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伟天英 2018-09-04

历史自春秋进入战国之后,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战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争霸史,只不过是偏居西陲的秦国最终笑到了最后。战国最先开始霸业的是从春秋第一大国晋国i分裂出来的魏国(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的诸侯国身份,历史也因此正式进入战国),魏文侯通过李悝变法,军事上重用吴起乐羊等名将从秦国手中夺得河西之地迅速崛起,凭借魏武卒的强悍战斗力魏国确立了其霸主地位。从魏文侯到魏武侯再到魏惠王,魏国的霸主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在秦国和齐国的联手打击之下衰败了下去。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魏国衰退后,战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实力绝对强悍的霸主(秦国也不行),开始是秦楚齐三国争霸,楚国因为楚怀王背弃齐楚盟约被齐秦魏韩等国联手打击衰败了下去之后;齐秦两国相争了一段时间(其间两国还并称东西二帝);之前不声不响的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强势崛起,此时的齐国却衰退了下去变成了秦赵二强相争,但是经过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巨大一下子很难恢复过来,直到此时秦国才最终确立了一家独大的绝对霸主地位,其余六国再也没有实力和强秦抗衡,剩下的只是秦国何时统一六国的问题。今天要说的就是在这段波澜壮阔的争霸史中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选取的战役原则上是战国七雄一人一场,而且这场战役不仅对该国意义深远,还要能影响或决定到当时的天下格局;第二,秦王嬴政开始的灭六国之战不包括在内了,那时已经差不多尘埃落定了。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马陵之战(魏国)

这是战国两大名将也是同门师兄弟庞涓和孙膑之间的巅峰对决,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一场设伏歼敌的比较有名的战例:虽然说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魏国已经败过一场,庞涓已经输了给孙膑一次,但是那次对魏国的霸业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魏国主力尚在,同时魏国在另一个战场击败了齐、宋、卫联军,双方握手言和。但是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不同,魏国损失惨重,十万精锐的魏武卒损失殆尽,名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魏国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了战国初期以来的霸主地位。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秦灭巴蜀之战(秦国)

这场战役在战国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却足以改变天下大势,这是因为秦国虽然经商鞅变法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增,但是秦国北有实力不俗的义渠,南有苴国(与蜀国同源),蜀国和巴国,战略纵深有限,而且当时强大的楚国也在一步步蚕食巴国,如果被楚国率先得手拿下巴蜀那将会对秦国极其不利,巴蜀两国的归属其实牵动了天下大势。公元前316年,秦国抢先一步名将司马错沿着刚刚开凿好的金牛道一路挺进先灭苴国再灭蜀国最后拿下巴国。秦国大大拓展了战略纵深,可以预想的是,如果巴蜀落入楚国之手,秦国的称霸之路将会无比艰辛。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宜阳之战(韩国)

战国七雄之中,韩国不仅国土最少,国力和军事实力也最弱,六大关键之战中和韩国息息相关的当属宜阳之战。这是发生在秦武王时期的一场关键战役,秦国自从拿下巴蜀之后实力大增,东进中原成为必然,和秦国接壤的宜阳属于韩国,它不仅堵住了秦国东进之路,而且还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冶炼中心,秦国对此势在必得:公元前307秦国大将甘茂历时数月之久拿下宜阳,斩首六万韩军,此战秦国不仅打通了东进之路,还得到了韩国积累下来的大量战略物资。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垂沙之战(楚国)

魏国霸业衰退后,当时是秦楚齐三国争霸,而且齐楚还是盟国共同对抗秦国。楚国经过楚悼王和楚威王等几代努力到楚怀王的时候实力已经颇为强大,可惜的是楚怀王因小失大被张仪以区区六里之地欺骗(张仪骗他说如果楚国不再和齐国结盟,秦国就把和楚国交界的六百里地割让给楚国,等到楚怀王背盟后兴冲冲的找秦国要六百里地的时候,张仪却说他当初答应的是六里地而不是六百里地)。前301年刚刚即位的齐闵王派名将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进攻楚国,双方在垂沙对峙并展开大战,结果楚国大败,楚军主将唐眛战死,楚国不仅丢失了和韩魏接壤的大片土地,随后又在秦国的连续攻击之下,强大的楚国终于衰败了下去,齐楚秦三国争霸变成了齐秦两强相争。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五国伐齐之战(齐国,燕国)

这是一场意义非常深远的战役,他同时削弱了齐国和燕国,从中获益最多的是秦国。齐国在齐威王时期国力日盛,在楚国衰弱,赵国不愿出头的情况下,齐秦两国争霸;但是齐宣王打破各方默契出兵灭宋,这引起各国对齐国的忌惮,加上之前被齐国灭国后又复国的燕国在燕昭王锐意进取之下一心复仇,于是燕国在公元前284年抓住机会联合秦、韩、赵、魏五国在乐毅的统领下攻齐,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只留下莒和即墨围而不攻,不是乐毅攻不下而是乐毅想留着这两个城池用几年的时间慢慢收服齐国民心。可是关键的时刻对他给予无条件支持的燕昭王去世,继任的燕惠王中了田单的离间之计撤了乐毅,结果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齐国复国。这场历时数载的大战燕国好不容易在战国雄起了一把却空耗国力,齐国虽然复国却是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和秦国并称东西二帝时的辉煌了。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长平之战(赵国)

公元前262年开始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最大的一场歼灭战,也是成就白起战神威名和杀神凶名的一场大战,此战过程不多说,战役结果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训练出来的四十余万精锐的赵军损失殆尽,被白起尽数坑杀。本来战前格局是其余五国国力已经衰退,唯独赵国军事实力一枝独秀可堪与秦国一战,此战过后,六国已经很难阻挡秦国的一家独大了。

决定战国格局和走向的六大关键之战:四大强国衰退,秦国获益匪浅

虽然说是战国七雄,但是韩国和燕国一直是配角,真正参与角逐的是魏楚秦齐赵五国,五国都曾经强盛一时,秦国相当长时间内并不能独大,但是决定战国格局和命运的几次关键大战获益最大的是秦国,魏楚齐赵四大强国的实力都在战后不同程度的衰退了下去,只有秦国冲出了重围,笑到了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