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不能共患难,曾国藩为何还要栽培他?道理在曾氏遗嘱里

 金贝壳bf6un0sx 2018-09-04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写出“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李鸿章会试落榜。失意中,凭借父亲李文安的关系,他以年家子的身份投奔到曾国藩门下,拜曾为师。

曾国藩向来看重三缘——“地缘”、“血缘”、“业缘”,见到南人北相、仪表堂堂的李鸿章,幂幂之中曾国藩似乎看到了两人之间的“业缘”。

据说两人见面时,曾国藩正在看《史记·高祖本记》,他告诉李鸿章:我最欣赏此篇中的这几句——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

但在当时,23岁“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李鸿章根本不可能用心去体会这番话,对当时的李鸿章而言,随曾国藩在城南报国寺读书,不过是精进学业的权宜之计,一旦金榜题名,他这个才高气傲之人定是要按自己的方法去锋芒毕露的。

说的直白点,在自己的野心面前,李鸿章并没有恩师必随的意思,又或者说是另一种“身在曹营心在汉”。

李鸿章不能共患难,曾国藩为何还要栽培他?道理在曾氏遗嘱里

果然,当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七年高中进士后,他的身影就渐渐地移出了曾氏师门。如果说在朝堂上自寻前程意思尚不明显的话,那咸丰二年曾国藩奉命回湘办团练抗太平军,李鸿章的姿态就再直白不过了,他根本没有追随恩师,为恩师效命的意思,而是选择了袖手旁观,择机单干。

咸丰三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安徽巡抚蒋文庆。李鸿章抓住这个机会怂恿安徽籍工部侍郎吕贤基上奏,咸丰帝看了由李鸿章捉刀而成的奏章,当即诏谕吕贤基任安徽团练大臣,赴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

不跟着恩师脚踏实地地干,偏要和一帮子并无大才的庸官老乡混在一起,这并非李鸿章眼力有问题,而是他野心太大,压根不想做他人的走卒。

但骨感的现实很快击碎了李鸿章不切实际的野心。

在安徽折腾几年,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吕贤基、富济等人与太平军作战,但结果换来的却是“专以浪战为能”,“翰林变绿林”的恶名。如此恶名下,不说继续领兵打仗了,就是自立乡间渐渐都成了问题。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咸丰八年太平军攻陷庐州,李鸿章的处境立马从难以立足变成了走投无路,极度狼狈下,他只好携带家眷连夜出逃,向江西辗转而去。

为什么要朝江西跑呢?

因为此时的曾国藩正在江西。

初创事业最需要自己人鼎力相助的时候,你躲远远的,宁愿和别人瞎折腾也不愿来帮忙,现在名誉扫地,走投无路没办法了,又想来投靠,这样的人曾国藩能收留吗?

收到李鸿章想再入曾门的求援信,曾国藩是既不回信,也不派人传话,而是将他晾晒在了原地。

这是挫其锐气,也是一种考验。

年轻时的李鸿章固然浮躁,但悟性却又奇高,见曾国藩不言不语不搭理,他明白,这不是拒绝,而是有意敲打考验——这好办,既然你曾老师想挫挫咱的锐气,那咱就主动挫给你看。

于是乎,暂居旅馆的李鸿章每天就干一件事,平心静气,读书写字。

此举果然奏效,十天后,曾国藩传令,挫得差不多了,这小子可以进门了。

所以说,和人打交道,甭管什么时候一定别忘了平心静气,这玩意很多时候就是悟性,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李鸿章不能共患难,曾国藩为何还要栽培他?道理在曾氏遗嘱里

客观地说,李鸿章这一进一出二进宫,不算什么,遇到这种浮躁有野心的年轻人,稍有些境界水平的老前辈一般都能包容,但接着朝下说,两人就越来越不简单了,一个越来越聪明,一个越来越境界。

二进宫后,李鸿章低调沉稳了许多,尤其当曾国藩借他睡懒觉编借口告诫一“诚”字后,李鸿章身上的浮鳞基本就让抚平了。

有这个状态,风平浪静时师徒二人自然能有一番精诚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就能共赴危难。

如果说野心容易让人各奔东西的话,那危难显然更容易让人分道扬镳,从此成陌路。

很不幸,在精诚合作一段时间后,曾李二人很快就遭遇了这样的残酷时刻。

东进安徽,初步斩获一些局面后,曾国藩看中了一个地方——祁门。在曾大帅看来,祁门这地方四周山势陡峭,与外界相连只有一条官马大道,若将总督衙门设在此地,当有运筹帷幄之妙。

可谋略超群,心细如发的李鸿章在实地勘察后,当即发表了反对意见,他对曾国藩说:祁门地势形同釜底,此乃兵家所言之绝地,恩师应另择他处,以免将来受困。

李鸿章的看法很老道,很有先见之明,遗憾地是,一言九鼎的曾国藩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此番曾李之争其实是很典型的上下之争,任何一个团队都有可能遇到。老大战略决策有误,下属真知灼见又不听,决策执行之时就是灭顶之灾到来之刻,作为下属该怎么办?究竟是该赶紧脱身避险,还是该和老大共赴患难?不走,那是傻;走,那是不义。

看看李鸿章是怎么干的?

要说这也是曾国藩命中注定的一劫,这边李鸿章话音刚落,那边自己最信赖的李元度就把徽州丢了,徽州一丢,太平军十万人马立即就向祁门涌来,官道一断,祁门随即成了李鸿章口中的绝境。

大难临头,众幕僚是纷纷逃离,李鸿章虽然也想跑,但他跑的却十分聪明。

见李元度犯下这等灾难性大错,曾国藩愤怒不已,他找来正在伺机脱身的李鸿章说:我要弹劾李元度,你来拟折子。

此话一出,李鸿章知道机会来了。只见他一反常态地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开始为李元度说话,话说的可锋利了,就差说曾国藩弹劾李元度是小人之举了。

换是涵养不高的老大,这时候一准得把李鸿章扫地出门,而这恰恰是李鸿章想要的——瞧见没,不是我要走,是老大赶我走的,我有什么错,不过是仗义执言为同僚说了公道话,走,我这也是堂堂正正大义凛然地走。

但曾国藩随后的反应让李鸿章没能得逞,他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说:你不拟,我自己拟。

好一个辛辣的李鸿章,见利用李元度无效,他干脆抓起了曾国藩话中的把柄,他说:恩师既然不需要门生,那门生就告辞了。

这话让曾国藩先一怔,跟着就回过味来了,但回过味来曾国藩又能说什么呢,只能说一句,请自便!

李鸿章多聪明,想逃命,一点话柄不留,总之他不是怕死逃掉的,而是为同僚仗义执言,恩师不容,自己被迫才走的。

到这还没完,李鸿章随后的表现更有道行。虽然再次离开了曾门,但他却始终没有像李元度那样改换门庭,投靠他人,因为他知道,只要没投靠他人,那他就不算叛,只能算离,后路就一直都在。

离与叛之间,这家伙拿捏的何其精准!

李鸿章不能共患难,曾国藩为何还要栽培他?道理在曾氏遗嘱里

那对此,再次化险为夷后的曾国藩是怎么看的呢?

只要看透了李鸿章的伎俩,一定会觉得此人的聪明着实恶劣,再朝深了说的话,那就是此人的人品有问题,根本不是个可以共患难的人。

事实上,曾国藩后来就这么评价过李鸿章,此君不能共患难。

那问题来了,一个看透了不能共患难的人,再有心胸,这样的人你还会用吗?有人可能会说,用也无妨,不让他碰核心,不让他担大责就是了,榨干他的优点才华不是更好。

相信持这种看法的人会很多。

但曾国藩的做法却高出这种看法一大截,他是明知本质,却对一年后三入曾门的李鸿章依旧委以重任,加以栽培,乃至最后直接栽培成了自己的接班人。

毫不夸张地讲,没有曾国藩的力挺成全,李鸿章绝没有上海单飞崛起的机会,更难有后来的李鸿章时代——

一个心胸广阔果真能把这事说透?

那说透了的心胸广阔到底又是什么?

真正的答案在曾国藩给儿子曾纪泽的遗书里,那是曾国藩为儿子特立四条规矩中的第三条“求仁则人悦”。他说,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如果把这句话浓缩一下的话,可以这么说,男人要成就大事,就要去做仁者。什么样的人算仁者?懂得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而如果再把这话拿到当下酿一道的话,又可以这么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咱们都听说过,这也是孔夫子认定的仁,懂这一条,即是懂善恶,但要成为真正的仁人强者,光有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理得清善恶,未必分得清高低。

懂得善之后,要想学会强,则非得有“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修为不可。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向无人山峦攀登的话,勇者是拼荆斩棘一路成为孤胆英雄,能登顶不光要有本事,还要有运气,否则任一出没的豺狼虎豹就能灭了你的雄心壮志;而仁人智者在攀登时看中的却不是披荆斩棘,而是植树造林,如此这般一路茂盛地攀上去,那才能淹没挡道的豺狼虎豹,才能成就一人之后,壮观依旧在的大赢大胜。

所以说,“自立立人,自达达人”首先是效法自然的大智慧,其次才是高尚情操。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你对大成功有足够的了解。

而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大成功也不难理解——

成一林之虎不算大成功。

成一林本身才算大成功。

也不要认为这个说法太大,至少,它对咱们放下与人成见,撑大与世胸怀是有用的。

越正派越不得人心,此种尴尬困局怎么解?高人一句话点醒曾国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