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近来再次成为热点,《延禧攻略》的热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的确从90年代至今,清宫影视剧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娱乐浪潮,有意或无意间将人们拉回到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帝制王朝时代。甚至很多历史知识,都是通过此类影视剧得以传播。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增多,剧中的一些错误也被发掘。今天我们就带您回顾一下,过去二十多年里,这些曾经的红极一时的清宫戏! 这部戏至今都被称为“第一部清宫戏”,1991年夏季,在台湾中视播出《戏说乾隆》以来,收视率在三家电视台同一个黄金时间档的节目竞争中,一直独占鳌头。大陆播出后引起巨大轰动,成为当年最高收视作品,在台湾首播收视41%的年度冠军。 《戏说乾隆》在制作上格外下了一番功夫,不仅服装的考据,镜头的处理,以至灯光、对白,甚至配音,均显示了它的大手笔,仅从当年该剧耗巨资五千万元(台币)即可略见一斑。当年的国民姐姐赵雅芝领衔主演,也赚得了人们的眼球。
作为宫廷动作剧,该剧首先不惜工本,在北京紫禁城内摆出了“皇帝”上朝的浩大壮阔气派,使人目睹了一朝天子的皇威,却亦如常人百姓兼而有之的儿女情怀。宫墙内外人性表现上的悬殊落差,无疑满足了人们的观赏心理。而对乾隆的出巡经历和当时的服饰穿戴,以及宫廷礼节、上朝议事,乃至文物习俗又极注意准确考据。毫无疑问,这是清宫戏的“开山鼻祖”之作。 诚然我们必须看到:“戏说”毕竟是“戏说”,与真实的历史差距很大。《戏说乾隆》里把这位皇帝描绘出沉溺酒色之徒。帝王好色,人尽皆知;但说乾隆嗜酒,十分不妥,历史上并无此记载。并且经常微服出宫,到民间闲逛,这在制度等级森严的清朝时代,更是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鼻祖就是老大,《戏说乾隆》的模式,奠定了清宫戏的根本,此后大多数的清廷戏,动不动皇上就要出去玩一番,有时和大臣,有时和爱妃,有时干脆就带几个小太监。成了我们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 1996年冬,一部由李保田、张国立、邓婕、王刚主演的《宰相刘罗锅》在荧幕上热播,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网络在那个时代刚刚起步,电视是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娱乐工具。小编那年7岁,还在北京的一个胡同里上小学,就记得那时每天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放着“刘罗锅”,时不常还传出人们的嬉笑之声~~~ 《宰相刘罗锅》从一开始就打出了“不是历史”的招牌。从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作品中充满了游戏感。这部剧由秦培春、石零、张锐、白桦编剧,原料非常庞杂,包括正史、野史、民间故事、单口相声。尤其是传统相声《官场斗》,为该剧提供了丰富的笑料和情节。正是这些好看又好玩的民间段子,让一个个观众忍俊不止、爆笑如雷。而用通俗的叙事模式、幽默滑稽的喜剧风格来娱乐大众、讨好观众,则是《宰相刘罗锅》区别于之前历史正剧的最鲜明特色。
该剧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便是由王刚老师主演的和珅,从那时起二十多年来,热爱收藏艺术品的王刚老师便成为了和珅和大人的代言人。他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奉献了一位风趣幽默、溜须拍马、又不时被捉弄的权臣形象。基本上几分钟便有一个笑点,堪比如今“德云社”的相声。本剧不管是皇上,还是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共同演绎了一出出啼笑皆非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不是历史,却远远的超出历史。
说回这部剧,其实“宰相刘罗锅”这五个字,除了“刘”这个姓氏,其他四字均与历史不符。首先,从明代朱元璋始,便不再设立宰相。明清两朝,自胡惟庸后再无宰相出现。其次便是“罗锅”一词,给人的印象便是刘墉驼背,类似罗锅。但1958年考古挖掘出刘墉的遗骨,可知他有190公分之高,仅小腿骨便有75公分之长,也就是说,刘墉的身高远远超过乾隆皇帝和同朝为官的和珅。
不过也正因如此,刘墉面君特别是与君同行之时,便要不断躬着身子,以示谦卑。看上去就跟罗锅一样,为此嘉庆皇帝还曾戏称他为”刘坨子“,刘罗锅这个外号也就传开了。
由张国立、邓婕、侯堃等人主演,于1997年上演。第一部《康熙微服私访记》播出后大受观众的好评,继而又续拍了后面的四部。该片以康熙皇帝的角度进行创作,安排其亲自前往民间体察百姓疾苦。由此引发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戏中的法印与三德子两位康熙爷的仆从,即赵亮、侯堃饰演的角色依旧十分出色,引得观众们的掌声。诚然历史上的康熙也不会微服私访至民间,康熙与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是不争的事实。但两人都不会只身一人前往,而都是大张旗鼓的巡游。
当然作为康熙大帝而言,他的出巡“办公”、“出差”的目的更为明确一些。尤其在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对于国家的建设,康熙帝花费了很大心血。对于河工、漕运的治理,康熙大帝听取了群臣的建议,几经修改方才落实。而《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故事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这部戏已无需多言,他成为了时至今日播放次数最多的清宫剧。每年寒暑假期间,很多卫视频道都要播放一遍,从第一部到第三部。难怪吐槽大会上,著名的脱口秀演员池子曾经这样戏侃过周杰:这部戏开播的时候(1997年)我三岁,都不能说陪伴了我的童年,而是我的前半生!引得现场观众哄堂大笑! 琼瑶阿姨一向以言情小说著称于世,不知不觉间她将自己的创作灵感植入清宫,并且通过此剧,一下捧红了林心如、周杰等当时的年轻演员。而彼时还是“丫鬟”的范冰冰,则在此后逐步成名,进而成为一代影后!不得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诚然清宫里不会出现这样放荡不羁的“乱象”。有一点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五阿哥永琪,曾被多少少女迷倒,然而真实的历史上,这位乾隆爷的第五个儿子,只活到23岁便去世了,也不曾有过“荣登大宝”的机会。恰恰正因如此,琼瑶阿姨才可以把故事的主角设计在这个阿哥身上,并最终让其前往云南大理,在彩云之南的地方享受另一片宁静。 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超过47%,最高收视率为62.8%。1999年,《还珠格格第二部》播出后迅速打破第一部创造的收视纪录,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了54%,最高达到65.95%。《还珠格格第三部》虽然不如之前,但是收视率也达到了28%。1999年,《还珠格格第一部》被韩国SBS引进,在晚上11点播出,却打败了韩国所有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成为当年收视之王
2001年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是由导演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 、茹萍、李建群、高兰村、胡天鸽等主演。一共50集,它是在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的基础上改编的。这也是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 《康熙王朝》送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时,被誉为“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在内陆的收视率十分可观。斯琴高娃与陈道明将孝庄文皇后与康熙大帝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韩磊演唱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气势磅礴!


当然被不少清史专家批评将康熙臣子改编得面目全非。这也难怪,毕竟该剧是根据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成,本身就是历史小说,其中与历史的真实便存在差距。不过该剧的收视率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度,不然也不会惹来如此多的质疑。
又是一部无需多说的剧作。由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王刚饰演的和珅以及张铁林饰演的乾隆皇帝,通过此剧一下确立了“铁三角”的地位。该剧2001年开始上映,并在续拍了第二部及第三部。除了“铁三角”,袁立饰演的杜小月也在剧中大放异彩,赚得人们的眼球。 毫无疑问,《铁齿铜牙纪晓岚》与《宰相刘罗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乾隆与近臣之间,臣子与臣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让作品丰富多彩,令人啼笑皆非。同时“铁三角”的演技自不必多说,专门饰演和珅的王刚老师,继续着自己一次次滑稽的演出;在“刘罗锅”中饰演皇帝的张国立则拿起了烟斗,充当智慧与正义的化身;而另一位“乾隆专业户”的张铁林老师早在《还珠格格》里,便让自己成功树立了皇帝的角色,三人叠加的效果异常成功。而作品所要表达的含义,则比“刘罗锅”更为深刻。
诚然真实的历史上,不会发生这样的“内斗”,刘墉也好,纪晓岚也罢,均是汉人,与满洲正红旗出身的和珅无法相比,地位与权力也相差甚远,更不会出现汉臣将权臣整得溜溜转的场景。通过四人的生平年龄,也可看出其中的关系~~~
乾隆(1711~1799)、刘墉(1719~1804)、纪晓岚(1724~1805)、和珅(1750~1799),换句话说,乾隆皇帝比刘墉大8岁、比纪晓岚大13岁、比和珅大39岁,而年龄最小的和珅则比刘墉小31岁,比纪晓岚小了26岁。分明就是两代人的年龄之差,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他们之间的争斗其实并不存在~~~
据清朝孝庄文皇后的生平而改编的一部历史古装电视剧,由尤小刚、刘德凯执导,宁静、马景涛、刘德凯、邬倩倩、何赛飞、斯琴高娃、胡静、舒畅、严琨等联袂主演,属尤小刚导演“秘史剧”系列之一。 该剧戏剧性地再现了大清开国风云,讲述了大玉儿波澜壮阔、缠绵悱恻的一生,着力描写了她在多尔衮、皇太极和福临之间复杂的心路历程。该剧在第十三届春燕奖获得了最佳长篇电视剧、导演、女主角、女配角、录音五个奖项。
该戏2002年上映,以当时的制作团队和收视率来看,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该戏是第一部反应清朝建国初期,尚未入主中原之时的影视作品。只是一些描述和历史真实相差过远,容易误导观众对真实历史的印象。
2011年1月上映,该剧的最大亮点便是“穿越”,其成功地抓住了现代都市人们紧张生活之余的一丝幻想。记得那时候大街小巷,亭台楼阁之间,总会听到人们议论有关“穿越”的话题,自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同时主演吴奇隆,更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身为90年代“小虎队”的一员,另两位成员苏有朋和陈志朋早在《还珠格格》中便有出色的表现。只是1997年入伍的吴奇隆打散了时间跨度最长的偶像组合。此番吴奇隆主演的胤禛和刘诗诗主演的若曦也十分成功,一时间引起了人们对爱情的重新思考。


该剧在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上获得该奖的“最受欢迎海外电视剧”大奖和“亚洲最具人气演员”大奖(吴奇隆获),还在“2012年韩国内人气电影与电视剧”评选中居“best海外电视剧”中的首位。播出期间收视达到1.72%,为同时间段卫视频道电视剧的收视冠军,在搜狐视频独家年度首播后,截止2011年9月29日点网络击量近3亿。
2011年11月上映,并迅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可以说《甄嬛传》将我们对清宫戏的以往认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就其画质而言,技术手段的巨大飞跃是之前的清宫戏无法比拟的。而这样一部剧作,更是拉开了“宫闱角逐”的序幕。从那时起,后妃之间的争斗成为了近些年来的主旋律。 过往的宫廷剧、戏说剧把封建王朝美化成才子佳人的舞榭歌台,仿佛那是一个可以肆意撒欢的时代,一些年轻人甚至想穿越回去过浪漫生活。《甄嬛传》则不同,它以一个纯真少女在皇帝后宫几经沉浮、生死搏杀的命运轨迹,狠辣地撕开封建宫廷的重重帷幕,让观众真切地看到“颜色如花、命如一叶”的落寞与悲怆。

《甄嬛传》也成功的打入了日本、韩国市场,特别是在中日关系紧张的2011年,该剧在日本的关注度甚至达到了全民的1/3!这在过往是无法想象的。除了孙俪饰演的甄嬛,雍正皇帝也从此开始大热!
雍正本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并无时间与精力参与这些宫廷内斗。但在影视作品中,准确地说从《甄嬛传》开始,四爷仿佛成了世上最忙的人,忙着风花雪月,忙着国家政事,也要忙着各种宫廷争斗,一时间有关雍正的话题被各种发散。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胶带就此脱销,更有诸多娱乐元素附加到这位帝王身上,当然这与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
今年上映的《延禧攻略》,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该剧讲述了宫女璎珞凭勇往直前的勇气、机敏灵活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化解宫廷上下的重重困难,最终成为帮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

清代二品官员琉璃帽顶,工艺复杂,保留完美,可用于珍贵收藏
满清老点翠,精美兰花发簪,软毛精品,银胎包浆,可用于收藏或者佩戴
满清老点翠,三多题材,结构精致,软毛精品,银胎鎏金,可用于收藏或者佩戴
满清老点翠,石榴寿桃发簪,软毛精品,银胎包浆,可用于收藏或者佩戴
满清老点翠,双色小帽正,软毛精品,银胎包浆,可用于收藏或者改成现代别针吊坠两用或者戒指
满清老点翠,太阳花发簪,银胎包浆,可用于收藏或者佩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