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地粉彩盖罐拍卖价格1069.5万元 又一次轰动了市场

 timtxu 2018-09-06

瓷器釉色名。传统黄釉有两种:一,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属高温釉;二,以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属低温黄釉。明、清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用氧化焰低温烧成,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透澈。黄釉器制作方法有二:一是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低温烧成;二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

黄地粉彩八吉祥贲巴瓶

黄地粉彩莲托八宝纹花觚

黄地粉彩莲托八吉祥纹贲巴壶

近年来,晚清末年、民国初期瓷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了。主要是因为清末民初时期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因此许多有识藏家已在不声色地把晚清时期瓷器悄悄地纳入怀中收藏起来,等待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

黄地粉彩龙凤纹盖碗以明黄为地,上绘各种纹饰,款识为乾隆年制(款),口径为12.8cm ,底径长7.7cm,通高12.3cm。藏品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内,碗敞口,圆腹,圈足,露胚。碗里为白釉,釉色均匀,盖面以及碗的外壁为黄地粉彩龙凤纹饰,色彩鲜艳而丰富,布局合理,龙凤呈祥,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龙凤纹饰纹理清晰,笔画流畅,线条优美,栩栩如生。秀丽雅致的粉彩纹饰与洁白精美的瓷质相结合,相互衬托,相映成趣,远处一看犹如龙凤翱翔天际一般,生动活泼,十分精致。

粉彩瓷是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又称软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的描绘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梦幻多变。

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粉彩早在清康熙年间已开始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品种之一,既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又有新的突破。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

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细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缛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李先生出手的黄地粉彩龙凤纹盖碗就是以明黄为地,在之上以描绘各种纹饰,粉润柔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纯熟的粉彩技术工艺,使得藏品多了一分艺术价值,多了一份收藏意义。

12月9日晚,北京东正2017年秋拍“皇家长物”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槌,本场共5件精品上拍。其中,放山居旧藏一对清嘉庆御窑黄地粉彩瓜瓞绵绵纹盖罐以600万元起拍,93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069.5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8,000,000-10,000,000)

清嘉庆 御窑黄地粉彩瓜瓞绵绵纹盖罐(一对) 高31cm

此对罐造型端庄稳重,罐通体以柠檬黄釉为地,罐身内壁及器底则施松石绿釉,罐上构图繁缛华丽,画工复杂而不失严谨之态,带有浓重的乾隆遗风。这种不同于清代早期传统样式的饱满构图方式,至乾隆一朝颇为兴盛,并在嘉庆时期完美延续。这种装饰风格也侧面反映了欧洲当时的艺术形式影响中国审美取向之时代特征。清代自康熙始,欧洲的传教士将西方巴洛克与洛可可时代的艺术风格引入东方,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繁杂、精致、连续的图案纹样逐渐成为主流的审美取向。此对罐上描绘的“瓜瓞绵绵”纹样则来自东方,引自诗经“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之句。藤蔓延绵不觉,瓜内籽实尤多,寓意子孙满堂,世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