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豪放派词人,写出了这句词,让婉约派也自愧不如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宋词是能与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化的高峰,在宋词之中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风格。婉约派人数众多,而且题材均为随处可见的闺阁春情、儿女离别等等,因而比较好写。豪放派则需要乐观豁达的性格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出名并不容易。在前期豪放派的领袖是苏轼,后期则是辛弃疾。

然而,豪放派词人的两位巨匠,也并非一成不变,拘泥固话的。他们也能够写出清丽脱俗,不遑多让的婉约词。比如辛弃疾就曾经写下了一首《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临安任职时,正好度过元宵佳节而写。当时的南宋定都临安,虽然面对强敌,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但南宋比较富裕,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很高的。元宵节更是上上下下欢庆的日子,这一天的街道张灯结彩,通宵歌舞,烟花不断,一派喜庆气氛。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从金国的土地上南归,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盛景。他大发感慨,先是描述了灯火和烟花,一个是千树花开,一个是流星万点。随后,他笔锋一转,又开始书写华美的香车,以及沐浴在月光和乐曲中狂欢的人群。

正当读者沉浸在节日的喧嚣声中,词人又以游人的身份,寻找那个在观灯时遇见的心上人。虽然女子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带着精致的首饰,但他却始终没有能够在人群中找到她。直到最后,词人回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正伫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如果说这首词的前一部分写得极尽潇洒,那么后半部分却悬念陡起,让人拍案叫绝!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是点睛之笔,又成为了千古绝唱。

从表面上来看,这首词不光写景,更是在写情,在描述自己对于意中人的追逐和渴求,大有婉约派莺莺燕燕的情调。但是,仔细读完,再结合辛弃疾的经历,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那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不是别人,而是词人自己,即使是尘世再喧哗,景色再迷人,他也不愿意落入俗套,宁愿孤芳自赏,不愿意惹上俗世的尘埃。

历来的文人对于辛弃疾的这首词,评价相当高。清朝人陈廷焯认为,这首词“艳体亦以气行之,是稼轩本色”,还有相当多数的人认为,辛弃疾虽然是豪放派词人,但以这一首词的水平来看,即使写婉约词也不遑多让,这首词最后一句的水平,即使是柳永和周邦彦也达不到。

最著名的评论来自于王国维,他抛开诗词的本意,认为人生做事做人的境界有三重,一重是达到晏殊所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另一重是达到李清照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则是就是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为什么这是最高境界呢?那就是说历经磨难、喧嚣,成熟了以后,才能够明察秋毫,豁然开朗,达到功到自然成的效果。当然,王国维的这句话,与辛弃疾的原意应该不同,不过千年之后,读者都可以从这句绝妙好辞中得到人生的感悟。王国维是大师,他可以,我们是普通人,其实也可以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