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

 壹芯 2018-09-05

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


上一篇解读了:浅谈《道德经》第十一章:无有它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宇宙万事万物只要存在,就有相对的两面性,如有和无、前和后、大和小、善与恶等,这些相对属性,都是我们为了区别事物而人为的定义,这是人为给予事物的“德”性,而事物本身是没有这些特性的。

因此,我们对待万事万物,最好站在“道”的层面,没有相对性,没有分别心。

万事万物存在的形式都是“德”的相对性变幻的结果。

所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看到事情的相对两面性,不能只看到“有”的一面,而忽略“无”的一面,应该当其无有。


第十二章讲: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句话的的几种流行解读:


普偏解读


1、所以圣人注重让民众吃饱(满足最根本的需求),而不是让民众被繁华的表象所迷惑。

2、因故,圣人只求内在的饱腹,而不为外在的美观。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

3、因此圣人的主张是:只求填饱肚皮,而不追求声色货利的享乐。所以他摒弃那些追求声色货利的享乐风气,而是选取那些能够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治国方针。

4、因此圣人的治理方法,便是从实际出发,而不单单流于表象,喜于浮华。


以上几个解读,代表着市面上两种解读:

其一、腹为肚子,意思是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其二,腹为内在的,圣人不追求外在的表象,而抓住事物的本质。



道老解读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五色使人目盲

五色: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也泛指各种颜色。

各种各样的颜色出现在眼前,会使人眼花缭乱,无法辨别。

颜色是人对外物的一种感觉,它是相对存在的。

颜色本来是很美的,但也正因为各种各样的颜色,会让人痴迷心巧,反而会伤害到眼睛。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驰骋田猎,是一种激烈的运动,骑马狂奔追逐猎物,会使人心神躁动,甚至失去理智。

为什么这么激动?心中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打猎给动物的伤害所带来的成就感。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行:行为。

妨:伤、违、逆。

行妨:指行为不轨。

与第三章中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意思相近。

珍贵稀有难得的货物会使人行为不规矩。

让人心中生出贪欲,从而做出破坏自然法则或伤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也泛指各种味道。

:伤、败。

口爽:味觉迟钝。

各种各样的味道使人味觉受损。

味是人对食物的一种感觉,用来区分食物的口感,也是相对存在的。

如果沉迷于口舌之欲,则会使味觉受损。


五音使人之耳聋

五音:宫、商、角、徵、羽五种音律,也泛指各种音律。

耳聋:听觉失灵。

各种各样的音律使人耳朵听觉听灵。

美妙的音律本是动人的,但过度沉迷于纷繁的听觉享受,则会损害听力,导致耳聋。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圣人:遵守自然法则,得道之人。

:遵守自然法则的方式


为腹不为目

王弼注释说:“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


腹:内在,可以指心。

:外在,不仅仅是指眼睛,人对一切外物的应。

圣贤放弃外在的追逐而专注于心性的内守上,叫去彼取此,也叫守中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我们不管是对颜色、味道、音律、兴趣、物品等如何迷恋,只不过是给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感觉、心情和欲望。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是感觉和表象,这些都是的反应,是“目”


五色,五音,五味,田猎,难得之货,都是指人为的接受某种信息(或是对自己产生影响的器物),这些是反应,也是“障碍”,会对我们意识产生影响。如果不能跳出禁锢,绕过障碍,会迷失自我,从而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腹”(本心)。


圣人遵守自然法则,是没有欲望的享乐,遵循本心,不为表象所迷,为腹而为目。


圣人为腹而不为目,去彼去此,才会“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圣人不偏执于表象的事,没有所知障,而是抓住这些事物的本质。本质就是自然法则,就是道,抓住本质,就是“守中”。


案例


齐恒公的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说过,无论从文治武功还是历史功德来看,他也算得上是半个明主了,但因为痴迷于“五味”,而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不但是一代政治家,还是一代美食家。作为一代霸主,自然能尝遍山珍海味。也许是“五味令人口爽”的缘故,齐桓公终日郁郁寡欢,食不甘,口无味。一天,齐桓公向身边的这个大臣说起了苦恼,还说这个世界除了蒸着的婴儿没有尝过,其他再也没有想吃得东西了。也许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却让身边的臣子们惶惶不安,想帮他们的大王解决一下饮食的烦恼。


有位大臣回家后将齐桓公的苦恼与自己的一位厨子谈了,希望自己这位名厨子能有什么变通的办法。这位名厨就叫易牙。易牙看着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一个邪恶的念头由此产生。他凭着出色的厨艺,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制成一盘菜。当齐桓公品尝了这盘“菜”后,赞不绝口,连声说好,经过询问也知道这盘菜的原料来源。于是齐桓公大为感动,从此对这位叫易牙的厨子青睐有加,将其调入到王家御厨。

恶果就此种下。


管仲去世前曾提醒齐桓公:“愿君之远离易牙、竖刀、常之巫、卫公子启方。”公说:“易牙煮其子以满足寡人,还可疑吗?”管仲回答:“人之常情,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对自己的儿子都那么残忍,又将会对你怎么样?”听了管仲的告诫,齐桓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将易牙等四人逐出皇庭,沦为蔗人。


可没过多长时间,齐桓公觉得宫庭御厨里的菜肴实在是没什么味道,忍不住又想起了易牙,心想,或许是管仲过于多虑,一个厨子能有多大能耐?小心一点就是了。不久,易牙等四人又先后重回到了齐公身边。


正如管仲所言,一个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蒸煮的易牙是不会甘心只当一个厨子的。当他们又获齐桓公的信任后,就相互勾结,将他们天天视为主子的,不可一世的齐桓公囚禁了起来,活活饿死。当人们再次发现齐桓公时,他已饿死在牢笼中三月有余,尸虫已经爬出门外,漫溢在门窗上。


一代美食家终因饥饿而死,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与其说齐桓公死在易牙等人的手中,还不如说他死在了自己日益膨胀、不可满足的“五味”之欲上。


不管是把“腹”理解为温饱,或者是内在,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


人,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生物,除了保证生存下去的“腹”之外,其它都是外求,自己的心变得宁静祥和,其它都不重要,这就是为腹不为目的真正含义。


做人是这样,做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根本是做好自己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赚取属于自己的利润,但是如果追求过多,而失去企业的初心,一定会走向灭亡。就如滴滴顺丰车,本来是为了给人方便的,但过于追求规模和利益,而不顾乘客的安全,反而给人带来危险,这样的企业也一定会自取性命。


做企业是这样,做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如果为了一味追求生学率,追求学校的荣誉,只教学生考高分,不育学生如何做人,这就走上了不归路,教育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要么变成了政治的业绩场所,要么变成了唯利是图的私人企业。


    觉得有道理,

    请随手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