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 | 浦南蓼洲春欲動

 dongchang 2018-09-03


大寒,今年於夏曆十二月初四日,國曆1月20日,此時為一年四季中最寒冷之時節,故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寒,十二月中。解見前。【即指此書「小寒,……月初寒尚小,……月半則大矣。」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


十二月[臘]日,薦稻、雁。前期五日,殺豬,三日,殺羊。前除二日,齊、饌、掃、滌,遂臘先祖五祀。其明日,是謂「小新歲」,進酒降神。——其進酒尊長,及修刺賀君、師、耆老,如正日。其明日,又祀,是謂「蒸祭」。後三日,祀家事畢,乃請召宗、親、婚姻、賓旅,講好和禮,以篤恩紀。休農息役,惠必下洽。

【編按,「臘」字原文脫,據文義補。「刺」指「名刺」,即具名之「帖子」,相當於現在的「名片」,從前用木片為竹片作成。「祀家事畢」一句,疑「祀家」為「家祀」之倒誤。】

是月也,羣神頻行,大蜡禮興;乃冢祠君、師、九族、友、朋,以崇慎終不背之義。

【編按,「大蜡(ㄉㄚˋ ㄓㄚˋ,dà zhà)」為古代一種祭祀。年終時合祭農田諸神,祈禱來年不降災害。《禮記.明堂位》:「大蜡,天子之祭也。」】


古代於夏曆十二月舉行合祀眾神的「臘祭」,因此將臘祭所在的十二月稱為「臘月」。而歷代對於臘月的稱謂有所不同,《禮傳》:「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秦代更名曰嘉平。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


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漢家火行衰於戍,故曰臘也。


臘祭之俗,先秦時代即已產生,當時民眾於歲末以自己一年之收穫來報祀祖先、報謝眾神,並祈來年之豐稔,稱為「臘」。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臘祭,古代於冬至後第三戌日,祭百神。《漢書.卷六.武帝紀》:「膢五日,祠門戶,比臘。」唐.顏師古.注:「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


據許慎《說文解字肉部》:「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此為漢代之俗;至魏用丑日;唐初以寅日臘百神,卯日祭灶宮,辰日享宗廟,開元之後,定於辰日祭百神及祖先;至宋代用戌日。


夏曆十二月,別名還不少。唐徐堅《初學記》引梁元帝《纂靂》云:「十二月季冬,亦曰暮冬、杪冬、除月、暮節、暮歲、窮稔、窮紀。」「除月」又寫作「涂月」、「荼月」。《爾雅·釋天》:「十二月為涂。」



物候



《逸周書·時訓解》:


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



雞乳


育也,馬氏曰:雞木畜,麗于陽而有形,故乳在立春節也。

【編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雞乳」二字之中無「始」字。】



征鳥厲疾


征,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

【編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與《逸周書·時訓解》異文。】



水澤腹堅


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故云腹堅。腹,猶內也。



詩中大寒



詠廿四氣詩  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

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

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

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梅花 其一

【宋】王銍

孤高來處自天人,末上常先萬物新。

不有大寒風氣勢,難開小朵玉精神。

冰溪影鬥斜斜月,粉鏡妝成澹澹春。

直伴東風到青子,多情不逐雪成塵。

(末,小集本作枝)


大寒早行

【宋】石介

萬動皆休跡,五更獨鳴鞭。

星霜結淒色,風霰過長川。

草暖犬猶睡,河冰馬不前。

城牆多有穴,村屋半無煙。

餓虎寒猶吼,妖狐怪不眠。

山空亂猿叫,樹折一雞顛。

幾處爐爣炭,何人坐有氈。

崎嶇轉行路,凜冽逼窮年。

腳指兩個落,衫裳百孔穿。

噓唏鼻纔潤,僵直手難拳。

身固凍不死,志當窮且堅。

四方丈夫事,誰為淚潺湲。



大寒夜坐有感

【宋】宋庠

河洛成冰候,關山欲雪天。

寒燈隨遠夢,殘曆捲流年。

杯共芳醪凍,簪依短髮偏。

毫釐九牛畔,頭角兩蝸前。

冶外金休躍,山阿溜或穿。

飄人誰怨瓦,使鬼尚須錢。

招隱芝岩路,盟真玉笈篇。

何當坐清潁,閒洗世中緣。


大雪不宜干人

【宋】李新

漫瀰江天慁霏雪,市薪黃金粲環玦。

大寒叵堪出門戶,已麾中涓束漫謁。

著作千卷字不同,下希牧守上三公。

榻西有酒鵝兒色,鴻音讀書句成拍。

句成拍,不是平生等閒客。


大寒步至東坡贈巢三

【宋】蘇軾

春雨如暗塵,春風吹倒人。

東坡數間屋,巢子誰與鄰。

空床斂敗絮,破竈鬱生薪。

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貧。

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

未能赬我頰,聊復濡子脣。

故人千鍾祿,馭吏醉吐茵。

那知我與子,坐作寒螿呻。

努力莫怨天,我爾皆天民。

行看花柳動,共享無邊春。



大寒

【宋】陸游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

拂塵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

信能宗闕里,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歲寒知松柏

【宋】黃庭堅

松柏天生獨,青青貫四時。

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

慘淡冰霜晚,輪囷澗壑姿。

或容螻蟻穴,未見斧斤遲。

搖落千秋靜,婆娑萬籟悲。

鄭公扶貞觀,已不見封彝。


發南浦贈人

【明】李夢陽

大寒冰雨何紛紛,曉行日臨江吐雲。

得風舲舸故相逐,異港鳧鷗還自群。

浦南蓼洲春欲動,岸西雪山晴未分。

與君接席向杳靄,吟坐傳杯侵暮曛。



大寒

【明末清初】屈大均

其一

大寒偏易暖,寒向小寒時。

亦有空林雪,梅花似不知。

病煩春色早,貧恐水仙遲。

多謝萋萋草,穿冰已作絲。

其二

窮陰天外積,寒絕逼春來。

尚苦連朝霧,南風濕不開。

已新長至柳,重吐小年梅。

臘酒誰家早,鶯知為我催。


大寒

【民國】周作人

時節近大寒,朝夕多風雪。

紀數過二九,寒氣何凜烈。

疾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短至日轉長,嚴冬餘三一。

屈指交春時,即在上元夕。

雖復有餘寒,未必妨啟蟄。

天地有盈虛,往復成季節。

農夫自了知,無待聖人說。






瞭解大寒習俗(如尾牙祭、驅凶迎祥等)及更多詩詞,請點閱:大寒 | 杯中物到莫留殘



大寒之後,周而復始,

又將迎來立春節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