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浅谈《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似水

 壹芯 2018-09-05

第八章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


上一篇解读了:浅谈《道德经》:圣人无私吗?

第六章:天地浴神不死,是谓玄牝。

第七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这两章告诉我们:


天地不生不灭,即道不生不灭,圣人以天之道为道,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之道,无偏爱,无“私”心,不会以自己的“无私”来成就其“自私”(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八章,老子进一步以例(水)举证,说明道的无相对属性。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我的问题是:

水有“善恶”和“利害”之分吗?

如果有。

那么水怎么会接近于道呢?


我们先看看本章前两句(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的几种流行解读:


普偏解读


1、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接近于道。

2、上等的智慧的人,做人做事就好像水一样,善于利泽万物,却不秉持争利之心,往往把自己放在众人都看不上的位置上,所以,这种类似于水的智慧,可以说是接近于道的。

3、世间最能遵守自然法则的事物就像水一样。

水对万物都能表现出“利他”性,水不去和万物争自己的利。水也能处在人们都讨厌的低洼的地方,水的行为很贴近自然法则展现的行为种类,所以水是很遵守自然法则的。


这几种解读,都很一致,就是水对万物是有利而无害,道也是对万物有利而无害,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但前文讲过,天之道,以万物为刍狗,道无偏爱,无相对属性。


那么,水利万物,怎么就接近于道了呢?



道老解读


上善似水。


帛书甲本:“上善治(似)水”;

帛书乙本:“上善如水”;

王弼本:“上善若水”。

“治”、“如”、“若”都通“似”,故:上善似水

“上”在这里可以解读为“尚”,即:尚善似水


何为“善”?


《道德经》中的“善”,非善恶的“善”。

这里的“善”也可以通“擅”,但不全面。


“善”:遵守自然法则即为善。


上善似水:崇尚像水一样遵守自然法则。


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何为“不争”?

不是争夺、争利之意。


“不争”:无为,不人为破坏自然法则。


何为“恶”?

同“善”的理解一样。

“恶”:不尊守自然法则,趋利避害。


水善于遵守自然法则,与万物一体,无利无害,不破坏自然平衡,世人认为所恶之处,水也平等对之。水无利无恶,随处而安,自然而然,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時。


“居善地”: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作到如水一样,遵守自然法则,不在乎自己所处之地;(善地即不分地域)


“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尊守自然法则,容纳百川;(善渊即不分深浅)


“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遵守自然法则的利益分配,能把他人当成自己一样对待;(善仁即是不仁)


“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不人为轻言立信,遵守自然法则,不承诺(善信即不立信)


“正善治”:立身处世作到像水一样保持平衡,像自然法则一样,以万物为刍狗,无为弗治,从而使民众处在符合自然法则的平衡状态。(善治即弗治)


“事善能”:以自然法则的为人处事,不强加改之;(善能即不强为之)


“动善时”:像水一样以自然法则而动,把握自然法则的时机,随“机”而动,动时为动,静时为静;(善时即不强择时)


以自然法则为人处事,与物无争,与世不争,没有“我利”和“他利”的相对属性,心中没有高低、大小、好坏等相对属性,犹如天地之道,以万物为刍狗。


夫唯不争,故无忧。


这一句,是结论了。

本篇开头讲了“不争”的意思。


不争:不改变自然法则。


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

和本章的意思相通


像水一样,遵守自然之道,居不分高低、心无大小、行为没有偏向、不立信、不强为、不择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则无所忧。


读后感


只要掌握了《道德经》的密码,解读每一章其实都不难。

我们看《道德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心性和阅历,去思考,去领悟,只看别人的解读,或者用现代字的意思解读古文,容易误入歧途。


本章的解读,与很多解读不一样,大多数的解读要么以儒家的“仁”,加入太多的人为认知去解读;要么以佛的“空”,加入了更多的“心”来解读。

我的解读,只有自然!


水,没有利害,没有贵贱,不偏爱任何事物,也不选择自己所处之地,没有分别,所以水是“善”的。


这不正是自然法则吗?


这不正是天之道吗?

以万物为刍狗,待万物一体。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事,人为干涉太多。


我们的心还不够纯净,欲太多,越想得到太多,可能离自然法则越远,在道的作用下,最后的结果反而得到的更少。


婚姻生活,如果任何事情都要分个对错,如果各自都有很强的喜厌分别,而不能像水一样包容彼此,那么矛盾就会越积越多。


道老解道

还原更真实的《道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