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代人的回忆:讲的就是一个情怀!乌鲁木齐火车南站!

 一个科普 2018-09-03

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留给乘客美好的回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同样如此,在它陪伴乌鲁木齐人的半个世纪里,印下了多少匆忙的脚印,捧住了多少离别的泪水,记载了多少动人的故事。然而,这个承载着无数旅人梦想和回忆的地方,却要离我们远去……9月1日起,所有进出疆旅客列车(含进出疆动车)将取消在乌鲁木齐南站停站!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乌鲁木齐”四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题的。

离别火车南站 几代人的回忆

很多人来到新疆打拼求学,见到的第一个地方——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小时候对火车站的印象:火车站很乱,坏人多,这是我对火车南站最初的印象。

乌鲁木齐南站,老站1962年运营,已陪伴我们走过了56个年头,多年来始终如一,宛如家人一般!现在它即将从我们的生命中消失,当我再走在这些异常熟悉的地方,竟有些不舍!、

火车南站的前世今生——诞生于1962年

“海上丝路”兴起之后,“谜”一样的新疆,渐与世外几近隔绝。

山高路远,火车未通,这里的雪山、戈壁、沙漠、绿洲,以及亘古的荒凉和罕见的富足,都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不过这一切在1952年戛然而止。

这一年10月1日,兰新铁路在兰州破土动工。至1958年12月,钢轨越过甘、新交界的红柳河。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至此永远结束。

1962年12月28日,兰新铁路铺轨机终于轰鸣着挺进到了乌鲁木齐。至此,全长1903公里的兰新铁路全线竣工。

从此,祖国西北边陲重镇乌鲁木齐通过现代化的钢铁大道,与各地连接在一起。

70年代

到上世纪70年代,生活仍然比较贫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大潮,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那个年代,火车站是这样的(下图)。

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确立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的制度,改革开放从探索起步到全面推进,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疆也是,那时候的火车站是这样(下图)。记忆中的绿皮车,那时在乌鲁木齐火车站,还需要到铁轨旁等车。

1984年,乌鲁木齐南站第一次进行扩建,那一年乌鲁木齐站旅客发送量为122.3万人。

2000年后

2000年,乌鲁木齐站旅客发送量猛增到398.7万人,日均发送1.09万人,高峰时达1.4万余人。

2002年5月18日凌晨2时,乌鲁木齐南站站房以爆破方式拆除,另建新站房。

2004年4月25日,新站房建成启用。

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哈密段通车后,乌鲁木齐南站再一次扩建,增加了三个站台。

为了给当时在建设的高铁新客站预留站名,2014年9月1日,立于车站候车楼上52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字的“乌鲁木齐”四个书法字体,被更换成电脑字体“乌鲁木齐南”,同时,全国铁路客运售票系统也同步更名“乌鲁木齐南”。

绿皮车 一代人的回忆

相信很多人对乌鲁木齐南站的记忆里,都有绿皮车的存在!老式绿皮车没有空调,没有舒适的环境,只有冷冰的硬座,以及人从众众……

据说,春运上的绿皮车,上车基本靠挤,用现在的话,就是跟“印度开挂”没什么两样。

据说当时火车一到站,人们就会一窝蜂的往前冲,不管你有没有座位,有没有票,全都是靠冲、靠抢、靠挤!更甚至会爬窗,只要有一个窗户开着,每个人都会拼命地爬啊挤啊,只为上到那一辆通往家乡的车。

多少人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却还要忍受十几个小时的狭窄和肮脏,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地是家与梦想。

乌鲁木齐火车南站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每年除了春运和春节后的返程高峰,还有一个高峰,那就是拾花(棉花)工的到来和离开。

再见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

火车站不只是承载人的重量,承载更多的是温情,与团聚。

2018年,乌鲁木齐南站完成了他56年进出疆的使命。这个曾经圆了无数人的“新疆梦”,承载了无数旅客回家梦的地方,终于迎来了繁华落幕。

虽然乌鲁木齐新火车站变得更好,更漂亮。但伴随新疆人56年的南站也终将成为回忆。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随着乌鲁木齐新站建成,乌鲁木齐南站历经几十年,见证了无数新疆人最真挚的情感。

图:乌鲁木齐站夜景

再见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

同时也谢谢你这56年来的陪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