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驚蟄 | 梅花應已滿山香

 dongchang 2018-09-03


今年驚蟄時值夏曆正月十八,國曆3月5日。今日午後聞春雷乍響,應了「驚蟄未遘雷先發」,接下來是不是「七七四十九日不見天」(閩中氣象諺語),諸位拭目以待。(「驚蟄」名稱變化及字解,請點閱:驚蟄 | 拂牆濃杏燕支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禮記·月令》:


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行秋令則其民大疫,猋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并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夾鐘。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

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



《中華全國風俗誌·江蘇吳中》:


土俗以驚蟄節聞雷,主歲有秋。諺云:「驚蟄聞雷米似泥。」若雷動於未交驚蟄之前,則主歲歉。諺云:「未蟄先蟄,人吃狗食。」


有人認為此日雷鳴,夏季毒蟲必多。許多地區亦有特別之風俗。山西雁北一帶,是日有吃梨之俗。驚蟄日,在一些地區,民眾會擺上供品,焚香燒錢,祭祀雷公,以祈本年人畜平安、雨水充足。雲南宣威,是日清晨,農家聞雀鳴,即喚牧童,手提銅器,往田間邊敲邊唸咒雀詞。俗信咒畢鳥雀在穀熟時不會啄穀。湖北恩施,民眾於驚蟄前一夕畫灰於地,象弓矢,指向門外,謂之「射蟲」,俗謂此舉可以禳除毒蟲。另有些地區,於是日晚,兒童邊敲鑼邊歌唱,謂之「趕蛤蟆」。(瞭解更多驚蟄民俗,請點閱:驚蟄 | 拂牆濃杏燕支濕



物候




桃始華


《呂氏春秋》作「桃李華」。桃,果名,花色紅,是月始開。



倉庚鳴


庚亦作鶊,黃鸝也。詩所謂「有鳴倉庚」是也。《章龜經》曰:倉,清也;庚,新也;感春陽清新之氣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詩》曰黃鳥,齊人謂之搏黍,又謂之黃袍,僧家謂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黃,又名鵹黃。諺曰黃栗留、黃鶯鶯兒,皆一種也。



鷹化為鳩


鷹,鷙鳥也,鷂鸇之屬。鳩,即今之布穀,《章龜經》曰:仲春之時,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癡而化,故名曰鳲鳩。《王制》曰鳩化為鷹,秋時也。此言鷹化為鳩,春時也。以生育肅殺氣盛,故鷙鳥感之而變耳。孔氏曰:化者,反歸舊形之謂。故鷹化為鳩,鳩復化為鷹,如田鼠化為鴽,則鴽又化為田鼠。若腐草為螢,鴙為蜃,爵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復本形者也。



詩詞中的驚蟄



詠廿四氣詩  驚蟄二月節

【唐】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天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護矩脩。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自注:前一日聞雷)

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曲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菩薩蠻  春雨

【宋】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溼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癸丑正月風雨中偶成 其一

【明】袁華

入春彌月雨霏微,驚蟄無雷雪又飛。

撫節不愁花蕊晚,感時惟恐麥苗稀。

當歌對酒愁難遣,問舍求田志己違。

咫尺相望不相見,空吟偪側思依依。


新春寫懷三首 其二

【明】湛若水

陽氣回管律,百蟲已驚蟄。

彼蟲尚有情,草木皆萌蘖。

君心亮匪石,墜井不復發。

三年事遠遊,一去無書劄。

天道苟好還,君當終言旋。



杏花天

【清】吳綃

今年一倍春光早。燕子話,杏園消耗。

馬啼踏遍青青草。惹袖東風偏好。

賀太廈、羨伊飛繞。對美景、歡情多少。

宵來驚蟄雷聲報。滿眼曲江花笑。


西江月  春雷

【清】陸求可

半夜雷車驚蟄,初春雨腳穿江。

梅花應已滿山香。急駕蘭橈畫槳。

一帶青山如沐,半灣綠水停航。

白雲渺渺雪茫茫。明月天連紙帳。


摸魚兒四首 其一

【清】高士奇

怨東君掯晴勒暖,窗前梅信無耗。

非關節氣今年晚,正月匆匆過了。

頻問道,有幾處,橫梢低樹經春好。

蕊單萼小,縱翠羽難窺,

黃蜂怎逞,林下冷煙悄。

還立向,野岸溪橋懊惱,一枝臨水空照。

誰言驚蟄花期近,偏覺十分寒峭。

傾宿,又且自,殷勤相勸輕調笑。

瓶傾斝倒,倘杏靨調勻,

桃腮暈透,知爾恨多少。





更多驚蟄詩詞,請點閱:驚蟄 | 拂牆濃杏燕支濕


(本文據網路及文史資料綜合整理,轉載請注明:轉自「國語社」公眾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