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登凤凰山

 七老爷施政 2018-09-06

巢湖凤凰山

戊戌年七月十四(2018年8月24日),烔炀河小学同学许国祥来电,说应苏小菊同学之邀,周六去巢湖709,游览凤凰山。我正好准备周六回烔看父母,遂答应同往。

淹没的芦溪嘴

周六凌晨4点多,我开车从三孝口出发,上南北一号高架到环巢湖大道。从我住的小区到烔炀河父母家,走105省道是45公里,走环湖大道要远20多公里。今天想顺便先到中庙黄麓之间的芦溪湿地拍日出,所以选择了绕道环湖大道。可惜到那一看,芦溪湿地因汛期水大已经淹没,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倒是大堤迎水坡硬化工程如火如荼。或许冬去春来,芦溪湿地会焕发新姿。

芦溪湿地大堤硬化工程

6点多钟进了榨油厂的大院子,老娘拄着双拐正在遛弯。我们一起回到家里的小院子,老爷子已经晨练回来坐在院里听收音机,保姆在厨房做早餐,一派祥和景象。跟老人说了说话,看着他们吃完早饭,同学的电话也到了。与许国祥夫妇以及曹二华同学会合后,我们赶往巢湖,在城市阳光花园中心广场吃了早餐,就去到巢城北郊的709,苏小菊已经在1路公交站场等候多时。

709面对省道的大门

709是军工企业7410工厂的俗称,因为是1970年9月建厂的,所以人们习惯将其称为709。这个厂主营坦克制造与维修,可能还承担部队的坦克使用与维修的培训任务,单位性质神秘,职工待遇优厚,曾经在巢湖一枝独秀。过去安徽的三线厂大都建在远离城市的大别山区,好像只有709是建在巢湖岸边的凤凰山腰。上世纪70年代巢湖市还是小城,凤凰山这一带是远之又远的远郊,现在这里已经与市区连成一片,1路公交站场就设在709的大院里,709人乘坐1路公交,感觉就像是自家厂里的通勤车一样。

709老大门

烔炀小学有许多同学在709工作,苏小菊、吕玲、花业胜、曹玉斌、刘小华等等,但我是第一次来这里。进入大门后,感觉其间布局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原来跟我最早工作的单位巢湖铸造厂、白湖农场场部,以及我们系统其他有些年头的单位一样,都是仿苏式建筑和格局,而且过去都是保密单位,基本与社会隔绝,所以原有样式保存较多,变化不大。于是,对这里平添了许多的亲切感。

709办公大楼

神秘的军工车间

苏小菊带我们穿过一个生产厂区,出了厂区后门就是凤凰山东面山路。巢湖北郊这一片山峦有十数个山头,自北向南从左至右依次有园山、万家山、大尖山、石龙山、朝阳山、紫微山、岠嶂山、平顶山、凤凰山和马家山,凤凰山是次高峰,海拔275米。这些山头个个有故事,尤以即将成为“金钉子”(地学界定义和识别地层界线的全球标准的俗称)的平顶山最为著名。当然,凤凰山顶由于矗立着广播电视发射塔,而更为大众所熟知。凤凰山走向自东北朝西南斜向巢湖,709占据了东北侧大半山坡。上世纪90年代初巢湖市在山上建发射台时,从709厂区一直到塔基修了一条盘山道,以后又几经扩建,中间路段还铺设了水泥路面,现在小汽车可直达发射台门前,我们就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上山顶的。

凤凰山卫星图

从方位上看,自厂区进入东面山道后,大方向是一直向南的,发射塔所在更靠近105省道和北外环路,离709中心至少5公里,我们上下共用了两个多小时。虽然现在山南修建了山体公园,游园步道和观景平台自南向北展开,还顺着山势修建了长达6公里多的步行登山道,但709人依然喜欢在东面盘山道上登山漫步,俨然把凤凰山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发射台工作人员一般也是开车从厂区穿过,然后上到山顶工作,所以这条路其实也是发射台的作业通道。

山顶的发射台

发射台全貌

从东面上凤凰山,山势较缓,行走并不觉得太累。山道两旁植被茂密,环境清幽,空气新鲜,气温宜人,是城市中难得的“森林氧吧”。我们几个同学一路聊着陈年旧事,一面不紧不徐地登山,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顶塔下。发射塔以及一片房屋被围墙围了起来,有一个铁栅栏大门,门前有一个观景台,可俯瞰巢城景致与巢湖水天。我走近铁门,见未上锁,便进去想上塔区看看,没想到在一幢楼后竟然看到一群大山羊。刚准备转到楼前拍照,却见一大二小三条凶狗扑将上来,吓得我连连倒退,旋即落荒而逃。

绵羊山羊?

门外观景台上一个笑嘻嘻、胖乎乎的中年男子对我说,没关系的,那狗不咬人。一聊,那人姓蒯,发射台工作人员,黄麓人,其父曾任黄麓区区长。黄麓烔炀相距很近,大家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因为叙上了同乡关系,我们还约定,等天空澄明时来山顶拍风景。时间已近午时,城里的同学来电催促,我们便掉头下山。因为狗的缘故,没能看到塔台的正面,也不知道山南面的山体公园究竟是什么样子。下次要找个时间,专门从105省道或者北外环路那边上山,领略一下南山的风光与景象。

俯瞰巢湖

我在小老乡余海的美食地理上看到过,709的老招待所现在开辟成了私房菜馆,颇有特色,所以就想去尝尝。可苏小菊说耿川玉同学已经在城市阳光花园订了包厢,要不我们晚上在招待所吃吧。我下午有事要回合肥,就提出先去招待所看看,晚上就算了,于是一车开到老招待所。只见山腰一片空旷地,西临大山,东望厂区,独立大院子,入口第一排是一栋三层客房楼,自南向北三排平房,平房之间是绿化树,餐饮包厢就在这些平房里。地处特殊,环境幽静,如果菜肴有特色,那确实是当下吃客的好去处。苏小菊在改革开放时期,曾经领头承包过这个招待所,而且经营的红红火火,对这里的一切很有感情。她带领我们挨个参观。说起招待所往日的辉煌,小菊如数家珍,我们也颇受感染。

老招待所卫星图

上小学时,苏小菊家住在烔炀老街北街的五一饭店对面,父母都是饭店的职工。记得她家兄弟多,光哥哥就有“六一”、“国际”、“儿童”,众星捧月,漂漂亮亮的“小菊子”就没人敢欺负。我从小家里农活多,加上开窍迟,去外地工作也早,所以对苏小菊她们女生的情况就不甚了了。后来听说,苏小菊先生原来在南京当兵,是709的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位首长的警卫员,深得首长喜爱。首长把警卫员安排到709工作后,特地委托厂领导关心他的婚姻大事。正好有一位厂领导是烔炀河人,就辗转物色到苏小菊。经首长和厂领导一干人等到烔炀河现场考察,苏小菊随即成为709的正式职工,并与他先生结婚成家。前年我们一帮几十年未见的小学同学到马鞍山相聚,苏小菊正好退休后在那里给女儿带孩子,她和杨绍兰、鲍先明夫妇一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也就是那次开始对苏小菊有所了解,知道小菊是个热情开朗、孝顺贤惠、吃苦耐劳的人,性格率直,为人真诚,处事公道,持家有方,人缘广泛,口碑甚好。我在琢磨,要不要把苏小菊写进计划中的我的第四本文集《烔炀河人家》中。

招待所

中午耿川玉做东,女有杨国平刘宗萍花业芬祖华芳宋红,男有祖华王祥胜肖广林李三忠,加上上山的我们几个,同学们济济一堂。席间,一帮同学酒酣耳热,一致响应苏小菊号召,坚持晚上再战。于是这边一散席,就立刻转场709,先在苏小菊家打牌聊天,后至招待所大包厢饮酒叙话,一帮小老头小老太婆们,疯得很是开心。

我开车回到合肥时,已经夜里10点多钟了。

(戊戌狗年七月二十六,2018年9月5日,星期三,于合肥三孝口)

作者小照

【作者简介】 天高云淡天,本名凌志,安徽省巢湖市烔炀河镇人,法学在职研究生,三级警监。1957年10月出生,1973年7月参加工作,做过电工、法官、秘书,曾任安徽省监狱管理局办公室科长,监狱工作研究所政委、书记、所长,《安徽监狱》杂志主编、《安徽新岸》报社总编辑,在几所监狱担任过领导职务。现为安徽省作家协会、散文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合肥市、巢湖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老家烔炀河》、《狱警絮语》、《老凌游记》等。

最美不过夕阳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