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桂园中期财报,给投资人的信有哪些信息量?

 昵称15ssP 2018-09-04



碧桂园的中期财报中出现的给投资者的信,写得还是很诚恳的。

文 | 向小田


一般上市公司在发布定期报告时,总会有一段董事会分析,或者管理层经营情况分析。有少数公司,甚至还会有董事长亲自写的给投资人的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这种方式跟投资人沟通。这次碧桂园发布中报,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就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句话:


自创业以来,碧桂园一直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的更加美好,假如碧桂园不是一个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那我们的奋斗又有何意义?


“对人好,对社会好”这句话不是突然出现的,其实熟悉碧桂园发展历史的就知道,这句话一直在说,反复地强调,已经成了碧桂园的企业文化。杨国强曾经说:“一个人对家人不好,家就不要你;对企业不好,企业不要你;同样,企业对社会不好,社会就不再需要这个企业了!我尽我所能,做个好人。”


现在这段话又在中报中出现,放在致投资者的信中,更是跟企业和个人奋斗的意义挂上钩,可以说是意义重大了。这个主张看起来很直白,没什么特别都是大白话,但是对杨国强而言,这是很朴素的价值观,几十年不曾改变,不管碧桂园规模是大还是小,赚多少钱,都是这个价值观。而碧桂园一以贯之的选择和坚持,并且默默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早以证明了这家企业“对人好、对社会好”是真诚的、不做作的。


这个朴素的价值观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杨国强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杨国强有一段时间总是说,自己起步的舞台、事业发展的空间,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中国的巨大城镇化进程,他要感恩,要回馈社会这一他和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正是在这种感恩的心态下,才不停去做“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事。


杨国强在信中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和初心,谈到了碧桂园如今的发展状况,把过去和现在联系了起来,讲到正是有了过去(时代赋予的使命),才有了现在(碧桂园的成就),也才有为之拼搏的未来(创造美好的社会,改善全国人民居住的环境)。这是在告诉投资者,企业的使命是什么,是为了什么在做这个企业,绝不是简单的经济考量。


这就让碧桂园的反省和行动来得很自然——正是因为碧桂园不是一个完全经济导向型的企业,在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之后,杨国强们更是尤为痛心,为了百年基业,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以“零伤亡”为企业追求的长期目标。


杨国强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其中包括1)成立他本人负责的安全生产委员会;2)严选施工合作方;3)强化合作方管理;4)加强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5)引入第三份机构监督;6)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方案;7)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和使用。这些建议都具备可操作性,可以立即实施,对于碧桂园团队而言,雷厉风行,执行到底,是考验他们是否能够“刮骨疗伤”的关键。


可以说,在杨国强给投资人的信中,孜孜不倦地,是告诉投资人碧桂园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个企业所做的每一个行动,首先都是要符合其价值观的。在这种背景之下,不管是各种提出的风险管理手段也好,扶贫做机器人或者长租公寓也罢,都是企业贯彻价值观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用道路证明理念。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看到的是碧桂园究竟是什么企业,在房地产企业中,这家企业有太多可以研究的地方。对于人和社会如此重视的企业,没有道理会因为短期的利益而放弃原则和目标。长期持续经营,给客户、员工、股东都带来价值,才是碧桂园能够和应该做到的。我们不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企业,但是对于拥有巨大能力、已经是国内陆产龙头、世界500强的碧桂园,我们有理由要求它做到更多。


反过来看,经此一役,能看清楚碧桂园的选择,也许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还会有所裨益——毕竟,只有价值观认可,双方在一起才会走得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