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十句传世金言,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

 昵称M5233 2018-09-05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晚上睡觉不必关门闭户,道上遗物无人拾取。这是社会风俗淳厚朴实的理想境界,也是历代统治者都非常向往的。

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应当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反过来自己倒霉。这句话说明有智慧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当断则断,如果当断不断,就要反过来受其乱了。

《史记》十句传世金言,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

三、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不:同“否”。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

四、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上千个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臣子,比不上一名能够直言进谏的臣子,这就好比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一样。这也说明了“谔谔”之言的难能可贵,和敢于直言之人的稀缺。

《史记》十句传世金言,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

五、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这句话是说治理天下不能光靠武功,还得有文治,应该文武兼备才行。

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天道,自然规律。大经,根本法则。此言人类要依循自然规律进行生产与生活。

《史记》十句传世金言,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

七、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听得见别人的意见,治国之道才能有所长进。这句话说明当政者只有听取各方的意见,才能使治国之道不断地长进。

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洗一次澡三次挽起湿头发(会见来客),吃一顿饭三次吐出食物(接待来宾),(这样)尚且担心错过世上有才能的人。这句话说明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史记》十句传世金言,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

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交态:世态炎情。到了生死关头,才知道交情的深浅;经过贫富的转变,才知道交情的真相;通过地位高低的变化、交情的真假才能看到。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友情只有经过生死患难的考验之后,方能显示出真假来。

十、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人名,很讲信用。这句话用许下的一个诺言比作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讲求信用,一言九鼎,从不食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