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 | 杯中物到莫留殘

 dongchang 2018-09-03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每年在1月19-21日之間,今年為1月20日,太陽位於黃經30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大寒三物候




雞始乳


乳,育也。馬氏曰:「雞,木畜,麗於陽而有形,故乳在立春節也。」


大寒節氣,作為家畜的雞也提前感知到了春天的氣息,開始孵小雞了。



鷙鳥厲疾


「征鳥厲疾」。征,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註:《月令》作「征鳥厲疾」。《唐書》及《宋史》《金史》志中,皆作「鷙鳥」。《元史志》,始仍作「征鳥」。)


征鳥是指鷹隼之類遠飛之鳥,此時正盤旋在高空中,物色著可以禦冬的獵物。



水澤腹堅


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故云腹堅,腹猶內也。


而在一年的最後數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面下層深處,且最結實、最厚,因此,孩童們可以盡情在冰面上玩耍。





大寒習俗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活動。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


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醃制年餚,準備年貨,因為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尾牙祭


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雇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餚,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驅凶迎祥


俗話說「芝麻開花節節高」,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這也使得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



民間傳說神荼、鬱壘二神能驅避鬼怪,故將其作為「門神」的形象。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主管萬鬼的神荼和鬱壘,遇作祟的鬼就會把它捆起來餵老虎。


準備年貨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大家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準備年貨,醃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




蒸煮糯米飯


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


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




大寒養生:大補元氣末班車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大寒是寒氣到達頂點之時。這一天,北方的冰也是結的最厚的時候。此時地氣最冷,出門特別要注意穿暖和的鞋子,以免寒從腳下生。並且,宜把握好大寒這冬天最後一次進補的機會,過一個暖洋洋的冬末。



 

所謂「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大補元氣,首當其衝補的是腎,特別是平素怕冷的陽虛體質,要抓緊這最後的15天,固攝腎氣,為來年無病痛打下基礎。


因為過了大寒就不宜大補了,屆時要開始排毒了。


大補元氣首推「消寒糯米紅棗飯」。

 

雖然天氣很寒冷令人頭疼,但是有些食物只能天冷的時候才能做。寒冷也是很重要的調味料,此時最宜吃上一碗糯米紅棗飯來消寒。吃糯米紅棗飯時可以喝些普洱茶助消化,這時要喝溫性的茶,千萬不要配菊花茶、綠茶這種寒涼的茶。


對有些脾胃特別虛弱,吃不了糯米紅棗飯的人來說,每天早上喝一碗糯米粉煮成的糊糊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特別補腎氣,而且很好吸收。



古詩裡的大寒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奪陽。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村居苦寒

【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紖被,坐臥有餘溫。

倖免饑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

【宋】陸游

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

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

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

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

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

信能宗闕裡,百氏端可黜。

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

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大寒出江陵西門

【宋】陸游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面沖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


永樂沽酒

【宋】方回

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幣破慳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

爨僕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


冬行買酒炭自隨

【宋】曾豐

大寒已過臘來時,萬物那逃出入機。

木葉隨風無顧藉,溪流落石有依歸。

炎官後殿排霜氣,玉友前驅挫雪威。

寄與來鴻不須怨,離鄉作客未為非。 


用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宋】方回

極目無窮六合寬,仰天如以渾儀觀。

日躔箕斗逢長至,月宿奎婁屆大寒。

肘後方多難卻老,杯中物到莫留殘。

來年七十身猶健,容膝歸歟亦易安。




遊慈雲

【宋】陳著

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

微濕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

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元沙院

【宋】曾鞏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雲常慘澹,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台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几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耿湋

章溪與貢水,何事會波瀾。

萬里歸人少,孤舟行路難。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連灘。

花發從南早,江流向北寬。

故交參盛府,新角聳危冠。

楚劍期終割,隋珠惜未彈。

酒醒愁轉極,別遠淚初乾。

願保喬松質,青青過大寒。




大寒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處處帶著春日的溫暖氣息。


而在這個最後的節氣裡,一年一度喜慶的農曆新年也即將到來,人們在這時便開始忙著張羅各種年貨、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飾新,即便大寒有冷意,也是阻擋不了人們勞累一年後那顆需要休憩和團圓的心。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