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姬周虢国与太原郭氏的源流传承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8-09-05
                                                                  


       历史上,以阳曲郭氏为主体的郭氏太原郡望,被誉为天下郭氏郡望的宗源脉根。汉、隋、唐三次称名汾阳县的太原首邑阳曲县,则是中华郭氏族群和郭氏文化发展进程中众望所归的发祥地。历史上的阳曲县及太原郡所辖地区,之所以被称郭氏发展史上的首善之地,就历史成因而言,则缘于太原郭氏与中华郭氏主体族群“周虢”的源流传承基因。

      一、姬周“虢国”、“东西二虢”及“五虢”的沿革和兴衰
       周朝之初,约公元前1038年时,周文王之弟姬仲、姬叔作为武王叔父的近宗身份及朝臣最高品级“王室卿士”的地位,而被胙土命氏于“虢”,由此以虢为氏,被称为虢仲与虢叔,号曰虢公。
       虢仲、虢叔所封虢国,地在今宝鸡以东的周室故都“岐周”畿内,担负着护卫周王室故都岐周及新都“宗周”丰、镐二京的重任。之后,虢叔被另封于护卫“成周”洛邑的今河南荥阳一带的制邑,虢仲则继前封未变。
       为区别虢仲、虢叔其后分封之地,虢仲所封宝鸡原虢国之地被称西虢国,虢叔所封荥阳制邑之地被称东虢国,仲与叔则分别称为西虢公与东虢公。
       西周末年,内乱外患日甚,直至西戎攻破镐京,周幽王于骊山被杀。公元前770年,刚即位一年的周平王迫不得已东迁洛邑。平王东迁之前的公元前775年,西虢先已东迁至虞国和郑国间黄河二岸今山西平陆的夏阳及河南三门峡的上阳之地,其中,北岸平陆之地史称北虢(下阳),南岸三门峡之地史称南虢(上阳)。西虢东迁后,其原封地宝鸡一带史称小虢。
       周平王东迁洛邑三年后的公元前767年,郑国吞并了东虢。周平王因郑武公扈从周室东迁有功,竟对郑并东虢纵容不问。公元前687年,地处宝鸡的小虢亦被秦国吞并。西虢东迁后衍分的北虢和南虢也先后于公元前658年和655年被晋国所灭。至此,延续三百八十余年,被称为周虢的周时“五虢”,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序封阳曲” 与“以虢易郭”和“号曰郭公”的来龙去脉
       周时五虢虽无一幸存,但其遗民并未国亡氏灭。东虢以及西虢所衍小虢、北虢、南虢亡国之期,其民被迫集体迁徙或分散逃流各地过程中,为避难免害,大多改“虢”为“郭”,这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因古时 “虢”、“郭”二字音同字通,所以,虽以虢易郭,其实姓氏脉传未变,宗族承继依然。更何况同为黄帝苗裔,夏、商时已有以“郭”为姓氏者。所以《路史·国名记·戍卷》等史料方有“西虢.....南虢......小虢,亦俱曰郭”的记载。应该说,这是郭氏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以虢易郭的最客观、最直接的历史成因。
       诸虢遗民由虢而郭的另一原因,还与诸虢亡国后其民逃出城邑,有的移居城外之地有关。《史记·晋世家》、《春秋左传》等记载:南虢被晋亡后,南虢君主虢公丑携国人逃往京师洛邑,依傍其城“负郭而居,以虢易郭。”古时将外城或近城之地称之为“郭”,所以移居洛邑城外的这部分虢国遗民为免迫害和歧视,便顺势而为,借居地之称亦以“虢”易“郭”。
       上述事例说明,以虢易郭,对于当时的诸虢亡国之民而言,既有匿虢避害之因,又有虢郭相易却非改姓易氏之故,所以,诸虢虽然亡国之时不同,遗民逃亡之地有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诸虢皆郭”的趋势和结果。
       那么,在郭氏发展史上具有“建社阳曲,表望太原”非同寻常地位的太原郭氏,与周虢有着怎样的传承关系呢?
       自公元前767年东虢被郑国吞并且随后西虢所衍北虢、南虢及小虢相继被晋国、秦国灭后,周虢遗民虽为避害而“以虢易郭”,却不改辅翼王室的家国情怀,并在“王室卿士”生存智慧和“胙土命氏”凝聚力的族群精神支撑下,不约而同地走入伏身潜志,克难渡艰,以图再度堀起的历史进程。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路史·国名记》亦载:“叔为东虢,平王夺其地,与郑。楚庄责王,乃求其裔孙叙(序)封之阳曲,曰郭公。”
       据上述史籍所载及相关史籍佐证,楚庄王伐周,责王灭虢的时间应是公元前606年的周定王元年,也即楚庄王八年。所以《新唐书》关于“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之记将“定王”误记为“平王”。但是,对于郭序所封“阳曲”,则明确指出为“籍为晋阳(太原)的汉大司农郭全代居的太原阳曲。”由此可知,虢叔裔孙虢序所封之地是为太原阳曲,而“序封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因以为氏”这一郭氏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则成为太原郭氏源于周虢、承虢启郭的历史象征,而号曰郭公的虢叔裔孙郭序,也就成为太原郭氏立谱开宗的郭氏始祖。

       三、太原郭氏与东虢及西虢所衍北虢、南虢的源流传承
       据《环球郭氏宗谱》收录的《山西崞县郭氏源流》称,东虢被郑国吞并后,东虢一支贵族避难远徙至太原之北的雁门地区,最后定居于曾名崞县的今原平市之地,且将居地之山称为崞山,居地之名称为崞阳。虽说此支东虢遗民北迁雁门的年代尚待考证,但上述史料记载的内容,说明了太原郭氏族群与周之东虢间存有的传承关系,同时也为虢叔裔孙“序封阳曲” 的历史事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途径。
       东虢亡国一百余年后的公元前658年,晋国“假道于虞”,即借道虞国,将西虢所衍的北虢吞并。三年后的公元前655年,晋国故伎重演,再次借道虞国,将南虢也灭。北南二虢灭国后,其遗民,有的随亡国之君虢公丑逃往周王室洛邑就近,有的流散于北虢附近的今晋南一带,也有的被迁徙至晋国势力所及的北边太原地区者。自后,由东虢遗民北迁雁门族群与西虢所衍北虢、南虢北迁太原地区族群合二而一,发育成为周虢所衍的太原郭氏族群。
        由于太原郭氏生发于姬周宗支虢仲、虢叔分封的西、东二虢北迁太原地区的族群,所以“太原郭氏主源出自虢叔之郭”成为郭氏宗源研究中的共识。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指称的“虢叔”,并非至今不少人认为的仅指周封东虢国的首位虢公虢叔其人。应该说,此“虢叔”是通指姬周宗支辈份中周文王的二位弟弟,即周武王的二位叔父姬仲和姬叔。这是因为,不论从宗支辈份而言,还是从“胙土命氏”封建宗制来说,分别被封西、东二虢国的姬仲、姬叔,即“食采于虢”的虢仲和虢叔被周武王通称为 “虢叔”是无可非议的。这与西虢国公虢仲与东虢国公虢叔被通称为“虢公”的道理事异理同。而且,这也与太原郭氏宗源发育自西虢所衍北、南二虢与东虢遗民北迁和虢叔裔孙“序封阳曲”的史实所吻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