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快乐老年435 2018-09-04

隋朝末年,政治混乱,战争频发,民不聊生。大业九年,农民起义不仅遍及山东、河北等地,而且发展到全国范围。在大业九年上半年,平原、灵武、济北、济阴、北海等地均爆发农民起义,迅速高涨起来的农民起义给隋朝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

隋炀帝虽然在政治上有着卓越超前的远见,但是,却因为频繁挑起的战乱,使隋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得不到稳定祥和的生活必定会怨声载道。各路英雄豪杰为百姓能够获得安稳的生活,只能纷纷举起旗帜,宣布与隋朝决裂。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此时,早已失去民心的杨广只能依靠武力镇压各路起兵的英雄豪杰。

乱世中,李渊被杨广指派镇压农民起义。李渊帅兵镇压叛乱之初,颇有成效,在儿子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辅佐下,成功将几路叛乱的农民起义军镇压。然而,天要亡隋,随着各地农民起义军的数量不断增加,李渊也开始无能为力了。

李渊在连续被起义军击败后,对隋朝的统治逐渐失去了信心,护佑大隋江山的雄心壮志逐渐的被残酷的现实吞噬,无奈的李渊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这就是李渊最终放弃隋朝,自立称帝的原因。其实,李渊放弃隋朝不难理解,当时,破败的隋朝属实没有挽回的余地。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然而,李渊又是靠着什么成功的夺得帝位呢?分析李渊如何夺得帝位,就要从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说起,这件事情就是太原起兵。

李渊原本是隋朝重臣,起义前在隋朝中兢兢业业,隋炀帝对李源十分看重。隋末农民起义伊始,隋炀帝为镇压叛乱,将这一重任交付给李渊处理。李渊对于隋炀帝的旨意十分上心,也曾经努力的镇压叛乱。然而,天下的局势并是不李渊一人能够掌控的,随着农民起义军的逐渐增多,李渊在镇守叛乱的过程中越来越力不从心。

当时,隋朝衰败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李渊在吃了几次败仗后逐渐放弃拯救隋朝的想法。虽然放弃抵抗,但是,李渊并不能在表面上表露出来。隋炀帝早已经因为各地的农民起义忙的焦头烂额,如果,李渊此时让隋炀帝知道自己频吃败仗后必定会受到隋炀帝的惩罚。明眼人都知道,处于崩溃边缘的隋炀帝一定十分暴躁,李渊为保护自己,也只能在暗中筹建兵力。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此时,有一个叫史世良的人,善于给人相面,他告诉高李渊说:“您的骨骼惊奇,必为一国之主,愿您自爱,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 ...”于是,李渊就有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可以说,李渊也在期待一个时机,待成熟之后当即谋反。

李渊决定起兵谋反,有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十八岁的李世民就开始广交天下豪杰。李世民为人仗义,处事圆滑,在自身交往的朋友圈中拥有极好的口碑。李世民在发现父亲已经无力镇压反叛的农民起义军后,就开始为自己的家族寻求着一条新的求生之路。

李世民清楚的知道,当今的隋朝已经是强弩之末。隋炀帝的怒火很可能因为隋朝的没落烧向李家,所以,李世民向刘文静寻求帮助。刘文静“起义反叛”的建议,让李世民十分认同。于是,李世民就开始劝说李渊起兵谋反。起初,李渊对于李世民的建议并不认同,毕竟,起义反叛需要自身拥有十分强大的实力,而当时的李渊显然不具备这一条件。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然而,在李世民再三的劝阻下,李渊决定铤而走险。之后,叛意已决的李渊放出了狱中的刘文静,刘文静出狱后就全力的投入到为李家筹备兵马的事宜当中。甚至,李渊为了起义的消息不被走漏,将跟随自己一同留守太原的两个副将全部处死,还为这二人按上了卖国求荣的罪行。

可以说,重用刘文静是李渊在起义筹备过程中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刘文静的计策谋略让李渊在起义的筹备中更加的轻松。当时,刘文静建议:“李渊与突厥可汗讲和”,这一举措成功的将一位敌人变成自己的同盟。在暂时消除突厥的威胁后,李渊正式帅兵反隋。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李渊帅兵一路进军长安,在攻打隋军的同时不断的招兵买马。李渊每攻打下一座城池,就将该城池的粮食全部救济灾民。可以说,李渊的这种做法,让很多灾民十分感激,也正是灾民的不断加入,李渊的军队越来越壮大。

就这样,李渊的军队在人民中的声望越来越高,进攻长安的步伐也越来越稳健。李渊在攻打长安的时候,起义军数量已经由最开始的三万,暴涨到二十余万。黑压压的起义大军给隋朝廷带来无极的压力,隋军看镇压无望,最终,也是放弃抵抗了。

此人屡打败仗,忽来一神人说:你骨骼惊奇,必当皇帝,他立马造反

李渊攻下长安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称帝。他随即进行了一系类的政治改革,将一系列不利于人民的苛刻法案全部废除。次年,隋炀帝亡,李渊看到时机成熟登基称帝,建立了唐朝。然唐朝建立之初,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渊便派遣儿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

参考资料:

『《新唐书》、《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