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绝句,苏轼都曾效仿,千百年来无人能及!

 昵称53120115 2018-09-03

杜甫长于律诗,他积累了很多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律诗这一题材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他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堪称七律第一诗。

时人认为杜甫并不擅长绝句,然而“虽非正格”,却不乏绝唱。比如前文介绍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以及这首小学课本中题为《绝句》的七绝唐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绝句,苏轼都曾效仿,千百年来无人能及!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的“杜甫草堂”面对窗外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色所作。全诗一句一景,构成四幅相对独立的图景。

第一幅图描绘了一对在柳枝上歌唱的黄鹂。“鸣”既是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也是杜甫心中喜悦的表现;“翠”是一种美好的色彩,也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国家趋于稳定,我们仿佛可以想见,杜甫跟着那黄鹂一起哼起了小曲,他此时的心情就如这早春的景色一般美好。

第二幅描绘了一群飞向天空的白鹭。“一行”与“两个”相对,一纵一横,空间渐次开阔,由近及远,由下而上。白鹭在清新的天空中翱翔,不仅自由自在,也象征着一种奋发向上。此时杜甫心中或许还希冀着能老当益壮,再次为国效力。

杜甫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绝句,苏轼都曾效仿,千百年来无人能及!

古人用颜色字,须匹配得当,“翠”配“黄”,“青”配“白”,都是极美极佳的搭配,杜甫炼字之功可见一斑。“两个”与“一行”都是结伴而行的,一扫杜甫晚年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孤寂之感。首两句足见杜甫此刻心中的轻松愉悦。

后两句描写从窗外和门外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仿佛窗就是画框,西岭的千秋雪就是那画卷。西岭亦名雪岭,是岷山的主峰,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故曰“千秋雪”。最后,再向门外一瞥,看到停泊在万里桥旁来自东吴的船只。这说明经历了战乱后,长江航道重新通航了,杜甫思乡之情也可以化为实际行动归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

杜甫流传最广的一首唐诗绝句,苏轼都曾效仿,千百年来无人能及!

“千秋雪”与“万里船”相对,一言时间之久,一言空间之广,杜甫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胸何其开阔。然“千秋雪”终年不化,终归给全诗欢快喜悦的意境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愁。杜甫是否也在担心,自己的期望,或许会想那化不开的雪,最终无法实现?

宋人也喜效仿杜甫这种一句一事的写作方法,苏轼《溪阴堂》:“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禅鸣。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章法即祖此。但是能像杜甫这首绝句一般,一句一事,情于景中,意境统一的,千百年来无人能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