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马尔、姆巴佩和梅西:边路呆腻了,还是中路爽!

 第12区 2018-09-05

上周末,巴黎圣日耳曼被尼姆点球扳到2比2,比赛还剩20分钟时,轮换休息的布冯站在场边,焦虑得像老父亲看着考试濒临不及格的儿子。

“他妈的我一个不上,你们就玩幺蛾子!”

好在,姆巴佩和卡瓦尼解决了问题。4比2。


内马尔开季连续4场联赛各进一球。姆巴佩3场联赛进4球。卡瓦尼连续第二场进球。

——上季内马尔20场联赛19球;卡瓦尼30场联赛28球;姆巴佩24场联赛13球。

所以,主要是姆巴佩世界杯练级成功,开始刷进球了吗?

也没那么简单。


先前埃梅里的战术,巴黎是433:卡瓦尼居中,内马尔假左边锋实际内切,姆巴佩跑右边路。

优点是全场铺开的均衡,缺点也很明白:

——三叉戟之间距离很远,姆巴佩尤其远离球门。

——卡瓦尼缺乏策应能力,单中锋突前很是尴尬。

——阵地战内马尔与姆巴佩都要内切,导致进攻宽度不够。

——阿尔维斯与库尔扎瓦两边前插时,中路后卫人少。上季在伯纳乌,就是两边路挨了反击。


本季图赫尔教练初到巴黎,便跃跃欲试,要玩3412——也的确玩了。

四场联赛下来,优缺点都出来了。

纸面上,巴黎四场联赛进13球丢5个球。

维拉蒂不在,巴黎的3412,中场中路只有两个人;遭遇法甲级别对手的逼抢,出球都困难;三中卫,队长席尔瓦也不习惯,这不,经常队友站位失误,至今为止4场丢5球,概多出此。

中场出球不力;后卫站位不稳;所以图赫尔这个3412,到底还有啥好处呢?


答:就地反抢,快速进击,迅速让前场三人组解决问题。

巴黎第一场对卡宴,三个进球都是前场反抢后得手。

对昂热,亦然。

今天对尼姆的后两个进球:一个反击长传找姆巴佩暴力速度反越位单刀,一个快速前场配合,姆巴佩助攻卡瓦尼。

简单说:姆巴佩和内马尔到中路了,巴黎就不用那么踢那么磨叽了。


内马尔过去两场的两个进球,都是姆巴佩策动右肋横传,内马尔插上抢点。



卡瓦尼本季至今的进球,都是姆巴佩接应助攻,卡瓦尼轻松得手。

而姆巴佩对尼姆的单刀球,是与卡瓦尼两点推进,卡瓦尼左侧跑拉开空间,姆巴佩右路前插单刀。

当三叉戟从三路平行变成一前腰+双前锋,套路也就简单多了。



换言之,这就是巴黎圣日耳曼的思路了:

他们在放弃理想铺开的433,追求更多的高位逼抢、中路快速小组配合、双前锋之间的小接应。

本季他们的控球率下降,但断球、反击和小组战增加了。

这或者可以解释,内马尔与姆巴佩进球效率的提升,无他:

他俩更接近中路了,能在更核心的地带——而非边路——拿球了。

从慢悠悠的拉开局面传导,变成快打旋风了。




同样是周末,巴萨8比2大破韦斯卡。


很有意思的布局:

说是433布阵,但进攻时,皮克+乌姆蒂蒂+布斯克茨形成后场三脚架;罗贝托和阿尔巴插上,与拉基蒂奇形成一线;库尔蒂尼奥前插,梅西横向走位,与苏亚雷斯形成前场三角;登贝莱自由散跑,梅西空出的右路走廊交给罗贝托。

即,在进攻时,通过梅西的横向走位、布斯克茨的后撤和两翼的前插,构成一个3331甚至3232的态势;防守时则通过登贝莱的后撤,形成442。


这样一来,巴萨在前场形成多点穿刺的可能性;苏亚雷斯有更舒服的身后球机会,梅西更多在中路拿球。他开场的右脚破门,也来自于左右空间拉开后的空间:



这与巴黎乍看阵型全然不同,但有一点类似:

——巴黎将姆巴佩与内马尔更靠近中路,巴萨将梅西更靠近中路。

——巴黎依靠迪玛利亚、穆尼耶、马金尼奥斯们的跑动拉开多点空间,巴萨依靠罗贝托、登贝莱和阿尔巴的体力拉开空间。

——如此,内马尔、梅西与姆巴佩这些怪物们不必多考虑边路长途奔袭,而能更多将精力集中到威胁球门或直接送最后一传了。


巴萨过去一年招揽了登贝莱和库尔蒂尼奥,又招揽比达尔,都是为了保证整体构架,让梅西可以在右肋靠中路,更舒服地拿球来创造。上季巴萨经常已经摆出442,让梅西担任影锋;而本季目前的布置,是让梅西担当影锋时,身侧有更多的接应和反越位选项。如此,梅西会越来越多地减少边路奔袭,增加前腰站位,成为一个标准10号。


毕竟,这不再是五六年前梅西、罗本、里贝里这些边路内切狂魔一条龙包打天下的时代了。尤其在联赛里,超级巨星没那么多边路一条龙内切的余裕。

那让内马尔、姆巴佩和梅西们更多在靠近球门的地方拿球,才是最省力的——格里兹曼近年来慢慢从边锋转向中路,皇马过去几年不惜放下贝尔,让C罗从左路转向中路,直接威胁球门,都是这个道理啊。

——不算恰当的类比:NBA有许多位小前锋,越老越去站4号位甚至小球中锋位,也是这种感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