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泰达论坛精华 | 从五部委发言,看汽车未来发展走向

 Danliel88 2018-09-03

几年前还是一个行业新概念的“汽车四化”,如今已然成为行业共识。那么,我国的汽车四化究竟处于什么水平?

8月31日-9月2日,一向被视为汽车行业政策解读会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从本届泰达论坛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大体看出行业管理者眼中的中国汽车四化现状,特别是放到全球汽车行业版图中进行纵向比较时我们所处的位置。

 

众所周知,随着“新四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电动智能开拓了全新的领域。但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市场下行压力依旧巨大,据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56.7万台,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7.1%。

 

可以确定的是,2018年的汽车市场并不平静,合资股比放开、关税下调,随着各个新政的出台,中国汽车产业原有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开放与收紧的姿态,从未像今年一样,同时出现在汽车行业的政策里。

作为汽车行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在本次论坛上,五部委齐聚一堂,集体把脉车市新政,对于整个车市目前所处的境遇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深耕三大领域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凯:第一,汽车合资股比放开,可以提高汽车行业资源流向效率,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汽车品牌一定要通过投入与产出、研发与市场的良性循环,积极调整,大胆创新,才能赢得竞争。

 

第二,当前我国交通问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共享汽车等新型的绿色出行方式应运而生,并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了日租、月租、分时租赁及网约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汽车所有权的认知。在此背景下,未来新能源共享生态将更加繁荣。

 

第三,在宏观政策引导和潜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国内各大汽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正加速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的研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汽车产业进入全方位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勇于打破行业分割,消除市场壁垒,创新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应用模式,推动汽车与互联网等其他产业的合作,提升整个产业的创新链和价值链。


推动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三件事最重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由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比较短,产业根基还比较薄弱,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汽车产业的中心任务仍然是继续埋头苦干,继续努力奋斗,加快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三件事最为重要:

 

第一,主动顺应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势。当前汽车制造技术正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加快融合,推动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在全球蓬勃兴起,特别是智能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谋划,发挥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多方力量,主动适应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潮流,积极谋划智能汽车的顶层设计,推动自主品牌发展。目前中国已经组织编制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接下来将积极推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尽快出台实施,汇聚信息、基础设施、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和金融投资等多方力量,打造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各项战略任务的有效落实,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二,全力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整体还处于以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过程之中。特别是现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因此中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整合产业链各方资源,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打通创新链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迈向价值链高端。

 

第三,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近期,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部署,主动简政放权,组织编制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下一步我们将按程序做好该规定的发布实施工作,使其作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围绕优化产能布局、突破核心技术、开展战略合作等,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作为部门管理规章,该投资管理规定还将发挥规范管理的作用,在坚持简单放权、深化改革的同时,严格产业投资项目管理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提高开放水平,推动中国汽车业发展

财政部关税司司长冯晋平:汽车进口关税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主动扩大进口的重要的举措,同时也符合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降税以后,我国汽车的整车的平均税率现在是13.8%,处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国内产业具有适度的保护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降低整车的进口关税可能对国内的一些生产企业带来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期的自主品牌的汽车,和处于起步加速期的新能源汽车。但是从行业整体上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包括上下游配套体系应该是较为完备,具备了一定的应对国际竞争的适应的能力,降税将加速优胜劣汰,倒逼我们汽车产业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从长期看,降税还将有利于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利好消费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汽车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中坚力量,是承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支柱,当前中国已经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是在自主产权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抓住时机,迎接挑战,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提质增效,更好的应对汽车产业对外开放和国际的竞争!


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以及产业化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性能指标逐步提升,成本明显降低,单体电池包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安全指标也在全面推进。但在动力电池领域仍然欠缺原创性的技术突破,特别是在电驱动系统方面,高速轴承、IGBT控制芯片等基础元器件仍然依赖进口,下一代半导体器件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我国电堆的科研水平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产业方面,整体还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


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短板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下一步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九个字——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补短板就是从战略性产品当中找到我们的不足,特别是政府,要从战略性产品里找到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的技术,补齐短板。建优势主要是建立战略性领域的优势,在关键技术方面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甚至在部分技术方面让国外企业依赖我们。强能力则是建一些企业的工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把队伍建设起来,把能力强起来。基于此,科技部在“十三五”的研发布局基础上,将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和共性的前瞻性技术问题,凝聚科技资源,着力加大基础前沿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发挥好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十三五”后期和“十四五”可能主要聚焦两方面:

第一,聚焦车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制氢、储氢、加氢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继续强化先进动力电池技术、下一代功率电子器件技术。


第二,对自动驾驶与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展自主无人车辆、智能技术、多移动群体智能协同控制、无人车辆支撑平台等重大任务攻关,并基于示范应用进行验证,实现技术落地。

针对技术链条中的传感器、车载芯片、智能计算平台等薄弱的环节,要加强技术研发。特别是要进一步突破自动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软件模块、专用芯片以及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开发环境平台等核心技术,形成涵盖车辆、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的系统性技术链条。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有望于年内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启动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今年4月份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目前办法还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之中。


下一步我们将履行审核发布程序,预计年内会发布,该办法的主要改革思路有以下几点:


一,简化准入的许可管理,除新建企业及新产品外,对已获得许可企业及产品的变更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大幅减少企业和产品许可事项。


二,研究车辆产品系数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对同一系数的车型产品按照系统生成产品的准入,生产同一系族类的产品不需要重复申请许可,以大大减轻企业产品申报负担。


三,全面放开检测市场,明确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和国家级资质认定具备开展车辆产品准入、检验所需能力的检测单位,均可承担产品准入的检验工作。


四,推进集团管理的改革,鼓励企业集团对下属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产品规划,对符合规定的企业集团给予简化审查,允许集团内部代工生产,开展产品自我检验试点等优惠工作,包括代工、企业委托加工等事宜,也在加紧研究、落实之中。“包括目前业界关注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代工,以及企业的委托加工等,工信部正在加紧研究、落实之中。


此前,代工模式一直不被政策鼓励,但是“新造车势力”考虑工业基础和造车成本等因素,普遍采取代工模式,蔚来、小鹏、奇点等车企,首款量产车均是代工。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部分传统整车厂或将成为汽车组装生产的“外包服务商”。

对于代工模式生产的汽车质量,不少人表示过怀疑。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表示,国内最好的几家整车厂不会愿意做代工,代工的车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无法保证。

对于现在代工生产汽车的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晓明今年5月则公开表示,代工模式已经在电子、家电行业拥有成熟的模式,汽车行业可以做一些比较和借鉴。未来将会出现专门进行制造的汽车企业,这类企业具有柔性的生产线,能够满足多品牌多车型的生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代工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产业的优势互补。


五,鼓励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对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导致相关准入事项不能满足或不适用于现行标准法规技术规范的,可以经过评估豁免部分,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创新产品进入公告做好铺垫工作! 


新能源汽车业存三大风险、四个不足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近年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产业发展基础还很不牢固,整体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扩大、对外开放,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总结下来主要存在三大风险,四个不足。

 三大风险:

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就总量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风险加大,结构方面,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市场竞争风险,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着传统燃油车和国外新能源汽车两方面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国际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整车的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的美誉度等方面存明显不足,随着汽车领域扩大开放,企业需要增强危机意识,加快缩小差距,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资源环境制约的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全球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挑战较大,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四个不足:

技术创新不足,动力电池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一些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全面落后,同时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差距。


市场机制不足,长期执行补贴政策,使国内不少企业患上了政策依赖症,这点从销量结构就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卡在补贴最低的那一条线上,这些都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对市场重视不够,不能紧跟消费者需求研发生产高端产品,且目前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承接补贴政策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基础设施不足,近几年我国充电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截止2017年底充电桩总量达44万多个,即使这样车桩比仍低于4:1,总量不足。并且充电桩布局不合理、接口不统一、利用率不高、安全性低等问题也很突出,充电总体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充电难的总体态势没有得到扭转。


监督监管不足,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市场上仍存在很多一致性差、可靠性不高的产品,导致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风险增大,同时地方保护仍也是层出不穷。

基于这些风险和不足,下一步中央财政将按照国务院统一的动态调整机制,联合有关部门作进一步的研究完善,一方面,继续坚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不断提高补贴技术门槛,集中精力、财力支持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促进优质企业和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供给侧的改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未来通行政策带来的便利,限行限号以及使用环节的低成本,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竞争优势。我们将落实补贴退坡方案,加快转变支持方式,同时参照美国、德国等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经验,完善相关的补贴政策。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和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与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不相匹配。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强化危机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创新、改善质量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等层面上,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尽快改变大而不强的现状,形成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深化汽车全链条体制改革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肖荣臣:推进汽车流通改革对于促进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而汽车正是稳增长扩消费的关键领域,要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要发挥好汽车消费的顶梁柱作用。


当前我国汽车消费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态势非常明显,汽车消费正从价格敏感转向品质敏感,从追求稀缺到追求个性,从注重实用到注重体验转变,使得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特别是随着汽车电商、融资租赁、共享等消费模式不断的出现,面对这些趋势性的变化,业界已经进行了积极的调整。然而,从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方面,比如汽车产品和服务供需错配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农村地区购车养车不便利,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比如二手车交易售后,包括报废拆解等方面的服务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因此,过去几年我们发后发布了实施了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出台了若干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指导意见,同时积极扩大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以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推动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促进汽车业绿色发展。

其中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已经列入了国务院2018年立法计划,目前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主要推进三方面的改革:一,取消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先照后证制度。二,允许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再利用和就业流通。三,废除报废机动车收购价格参照金属市场价格计价的规定,随行就市,由市场主体自主协商定价。

此外,我们还在积极构建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体系,整合新车、二手车、报废车等多个环节的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建设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应用服务系统。后期我们还要大力推进和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联网,为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体系搭建一个基础的框架。


 热门推荐 


#深陷困境# 不属意「大众」,特斯拉“私有化”梦断

一汽华利的“壳”资源,能否如约落入拜腾之手?

不确定中寻求主动 | 2018年电动汽车的机遇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