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无线充电技术,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近几年,很多手机生产商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自家明星产品中。但说到给汽车无线充电,您敢信吗?
大陆
高通Halo
据了解,无线充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首先是安全性高,因为无线充电不需要拔插过程,而且不受雨雪等天气和极端环境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工况也能正常使用。 ● 第二是可靠性高,与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没有机械磨损。 ● 第三是便捷性好,可以实现自动充电,解决无人驾驶最后一公里便捷性的问题。 然而,在无线充电产业化发展逐步加速的过程中,遇到了标准未统一、工程实践少、应用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 虽然面对不少难题,但是在新能源电动车大发展的情况下,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速度“无差” 除了功率以外影响无线充电速度的另一项因素就是外界干扰了。郭彦杰说:除了功率大,自带的电磁场强之外,这套车用无线充电装置还应用了一套名为“磁耦合机构优化设计”的技术。它可以在汽车充电式“牢牢锁住”电磁场,使电磁场不会外泄,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充电效率。所以来说,这套无线充电装置和家用线充速度几乎没有差别。 不仅速度“无差”而且绝对安全 和手机无线充电一样,车用无线充电会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危害呢?郭彦杰说: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简称:ICNIRP)规定,在所有人体能够触及的位置,电磁辐射值必须要小于27A/m。而通过实验证明在充电时,车内外最高辐射值也仅有14.994A/m,远远低于规定数值。另外,在离开一段时间之后磁场强度会迅速降低,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请加微信公众号:工业智能化(robotinfo) 马云都在关注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通过埋于地面下的供电导轨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运行在地而上一定范围内的车辆接收端电能拾取机构,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可使电动汽车搭载少量电池组,延长其续航里程,同时电能补给变更加安全、便捷。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有电能传输距离、功率、效率、藕合机结构侧移适应能力、电磁兼容性等。 无线充电的优势 清华大学电机系助理研究员陈凯楠介绍,发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主要有四个方面优点:首先是便利性,无线充电可以做到即停即充;其次是安全性,无线充电可以实现没有金属件裸露在外,而且充电设施不存在磨损、漏电等问题;第三是紧凑性,无线充电设施安装在地下,因此可以节省空间,特别是对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大城市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四是环境融入性,与充电桩和充电线相比,无线充电的优势是更为美观。 无线充电为什么难以普及 最大难题是线圈建设成本 目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迟迟未能实现商业化,“成本”是最大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这项技术要落地,也最有可能先出现在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上。而即便无线充电对电动汽车用户而言是一项非常便利的功能,要进行大规模推广还得看基础设施供应商买不买账,停车场线圈建设,无线充电公路,无线充电停车场这些,一个重要前提都是要在建设之前在地下埋好线圈。新建的还好,已经存在的停车场都挖开装线圈,把所有公路再修一遍,铺满线圈,接入电网,这种规模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成本可相当高。 技术难点 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大规模应用很难。远程无线充电实现困难,只有距离贴的很近很近,比如手机或者牙刷那种虽然没有导体接触,但空间上几乎挨在一起才能保证一定的转化效率。因此,实现无线充电很容易,实现远程无线充电就相当相当困难了。 尚未形成统一的无线充电标准 充电桩标准也刚刚统一不久,但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处于制定阶段,互操作性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其中涉及到电磁接口,通信协议,定位技术等。 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对于目前的充电桩,辐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生活在Wi-Fi、手机、信号塔、微波炉的环境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都是体现在心理上,而不是身体上。但是换成无线充电,由于频率远高于日常的50hz,产生的辐射可能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国内外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动态 如今,主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都是停车时充电。然而,去年高通(Qualcomm)发布的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让汽车可以在路上边跑边充电。Qualcomm 已经在巴黎使用一台雷诺旗下的全电动Kangoo厢式货车完成了一段100米长的动态无线充电道路测试。除高通外,国外厂商还有WiTricity、Evatran、Bombardier、Elix等,在国内从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有中兴新能源(ZTEV)、中惠创智(Zonecharge)及其它技术公司及科研院所。 无线充电技术从电动牙刷,到手机,通过不断的提升,克服成本的压力,最终将实现无线充电汽车及大型移动设备的应用。小编相信,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的无线充电技术将收到人们的青睐,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业智能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