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或羽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荆溪小传
2018-09-03 | 阅:  转:  |  分享 
  
荆溪小传





荆溪(1973年~)女。思考者,诗人。本名林水生、林晓锋,字龙淳。自号容斋、容斋主人、而也、棠等。自名伊九七、石香、香善、宝善、鱼禅师、小溪、bach、端木瞳、石黛、张戼、木廾、jingxi36197@163.com、艾36197、石龙、木直牛勿、荆禅师、荆朝阳、亲爱的荆溪等。使用笔名林晓风、荆溪、眉山、明子溪、林而也、端木、三四一、棠公、金晞等。1973年6月1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荆溪镇。现居福州,供职于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9月,于供职单位图书馆创办“一本书·阅读沙龙”,为教师工作组的组长。



荆溪以韧坚遒切的原创、独创精神,创新突破、不可复制的艺术精神为励。著有诗集《理解一滴水》《福道·福州地名诗选》(榕城、荆溪合著)、电子诗集《看见》等,自印诗文集《石头只有一个方向》《十三月》《偳耑笺》《而也童话诗》《而也小译》《而也禅》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福建文学》《第三说》《多面主义诗刊》《陆》《诗歌蓝本》《一首诗》《新生代诗人100家》《70后诗集》《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诗歌》《海峡两岸诗人诗选》《女子诗报年鉴》《中国新诗年鉴》《中国诗歌的脸》《中国诗典》《中国当代十家诗人诗选》(中-英-希腊语对照版)、《中国实力诗人作品选读》、《新世纪中国诗选》等百多种刊物、选本。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福建省诗歌朗诵协会发起人之一,第一届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代秘书长,第二届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第三届常务理事、副会长、秘书长(后为副秘书长)。“荆溪”辞条收录《中国诗人大辞典》(2008年)。2018年1月17日,与榕城一起正式创立酝酿已久的福州方言诗社。



荆溪面向全人类的思考和创作尤其体现在她关于中国的思考。长期创作“蔓菁中华”系列作品。创作上关注中国节气(<节气歌>,2009-2012年作品),中国心、中国梦(2010年作品),中国后现代后文化/诗歌(2010-2017年作品),东方先锋、中国新日常(2011年作品)。2017年在《福道·福州地名诗选》书中提出中国“后后”诗歌概念。2016年3月起开始初步探索21世纪中国新文化(诗)、中国环境诗歌等。2010年初,荆溪使用福州、广东、台湾等地的方言元素写诗。2014年,荆溪发现长期使用福州方言写诗的榕城,遂与之合作,提议创作《福道·福州地名诗选》。荆溪认为榕城是“福州方言书写第一人”、“福州方言诗第一人”、“中国当代方言诗第一人”,并作了初步的发掘和研究。



荆溪早年起沉醉于中华文明,深受华夏文化熏陶,比较于世界文化。作品以诗歌为主。诗文涉猎经学、哲学、史学、文学、中西诗学、中外艺术、美学、科学、道德、宗教、乐律(最喜古琴)、摇滚、美术、书法、舞蹈、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荆溪的诗歌风格具有多变、多样、艺术元素多元等特征,擅长于:1、熔知识、文化、个人学养与个性艺术为一体而创作诗歌;2、汉语言与(中西)诗学,与书法、美术、音乐等多门类艺术的思辨而创作诗歌;3、研究和探索新异的诗性时空。荆溪最喜爱的她的诗歌的一种,是通过科学(科幻)人文思索而寻觅新的艺术对话的可能性,探索诗歌时空新质,实践她独特的创造法、创新的方法等,不懈于创新突破、永无止境的艺术精神。长期以来,荆溪被称为中国籍诗人、文化家、政治家、思想家、创新突破能手、“特异功能”等。荆溪常自称“女神”、“超人”、“古人”等。









献花(0)
+1
(本文系或羽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