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合同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

 芬芳家园阿芳 2018-09-03

从我们开始订立合同,一直到合同履行完毕之后,这段期间其实都是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因合同带来的风险,需要注意一旦产生了合同风险的话,多数情况下都会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因此,实践中,还是很有必要事先预防风险的发生。那么合同风险防范措施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从合同条款完备入手

  合同不完备,必要条款缺失,导致合同履行和纠纷发生后无约可依。常见的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条款;

  2、标的条款;

  3、数量条款;

  4、质量条款;

  5、价款或者报酬条款;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条款;

  7、违约责任条款;

  8、解决争议。

  二、货物质量纠纷

  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卖方出示真实的质量较高的样品,而在履行时却代以质量低劣的伪次品。

  此类纠纷的处理重在预防,即通过前期合同的审查,对货物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约定,封样保存来规避风险。货物质量的约定应当注意以下内容。

  1、根据合同标的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表示质量的方法;

  2、依法明确质量标准;

  3、明确规定质量验收的内容;

  4、明确规定对标的质量提出异议的期限和方式;

  5、必要时明确规定供方对标的质量负责的条件、范围和方式。

  三、合同主体欺诈风险

  为了追求利润,许多组织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法,制造主体合法、真实的假相,达到签约(欺诈)的目的,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

  四、货款拖欠风险

  贷款拖欠纠纷在办理的纠纷中最为常见,纠纷原因有因合同约定付款不明、当事人履约能力不足、违约成本低等。

  此类风险,一般采取三阶段全方位风险控制来最大限度的维护顾问单位的权益。

  1、事先预防,完善合同的审批制度、审查制度。

  2、事中控制,即合同履行中一旦发现对方有逾期付款或其他违约行为,就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以免延误时机。

  3、事后补救措施,一旦发现货款无法按期收回及催讨有困难,应分析对方拖延或拒付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上文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的相关知识。合同当事人了解清楚了怎样防范合同风险之后,才能在实际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更好的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当然,从长远出发,对可能产生的风险事先进行预防,这也是很好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文章来源:找法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