”上的今天

1896年4月14日,杨振宁之父、著名数学家杨武之出生。

如今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知,但是在学术界,或者在清华园,依然是雷霆贯耳。杨武之培养出了华罗庚、陈省身这样的数学家。

他是将近世代数和数论、西方现代数学方法引入中国的现代数学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一位为我国数字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数学家。

一、生平经历

杨武之是安徽凤阳人,出生在合肥,留学之前在安庆工作,杨振宁是的名字中的“宁”就是安庆的别称。1914年,杨武之在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为杨武之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这年秋天,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为期一年,后入数理部本科。规定修业3年,于1918年毕业。这一学历,在当时的师范教育中属于最高的层次,各地争相聘用。最后,杨武之决心回到母校——安徽省立二中担任教员兼舍监。

年少气盛的杨武之,在学校里施行严格的纪律,对一批纨绔子弟严加管束。学校规定,夜晚10时,关闭校门,使一批在外寻欢作乐而迟归的学生,不得其门而入。由此,一些不思上进的学生,对舍监杨武之大为不满,以至寻衅闹事,准备动武报复。

一天晚上,进不去校门的学生寻衅闹事,砸破了杨武之的窗户,还将杨武之捂住,准备痛打一番。结果学校保卫闻讯而来,杨武之才得以脱身。

这些闹事学生个个家庭势力雄厚,家长袒护学生,企图不了了之。甚至有的家长告诉他:“在安庆这个地方,还轮不到你杨武之说的算,一句话就让你干不了。”

杨武之遂愤而辞职,转往安庆中学教书。这一事件对他刺激颇深,觉得一介书生,难以和腐败的政府及土豪劣绅相周旋。杨武之因此萌生“科学救国”的意念,希望以出国留学,振兴中华科学,发扬中华文明来改变中国的黑暗现实。

在安庆教书期间,积极准备参加留学考试。杨武之在幼年时,即由父母作主和同乡之女罗孟华订亲,并于1919年完婚。罗孟华的文化不高,一直操持家务。他们夫妇之间感情甚笃,终身不渝。1922年,长子杨振宁出生。杨武之的备考也到了紧张阶段。

1923年春,杨武之顺利地通过安徽省的公费出国留学考试。随即离别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只身赴美国留学。他先到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读了三个学季的大学课程,取得学士学位。然后于1924年秋天转往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

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已是美国第一流水平,杨武之师从名家迪克森,研究代数学和数论。1926年杨武之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之后,他又以《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成为中国因数论研究而成为博士的第一人。

1928年秋,杨武之学成归国。一年后被清华大学聘为数学系教授,他将现代数学带进了中国的课堂,开展科学研究并培养研究生,他自己则主要研究“近世代数及数论”。影响了大批后学者,华罗庚、陈省身便是其中的学员。

晚年的杨武之身体很差,很少出门。他喜爱传统文化,尤精围棋。1973年5月12日,杨武之在上海逝世。

二、人物轶事

1. 杨武之与华罗庚

华罗庚自学成才,踏进清华园的传奇故事已是尽人皆知,其主要是受到了熊庆来的大力支持。

而华罗庚选择数论为研究方向,而且集中研究华林问题,则是受到了杨武之的直接影响。华罗庚在1980年写给香港《广角镜》周刊的一封信说:“引我走上数论道路的是杨武之教授。”

华罗庚于1936年赴英国,追随哈代学习解析数论,成绩卓著。杨武之为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而高兴非凡。

1938年华罗庚回国后到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当时担任系主任的杨武之,不顾学校里的各种反对意见,向校方提出破格提升华罗庚的职务,即越过讲师、副教授直升正教授。

起初校方以华罗庚未在英国拿博士学位而拒绝,后经杨武之力争,最终才得到同意。所以,华罗庚在上述给《广角镜》的信中也写道:“从英国回国,未经讲师、副教授,直接提我为正教授的又是杨武之教授。”

在西南联合大学时期,杨武之和华罗庚曾同住于昆明西北郊的大塘子村,两家过往很密。当年,华罗庚曾有一信给杨武之,内称:“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即杨师也。”

中国数论学派,在华罗庚的领导下,获得了重大的发展。饮水思源,人们将会缅怀杨武之在早期所发挥的前驱作用。

2. 杨武之与杨振宁

杨武之是杨振宁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对他的影响相当大的一个人。

杨武之是一位教学极为认真的教授,也是一位教子极为严格的父亲。他早就在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将不少数学知识传授给了儿女们。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后来说:“父亲对我们子女们的影响很大。从我自己来讲:我小时候受到他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发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后来搞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杨武之对杨振宁的影响,一直长久地发生着和存在着。

杨武之临死前对儿女们说:“我一生清白,教书为业,我同妈妈共同抚养你们五个子女,除五弟振复外,个个都是人才。大哥(杨振宁)天资聪颖,得天独厚,又刻苦努力,竟集学问之大成,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已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我们的祖先,必会含笑于九泉。我无愧社会,也无愧祖先,我想我也对得起妈妈和你们。”

3. 杨武之与妻子

杨武之的妻子罗孟华只念过几年私塾。丈夫留学她很支持,可是还是担心自己的婚姻,有时候想到这里会一个人悄悄的落泪。

住所的不远处,有一间天主教堂,里面的修女,都是一生不结婚或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合肥话把这种活法叫“吃教”。

罗孟华已经打听了,可以带孩子进教堂修道。她的打算是,如果杨武之回国后抛弃他和孩子,就带杨振宁去天主教堂吃教。

然而,回国后的杨武之,历任西南联大数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等职,但并没有抛弃发妻,反而对妻子独自养着孩子感到十分愧疚,对她更好了。

在清华园中,杨武之的同事的妻子,大多大学毕业,甚至留过洋。尽管杨武之待她很好,但罗孟华压力很大,她应付的办法很简单:尽力把家管好,少去交际,不去打牌。

一两年后,罗孟华在清华园中有了治家整洁有方的声誉。杨武之感到十分骄傲,常常四处炫耀,并对同事说:找夫人就得找我家里这样的。

杨武之在回忆妻子的文章中写过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去学校打网球,而振宁上学去了。学校校工来通知杨武之开会,结果罗孟华只记得开会的地点,忘记了开会的时间,杨武之很不高兴,抱怨妻子文化低。

事过几天后,杨武之发现妻子曾用牙齿咬手臂直到出血。他很吃惊,询问之下,妻子说自己恨父母家穷,没有钱给她读书,恨她父亲经商失败使她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

这使杨武之受到很大震动。他发现,妻子坚强而有毅力,极能吃苦耐劳,是自己比不上的,有些东西不是文化程度高就行的。此后杨武之一直十分尊重自己的妻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