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北京商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5日讯 据北京商报消息: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的问题,国内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准备清理企业的生产资质。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其中不乏华晨汽车、长安铃木、凯翼汽车等车企。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占产销总量只有3%的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此次工信部拟取消30家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为国内梳理生产资质、整治散乱的局面打响了第一枪。 30家车企一年未生产 《通知》显示,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对于《公告》内2017年7月1日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梳理,共有30家企业,其中包含华晨汽车、哈飞汽车、广汽本田、长安标致雪铁龙、重庆长安铃木、湖南恒润汽车、牡丹汽车、普天新能源汽车等。从公告中可以看出,名单中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30家汽车企业,在一年及以上的时间内没有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 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上述车企在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并非没有产品,而是在研发中落后于新的产品标准,迟迟未能进入产品目录,导致生产的脱节。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华晨汽车产品时发现,华晨汽车此前曾生产过金杯大海狮纯电动车,和中华HEV等车型并在沈阳等地销售过。近年来,华晨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停滞下来。据一位接近华晨企业人士透露,华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都采取自主研发,包括电机、电池等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都是由内部团队研发。但是,由于近两年内,华晨企业都在忙于内部整合,将金杯品牌与雷诺合资,仅保留中华品牌。与此同时,研发部门将大量的资金用于中华V6、V7的研发上面,导致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很少,错失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机会。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通知》中涉及的30家车企,通过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可以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在搜集反馈信息并将最终名单上报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后,或将有部分汽车企业被取消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新标准促企业加快研发 在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许多汽车企业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然而,“占坑”后的一些企业并没有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将“底牌”藏在手中。 据了解,近年来,工信部新补贴政策中的技术指标,对已列入前期目录的车型进行了审查和筛选,2017年以来旧政策标准发布的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旧目录”)被废止,这16批目录共有3716个车型。也就是说,旧目录中有1977个车型进入新目录,有1739个车型被淘汰。 崔东树表示,2017年废止了2016年的旧目录,而新标准出台后,2018年又有新的目录出台。因此,企业的车型没有进入目录,自然无法继续生存,停产也在意料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初,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宣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双积分管理平台”)已经上线,乘用车企业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双积分交易将成为弥补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补贴逐年退坡,甚至停止所带来的利润“亏空”,以及缓解成本压力的重要解决办法。而上述30家企业一旦生存资质被取消,也意味着将失去新能源汽车积分,不得不采取购买积分而填补空缺。 行业散乱或将进入整合期 事实上,工信部此次整治新能源汽车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无疑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有关。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曾表示:“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从产业来看,产业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 资料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产销量全球第一,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将产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或将超过100万辆。然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相当严重。2015-2017年6月底,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超过了200个,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超过2000万辆,是《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目标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获取独立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5家,双资质的纯电动汽车企业仅有7家。从今年起政策补贴逐渐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这也意味着留给车企的窗口期不多了。另一方面,目前在等待资质的企业有200多家,在排队过程中这些企业仍要保证资金与人力投入。 崔东树表示,面对新能源产量过剩,适时的清理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而腾出来的生产资质,也将给后来者留下了发展机会。 第一批拟上报的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清单 1.天津天汽集团美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3.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5.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 6.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7.西虎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8.湖南恒润汽车有限公司 9.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10.天津市华夏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11.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2.沈阳森源艾思特福汽车有限公司 13.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4.中航爱维客汽车有限公司 15.盐城中威客车有限公司 16.宁波波导汽车有限公司 17.杭州越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18.金华市时空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 19.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20.安徽冀东华夏专用车有限公司 21.安徽天康特种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22.普天新能源汽车(山东)有限公司 23.中上汽车有限公司 24.青岛海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25.湖南恒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26.广东云山汽车有限公司 27.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28.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29.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30.四川国宏汽车有限公司 【作者:】 【编辑:谭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