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关于免税和加税的两件事儿

 Foolfishy1fo5f 2018-09-04

今天说两件事,一个免税一个加税,两者发生背景不同。


第一件事,8.30日国家宣布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实行暂免征收在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期限暂定3年。


外资机构不要太开心啊。



如上图,红色框内是原有费率,现在都全免了。


不过,相比较对境外机构的仁慈,境内的机构就没那么开心了,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看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税,呵呵


其中境内投资者还有个很厉害的税叫做增值税,厉害在哪里呢?


只要你买了债,先假设你赚钱了,收你3%的税,按月计提。


如果你前面11个月赚钱了,最后一个月都亏回去了,到了年底你一算,产品没赚钱啊~可是之前预先问你收的增值税,全部不退


这个玩法特别666.可能是因为税务局觉得大家之前11个月是赚的,只要赚了就开心,开心了就该缴税。


至于哪怕最后亏了,这也不是事儿嘛,反正也曾经开心过。




但是即便内心有话要说,境内做债的朋友还不能跳出来说,因为有一群人更加苦闷,他们的名字叫:创投机构。


因为创投机构的朋友前两天突然得知:


创投机构过往按照20%征所得税,以后要增加到改成35%,并且要一次性补缴之前差额税率!


也就是说,创投机构的税负一夜之间增加了七成,很多创投机构光是补税就要补好几个亿。


有人戏称:创投机构一有机会就吹嘘自己的成功案例,动辄赚了几百倍,结果LP没信,税务局信了。


我也不太清楚有什么后果,网上摘录了一段是这么说的:


税收政策对创业投资的影响更大,税收优惠能促进创投行业的高速发展,反之,如果加税或取消优惠,则会损伤投资人的热情导致行业的整体衰退。欧美等国在上世纪不同阶段先后采取多项激励和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带来行业的高速发展。韩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和个人投资者、初创中小企业在内的双重激励,减免所得税和免缴资本利得税等多项措施,带来了2001年风险投资额近3倍的增长;中国台湾风险投资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以及相关税收政策,带来了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台湾产业结构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升级,但2000年取消激励政策,涉及风险投资的机构数量及新增创投基金规模急剧下降,台湾经济的走势也发生了变化。


看着有点复杂,意思就是说,创投基金税负高了,大家就不喜欢去投创投基金了,那么新兴企业的融资成本就间接提高了,等于生存难度变大了。


两件事情一个是给国外投资者减税,一个是给国内投资者加税。听起来怎么感觉哪里不太对?


不过这些都不是事儿,仔细一想,这些决策都是对的。给国外投资者免税,显得我国的债券非常有吸引力啊,以后可能我们出国旅游都能听到外国友人夸奖我国的债好。 出国旅游的时候心情也更好。


给创投基金加税也是合理的,毕竟赚的太多了是应该多交点。创投基金你们看看股市都这么惨了,也分担点吧,照顾一下中国庞大股民的心理嘛. 你们没事老投个什么公司就翻了几千倍,让我们做股票的怎么好意思和亲朋好友说嘛?


所以这二个政策都是合理的,用心立意也是靠谱的。

 

唯一有点慌的就是听说房产税要出来了,不知道未来国家会不会一次性征收过去20年的房产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