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碰到事还是手足无措?

 求索18 2018-09-04

第一,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获得思想,这是没错的,但是必须要和你的读书类别、读书频率和读书数量相结合,才能更有成效。也就是说如果你读的类别不对,读书的频率不高,读书的数量不够,你想得到功利,有点难。

比如第一个同学,他读的书都是偏向于社会文化、经管类的书籍,要从这些书籍中获得他作为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的实质性帮助实在是路途够遥远的;而第二位同学呢?她读的书是各类小说作品,这与她想要的成体系的逻辑思维也是隔着十万八千里。

那么读书的频率又应该是多少呢?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都读是最好的;而读书的数量如何界定呢?曾经在一本我很喜欢的韩国作家郑会一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面,主人公的老师每年读书超过了2000本。屌啊?这怎么可以?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其实真的可以做到。只不过并非一定做到这个频率和数量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也没有那么绝对。古人说:开卷有益,如果读的少,是一种不错的兴趣和品味,如果读的多,一定可以形成知识体系乃至思维体系。总之,读,一定比不读好。

你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碰到事还是手足无措?

第二,不精读无以成知识与思想。上学的时候,我们最讨厌的科目就是外语。外语一般都分成精读和泛读两类。精读要求你对词句、语法必须娴熟掌握甚至背诵,而泛读则要求你读得多读得懂即可。因此,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不选一些重要的书去精读,也就是读上3遍5遍甚至更多,那么也很难形成知识和思想体系。

给大家举个例子,中国的作家几乎无一不是把《红楼梦》做过精读。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没把《红楼梦》读过10遍以上的几乎当不成什么好作家,张爱玲、三毛就是从五六岁开始读红楼,读了一辈子。

为什么呢?因为一种知识体系或者思想体系是必须要融汇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过程当中,才能很好的输出。也就是说,你读书是在汲取,但是你用书里面的知识和思想是在输出,当书中的知识和思想有效结合了你的经验,融化进你的思想和行为体系,才有可能输出为你所用。而好书,经典,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可以解读的知识和思想,才值得精读。任何知识和思想不经历有效汲取、有效吸收和有效输出的过程是无法为你所用的。就像有营养的事物,如果不细嚼慢咽,如果不是你的消化吸收系统优良,也不能很好地提供给你身体养分。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因人而异。

你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碰到事还是手足无措?

第三,不讨论,不写作是读书效果的最大壁垒。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经有一句名言:Reading makea full man; conference a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直译过来可以是这样的:阅读使人丰富,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阅读如果不辅助讨论和写作,阅读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可能有同学会说了,我们只是把读书当成兴趣,还要讨论和写作,我们又不是想当作家?用得着吗?其实不然,因为讨论并非要开个学习班,而写作业也非要出版专著。今天的社交媒体如此发达,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等等,都可以当成你写作的阵地,哪怕日记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你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非要聊淘宝的服装爆款,聊明星八卦,那也只能说明你的兴趣并不在读书和知识积累。读了一本书,总结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把你读到的东西做一个交流,这样才可能巩固你阅读的成果,一个事情聊的多了,自然更加熟悉,写的多了才发现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