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非概况

 老骆驼4753 2018-09-05

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090平方公里,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

南非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的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是相对稳定的。

南非财经、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股票交易市场,黄金、钻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在国际事务中南非已被确定为一个中等强国,并保持显著的地区影响力。

南非拥有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现已更名为茨瓦内),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议会所在地)为开普敦。

中文名称

南非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简    称

南非

所属洲

非洲

首    都

茨瓦内(原名比勒陀利亚)

主要城市

约翰内斯堡,伊莉莎白港,德班,布隆方丹,开普敦

国庆日

1961年5月31日

国    歌

《上帝保佑非洲+南非的呐喊》

国家代码

ZAF

官方语言

英语,祖鲁语,南非荷兰语

货    币

兰特

时    区

+2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雅各布·祖马;副总统:卡莱马·莫特兰蒂

人口数量

5177万(2012年)

人口密度

47.5人/平方公里(2012年)

主要民族

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1221037平方公里

GDP总计

3506亿美元(2013年)

人均GDP

6675.5美元(2013年)

国际电话区号

+27

国际域名缩写

.za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地理方位

南纬22度至35度东经17度33度之间

人类发展指数

0.629(中)

最大城市

约翰内斯堡(约翰尼斯堡)

中央银行

南非共和国储备银行

政府代码

ZAF

国    花

帝王花

立法首都

开普敦

开普敦背靠山的绝佳地理位置

开普敦位于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天然形成了20个大大小小的海滩。由于南部桌山挡住了强风,而北面的米拿顿和布鲁堡吹来凉爽的微风,造就了克利夫顿海滩温暖湿润的气候。来此度假的家庭喜欢福尔斯湾温暖的海水和海水退潮时在低凹处贮留形成的潮水坑。

司法首都

布隆方丹

注    音

ㄋㄢˊ ㄈㄟ

地理

  南非面积虽然仅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八分之一,但却是有限几个非洲大国之一。南非位于南半球的非洲最南部,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华中和华南,为热带及亚热带气候,面积为120万平方公里,全境都属于高原,东、南、西部都是海岸线,海岸线总长度近3000公里,但是东部海岸线较为繁荣,有名的城市有普里托利亚、约翰尼斯堡,德班港以及历史上著名的开普敦、好望角等都在东部和南部。

  以南端的好望角为界,东面是印度洋,西面是大西洋,在南非住了四个多月,感受最大的是南非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相当于中国的云南;天空清彻,似乎没有污染,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生活;尤其是它地处高原,日照强烈而时间持久,是发展太阳能的理想国度。

居民

  南非人口约四千三百万人,以土著黑人为主,占总人口的70%,其它30%有白种人、黄种人、棕色人等。白人多为荷兰和英吉利人的后裔,至今还有形无形地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棕色人包括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占外来人口中的多数,几乎垄断了南非的中小商业;中国在南非的侨民也不少,一般从事商业活动,最早去的多是广东人,被当地华人称为老侨,后来则有台湾人、上海人和北京人等,各地华侨彼此虽有往来,但受到语言及出国前的居住区域和生活习惯影响,他们的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业务往来等,还多是同乡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比较多;此外,在南非的民族中,还有白种人和黑种人的混血族,他们主要居住在南海岸开普敦一带。

开普敦海滨

地形 

             

  总体以高原为主。3/4以上领土海拔600米以上,约1/2领土介于海拔1,000至1,600米之间。仅位于西部、南部和东部的沿海狭窄地带海拔不超过500米。东部的德拉肯斯堡山脉和南部的开普山脉是内陆高原与两洋沿海平原的天然界线。德拉肯斯堡山脉向印度洋一面峭壁高耸,构成“大断崖”(The Escarpment)主体。内陆高原呈阶梯状,自东南向西北递降,与莱索托东界相连处为最高峻地段,海拔达3,600米;北部的莫洛波河流域一带最低,已进入卡拉哈里盆地,海拔800米以下。高原东段为大斜坡,由2,000米降到海平面;南段有一系列山脉和沿海平地;西段几乎均属纳米布沙漠,为沙质平原。

  南非可分为4个地理区域:“大断崖”至沿海的平原,平均海拔300米;西南部的小卡鲁(The Little Karoo)高原,平均海拔460米;南部的大卡鲁(The Great Karoo)高原,平均海拔600~900米;东北部高地草原(The Highveld),平均海拔1,200~1,800米。

 (一)内陆高原 分高地草原(The Highveld)、中层草原(The Middleveld)、灌木草原(The Bushveld)及低地草原(The Lowveld)。

  高地草原位于东经23度和南纬26度,在北方、姆普马兰加、豪登及自由州四省境内。海拔1,200~2,000米。植被丰富,全国上好天然牧场集中于此。部分土地开垦种植玉米。中层草原分布于高地草原周围,海拔600~1,200米,是向内陆高原、西部半沙漠和沙漠区过渡的区域。气候干燥,干涸河床或作牧场,或种植耐旱农作物。灌木草原位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山脉和瓦特山脉之间,大部为多刺灌木或低矮灌木。土壤十分肥沃,适于集约耕作。低地草原由瓦特山脉向西北林1河谷地区下降。河谷开阔,坡度平缓,土壤肥沃。气候潮湿炎热。

 除以上高原外,还有西部的开普高原。

 (二)沿海平原

  沿海平原从东、南、西三面环绕内陆高原,呈狭窄带状。

  夸/纳和东开普两省东部沿海平原。西缘内陆高原,东抵印度洋畔,北起莫桑比克南界,南至大鱼河河口。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被称为南非的“花园”。南非主要农业区之一,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冲积土壤肥沃,盛产甘蔗、棉花、烟草、蔬菜和柑桔等。

  南部沿海平原,包括西开普省沿海及东开普省西半部沿海,跨东经18 ~ 27度。西北沿奥利凡茨河及其支流多恩河,北达内陆高原边缘,东北畔大鱼河,南临印度洋和大西洋。区内有3条山脉和大小卡鲁高原。山脉和山脊之间的谷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是主要农业区之一和葡萄、柑桔等各种果树及烟草种植区。南部海岸线曲折,有许多天然良港。

  西部沿海平原系沙质平原和沙漠地带。北至纳米比亚边界,南傍奥利凡茨河,东接内陆高原,西濒大西洋。南北长250公里,东西宽50至100公里。降水稀少而多雾。地表多覆盖灌木型肉质植被,系南非畜牧业主要地区之一。西部海岸平缓,无适宜的天然良港,南非渔业主要集中于此。

  除上述平原外,卡拉哈里平原自莫洛波河和诺索普河向南延伸至奥兰治河中游。平均高度超过800米。地表平坦,覆盖着厚度为1.5米至150米不等的沙层。

水系

  南非位于南纬19度至33度的半沙漠和沙漠地带,全国2/3以上的面积气候干旱,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多。干旱为周期性灾害,影响全国半数地区。内陆中部地区,特别是中层草原和大卡鲁高原干旱严重。

  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条是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的奥兰治河(The Orange River),全长2,160公里,系全非大河之一,流域面积约95万平方公里。水位季节性变化大。上游多急流瀑布,适于发电。下游水量小,无支流,无航运之利,为世界上有名的“客河”之一。另一条是主要流经与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边界并经莫桑比克汇入印度洋的林1河(The Limpopo River),全长1,680公里,流域面积38.5万平方公里。该河多险滩,不利航运。

  其它源于内陆高原的较小河流多切过“大断崖”注入印度洋,少数向西流入大西洋。主要有:自由州与北方四省交界的法尔河(The Vaal),夸/纳省的图盖拉河(The Tugela),东开普省的森迪斯河(The Sundays)和大鱼河(The Great Fish),西开普省的奥利凡茨河(The Olifants),北方省的莱塔巴河(The Letaba)及自由州省东部的卡利登河(The Caledon)等。这些河流的中上游建有不少水库,提供工农业用水和电力。

  地下水是南非许多地区全年供水的唯一可靠来源,年地下水量为22亿立方米。

  南非全境大部分处副热带高压带,属热带草原气候。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是夏季,六至八月为冬季。德拉肯斯堡山脉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气流,因此愈向西愈干燥,大陆性气候越为显著。秋冬雨水缺乏,草原一片枯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由东向西从1000毫米降至60毫米。东部沿海年降水量1200毫米,夏季潮湿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及德拉肯斯山脉迎风坡能全年获得降水,湿度大,属海洋性气候。西南部厄加勒斯角一带,冬季吹西南风带来400~600毫米的雨量,占全年降水的4/5,为地中海式气候。全国全年平均降水量为464毫米,远低于857毫米的世界平均水平。

  南非气温比南半球同纬度其它国家相对低,但年均温度仍在零度以上,一般在摄氏12~23度。温差不大。但海拔高差悬殊造成气温的垂直变化。此外,流经西部海岸的本格拉寒流和流经东部海岸的莫桑比克暖流形成气温在经度上的差异。冬季内陆高原气温低,虽无经常性雪被,但霜冻十分普遍。

  全国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7.5~9.5小时,尤以4、5月间日照最长,故以“太阳之国”著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