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哥印象

 xxjjsdt 2018-09-05

程 华

旅行回国以后,柬埔寨,高棉,暹粒,这几个地名犹如斑驳的古老城墙一直沉沉地揣在心里。幽暗宏伟的大小吴哥,残垣堆叠的崩密列,浩荡无涯的洞里萨湖,淳朴落后的城市农村,淳朴善良的百姓,如同一帧帧照片在脑海里反复播映,难以忘怀。

吴哥窟所在城市暹粒市在柬埔寨的地位近似于我们的上海,驱车走在由我国援建的“六号公路”上,可以看到柬埔寨人的生活环境。简陋的柏油马路和绿化带,端庄威严的寺庙,装饰典雅的政府大楼,而更多的是建在红土上的零落村庄。破旧的房屋,光着身子的小孩在田野草地上奔跑,看似无忧无虑,实则贫瘠的国家和父母无力培养他们,很多都是犹如野草一般自生自灭地活着。面目黝黑的当地人开着摩托车疾驰而过,为稻粱谋,城市里生意人开着各类走私老式汽车在没有红绿灯的马路上飞驰穿梭。城市里没有出租车和公交,成群的“tu-tu”车司机在宾馆、景点、酒吧街等着载客,用蹩脚的外语和来自各个国家的游客讨价还价。连续几天载我出门的老兄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的笑,看起来很老气的他实际上不过30出头。因为水质等问题,柬埔寨人的平均寿命很短,高龄老人很少,五六十岁的人就显得老态龙钟了。

柬埔寨是小费国家,所有服务行业对于小费都是来者不拒,甚至海关或是管理景点的公务员也是如此,有双手合十讨要的,也有面无表情的,在整个行程中,包车司机、酒店、按摩店都给了小费,折合成人民币4元—20元不等。所住的酒店房间设施和服务都很棒,有阳台和公共泳池,而酒店里塑料、金属用品极少,绝大多数家具、用具都是热带硬木制造的,我们所认为的实木奢侈品,在这里反而是廉价易得的。

柬埔寨远离战乱多年,政府管理有力、社会稳定。临近大选,暹粒街头市井繁荣,丝毫没有想象中的不安全场面。卖棕糖水的妇女、笑眯眯双手合十问候的服务员、工场里面对镜头羞涩一笑的手艺人、带着纯真笑脸的孩子,勃勃生机让你不由得想融入其中,这画面又令我觉得似曾相识,倒好像是三十年前的我们,简单而又快乐。

暹粒街头到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而吴哥却古老而静谧。吴哥文明兴盛于9—15世纪,闻名于世的吴哥窟是高棉最伟大的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在12世纪建造的。当时高棉王国国力鼎盛,统治着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区域,历代国王举全国之力建造了这些无比宏大而精致的庙宇,而其目的也是令人钦佩:融合印度教和佛教,让自己的臣民了解众生平等。王国盛极而衰,神佛和伟大的王终归无法永远庇护自己的子民,外敌数次入侵,生灵被涂炭,文明也渐渐被掩埋在丛林莽野,留下斑驳巨石漫生青苔。文明渐渐成了传说,直到19世纪一群法国人依照中国古籍的记载,劈开了丛林荆棘,这才让这些令人震撼的建筑重现人间。

柬埔寨7月正是炎热的雨季,一场大雨后天空蓝得如同透明,站在恢弘的神庙面前,不得不赞叹文明的力量。劈山取石,大象搬运,巨石堆砌,工匠雕琢,可以想象当时举全国之力建造这些神庙除了国王的号令,更有百姓虔诚的信仰。那些心思巧妙的工匠,用惊人灵动的手指游走在石块上,刻画着国王、神佛、浪花、绿叶,刻画着吴哥美得无与伦比的微笑和舞蹈着的仙女,将自己的信仰和灵魂同时敲打进石块。褚色和褐色的岩石上无法着色,不能够像中国庙宇里的造像一般色彩鲜明,可就是这样的古朴却让庙宇显得庄重、让人凝神,每一幅浮雕、每一尊雕塑都是单独的历史,也是单独的生命,凝视仙女的双眸,仿佛能听到喁喁私语,说着天上神的战争,说着高棉古国百姓的虔诚,说着那些湮没在丛林深处的故事,幸福或者悲伤。

站在巴戎寺高台看慈悲喜舍四面佛像,在班蒂斯蕾古刹女神像前,登小吴哥天梯至天堂祭祀大殿,凭栏俯瞰佛国四周,在惊叹神庙恢弘之余,不禁为古高棉人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赞叹。然而,人们创造了吴哥文明,却又无奈地离她而去,任其荒芜,时间慢慢地、无声地堆叠,掩盖了一切,人类虔诚地创造的一切最终又还给了天与地,还给了历史。

回头望去,夕照下斑驳树影跳跃在神庙之巅,一蓬衰草在城墙石缝间摇曳,一曲梵歌由不知名的歌者唱起,尚未离去,已开始想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