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资格证考试:《学记》考点整理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9-04

《学记》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性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著作,被称为“教育学雏形”。《学记》出自于《礼记》的一篇,完成于大约在战国晚期。据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在教育学发展史的地位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高频考点,其中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教育著作或专著都是对《学记》历史地位的概括。

《学记》全文大约1200字,系统全面的阐明了教育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思想、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内容。

其一、主张“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的发展与稳定,教育的目的在于教化民众,安邦乐业。这是对教育作用的阐述,也体现了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是国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

其二、主张“藏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早就提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练习结合起来,在锻炼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也是教学过程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体现,并且也符合知行统一教学原则。

其三、主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凸显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学生是教师自身反思的一面镜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

其四、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重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发挥学生主动性。“君子之教,喻也。”喻作为“使之明白事理”,有引导之意,也是启发教学原则在我国古代较为详细的表述。而这可结合我国最早实践启发教学原则的第一人——孔子,其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私学的教育实践践行了这一教育思想。

其五、提出“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主张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善性本质,把学生一分为二,既看到其不足,也应发挥其长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因此,长善救失的宗旨是能够发挥人自身发展的互补规律,用其长处或优势去弥补不足。

其六、主张“师道尊严”,师者引导人开明,达以“喻”。尊师重道,才能民众信所施,大家敬重师者,敬重学习,然后化民成俗。“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其七、强调在教学中“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尊重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教学。“杂施而不孙,坏乱而不修”中的“孙”正是循序渐进的含义,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参考,不应拔苗助长。

其八、主张“当其可之谓时”,教学应该抓住人发展中的重要关键期,及时施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难成也”,教学不应错失教育的最佳时机,在此时施加教育影响是最为显著的。这也体现了人本身发展的一种规律——不平衡性。

《学记》中的教育观点远不止这些,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应该诵读一下《学记》全文,体会我国圣贤的教育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