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冒概论

 胡甲领 2018-09-06
​(1)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汗,并且周身肌肉疼痛,怕风吹,怕寒冷,食欲减退,没有或者略有发烧,就用桂枝汤。其方:
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5片,炙甘草20克,红枣10枚(切)。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
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
一般服用后会有微汗出,效果最好。如果没有出汗,就喝点热的米粥以帮助发汗。注意发汗后要马上换衣服,以防受风后反而会加重感冒。
这个方子很常用,是治疗感冒的一个最实用的方子。它既可以调节阴阳平衡,又可以调和营卫气血的平衡,因此不仅仅是用于感冒,也用于不少大病的治疗。如果辨证准确,以桂枝治疗感冒,一服即可痊愈。
(2)病人外感风寒,如果无汗,并且周身肌肉关节非常疼痛,甚至于痛得就如鞭打一样,而且非常怕冷,发烧,怕风吹,怕寒冷,就用麻黄汤。其方:
麻黄20克,桂枝20克,杏仁20克(打碎),炙甘草20克。每服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空腹时服用。一般用麻黄汤多是在冬天,或者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病人一般都有受寒史。注意,如果有心脏病,就不要自己服这个方子,免得出现意外,需要请医生帮助处方。
(3)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发烧,甚至于高烧40度,但病人自觉体内热而体外寒,怕冷,无汗,且周身肌肉关节疼痛,口渴,能喝水,食欲减退,就用大青龙汤。
其方:
麻黄20克,杏仁20克(打碎),石膏3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生姜5片,大枣10枚(切)。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
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汗出。
大青龙汤是标准的治疗感冒发烧的好方子。奈何西医不识,平庸中医更不敢使用,结果一个如此有效的方子被扔在故纸堆中。大凡是感冒高烧,我用此方退烧,百用百效,从不失手。
一般来说,凡是发高烧,多与外感邪气有关。而且,凡是能发起高烧的,一定是病人的正气尚未被伤害,因此,用此方最是时候。如果发烧后先去挂水吃西药,久之高烧既退,却低烧不断时,那就表示人体的阳气被伤害了,对病邪的抵抗力下降了,已经发不出高烧了。这时就要用当归四逆汤配合四逆汤来扶阳气、退低烧了。
(4)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后项强痛,头痛,怕风吹,身体肌肉疼痛,喉咙痛,口渴等症状,就用葛根汤。其方:
葛根30克,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5片,炙甘草20克,大枣10枚(切)。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
葛根汤是治疗感冒后脖子后面紧或者咽喉痛的好方子。一般小孩如果感冒后发烧,喉咙痛,或者出现脊柱强直抽搐时,就用此方。往往一服而烧退。退烧后有时小孩会全身起水痘,这是邪气祛出体外的反应,病人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其实病已经好转,烧退后自然一切都会恢复的。当小孩胃口恢复正常时,即可停药。再者,大凡是感冒后出现口渴时,多认为是温病,是热盛伤津。此时时医多会用上银花、连翘、芦根、淡竹叶等清热解毒凉血中药。而葛根汤即是滋阴退热的好方子,功胜他方许多。
不但是治疗感冒发烧咽喉痛,葛根汤治疗颈椎病也极有效。一般病人如果脖子后面疼痛,牵引到手指麻痛,或者伴后头紧痛,或者转头则头晕等症状时,都可以用葛根汤来打开太阳,疏解筋急。
(5)病人外感风寒湿邪,如果出现咳嗽,痰多且色白,自觉身体冷痛且沉重,无汗,不渴,也没有胃口,喉咙痒,有时感觉背后两肩胛骨之间有一片冷冷的区域,转动肩胛有不顺畅感,或伴有发烧,此时就用小青龙汤。其方:
麻黄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五味子20克,炙甘草20克,法半夏20克,细辛10克(后下)。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
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感寒湿的主方。此时病人所患之感冒,不单独有寒邪,还有湿邪。因此用此方时,病人多有在水中或者雨中受寒史。小青龙汤治疗寒湿型感冒,服汗出即烧退,咳嗽就会好转。
小青龙汤更是治疗咳嗽有痰的一个常用的方子。一般病人不管是新久咳嗽,只要有咳嗽,咽痒,有痰,且痰稀色白,病人怕冷,面色苍白,就用此方。我用小青龙汤治疗过数例久年咳嗽,配合金沸草散,效果十分明显。
(6)病人外感风寒,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又畏寒怕冷,反复发作,数天不愈。食欲尚可,不渴。此时可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其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黄10克,生姜五片,炙甘草10克,大枣4枚(切),杏仁10克(打碎)。
每服药加入五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
麻黄桂枝各半汤既解表寒,又温腠理,是治疗寒热交作,反复难愈的好方子。这个方子也可以用来治疗疟疾的寒热反复发作。如果感受风寒或者风热,病人或热或寒,或汗出,或症状不明显,辨不清该用麻黄汤还是桂枝汤时,即可先处以此方以开表透邪。
(7)病人外感风寒,如果出现忽冷忽热,恶心,口苦,咽喉发干,食欲减退,心烦,眼睛发花,同时两胸肋部位有胀满感,即可用小柴胡汤。其方:
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5克,党参1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切),炙甘草10克。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
早晚餐前空腹时各喝一碗。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感冒的主方。一般病邪初客人体时,正气在太阳经上与邪气斗争,此时所患之感冒即是太阳病,多属麻黄汤或者桂枝汤证。如果感冒持久不愈,渐而出现以上症状时,就表示邪气已经侵入到太阳经下面的少阳层次了。此时就要赶紧用小柴胡汤来疏解少阳,以排邪外出。另外,有的病人素体少阳不足,也容易感冒后直接出现少阳证,那就直接用小柴胡汤。
再有,女子如果逢月经期而感冒,多容易出现少阳证,此时即可先用此方。并且,女子经期气血不足,感冒后很容易因正虚无力祛邪而变成反复难愈,结果以后每逢经期即发作感冒,痛苦异常。小柴胡汤即是治疗此类病症的一个主方,效果十分明显。
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感冒后往往不容易康复。因为正虚,所以经常反复感冒,前面的感冒未愈,紧接着又来一次新的感冒,病人甚至于常年处于感冒状态之中。此时也可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来治疗虚人感冒,往往效果明显。
(8)病人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反正经常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痛,舌苔白腻,口中有腻感无味,四肢无力等症状,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其方:
麻黄20克,细辛20克,后下,制附片20克。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一个帮助机体排除外邪的常用方子。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阳气常常会有不足,有时感受些风寒湿气,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反应,也没觉得不适。这是正气无力抵抗,但不表示我们一定不生病。这些侵入的病邪会潜伏在三阴层次,以后等身体正气一旦大虚,即可与新的外邪里应外合,引起大的疾病。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呢?我认为,一方面我们可以常服四逆汤以增强机体的阳气,加强防病保健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地排一排伏于体内的邪气,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服这个方子时会微微汗出,即可达到效果。
上面的方子大多有发烧症状,服这个方子时一般病人没有发烧,但多伴随有面色苍白,平素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阳虚症状。也就是说,这是典型的少阴体质所用的方子。凡是少阴体质,多需长期扶阳,但也要时时用此方来扶少阴以开太阳,祛邪外出。一般服后面色转为红润,畏寒减轻,即是佳兆。
另有虚人感冒治法
什么是虚人感冒?就是体虚之人出现感冒。体虚包括气血阴阳的偏虚,其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失治、失养或者误治等因素。虚人如果感冒,极易出现反复发作,持续不愈。有时病人会一年到头都处于感冒状态,十分痛苦。
虚人其气血阴阳有所不足,表现为太阳的不足,即抵抗邪气的能力下降。如果感受外邪,太阳经无力鼓动起来抗邪,则邪气往往易于通过太阳经向少阳经或者向三阴经走。久之,侵入机体的邪气会在三阴层次潜伏下来。一旦病人又出现外感,则内外相应,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症。所以说,虚人外感,表现的症状虽然是感冒,但其机理却不尽在于太阳受邪。《伤寒论》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说的就是虚人感冒的病理机制。
根据这个道理,治疗虚人感冒,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扶正解表(一边补虚,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一边开太阳,祛邪外出),更需要考虑到虚人感冒的本质,即使出现了太阳表证的恶寒、发热、身痛、咳嗽等症状,这些也只是病之标,是表象,其实质是腠理空虚,邪气与正气相搏于少阳的层次。可以从少阳为枢考虑,用枢转少阳的方法来鼓舞正气,达邪于表,则太阳标证亦可除。因此,可以用小柴胡汤配合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其方:柴胡15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黄芩12克,法半夏15克,生姜3片,大枣6枚(切),炙甘草10克,党参15克。
每服药加入六碗水,用大火来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
如果不出汗,要喝点热的稀粥,以帮助出汗,这样才有效果。
临床上我应用此法治疗不少虚人感冒,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对于虚人反复感冒,这次感冒初愈,下次尚未感冒时,及时服此方可以有效地预防再次感冒。遇到流感或者天气大的变化,正常人也可连服三服此方,可以帮助预防感冒。平时总觉得身体虚弱,似有病又无病,但又浑身不适的人,即是虚人,可服用此方十余服,既可消除不适的各种症状,又能改善体质,调整阴阳气血平衡。其实,这是从少阳与太阳两个层面来修复机体的。
再者,常服玉屏风散亦是不错的扶正固表的好方法。其方:
防风30克,生黄芪60克,白术60克。
一服,共研成极细末,每日2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但要求是感冒已愈时服用此方。如果正在感冒期间,以不服为好,以防敛邪之弊。
另外,还有一个快捷的法门,大凡阳气素虚之人,若有外感,就可试用参苏饮这个方子,也有不错的效果。其方:
苏叶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切),党参10克,木香10克,葛根10克。
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
治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涕唾稠黏,胸膈满闷等症。
感冒好了,怎样才能预防下次不发作呢?我认为,适当地锻炼身体是必要的。但并不建议剧烈运动,平时我们都要工作,能抽点时间散散步,打打球,或者打一趟太极拳极可,要以微微汗出为度,如果不出汗,效果就不太好。因为不出汗,太阳经没有打开,那就不能把正气疏布到表层,也就不能排邪外出。要知道,汗出是排邪的。微微汗出就是机体排出邪气的最佳方式。大汗淋漓可不一定排邪,弄不好还会伤津脱水,导致津亏。所以大汗时一定要及时擦干身体并避风寒。如果不注意,反会招致邪气客入太阳经,因为毛孔全部打开了,极易被外邪乘虚而入。
不少人喜欢一年四季天天洗澡,这个习惯对健康可不太好。特别是阳虚之人,最好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水湿浸体,极易引起汗出,如果护理不当,则阴寒邪气因而内客。冬天天气寒冷,腠理内闭,热水洗澡即是打开太阳,则阳气外泄。久之,必然引起阳虚。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者偏暗,面部黄褐斑,精神不振,容易感冒,体力下降等症状,甚至于容易出现我在《何为阳虚》一节中所描述的各种症状。所以说,经常洗澡,虽然身体干净了,但并不利于养阳,反而会耗阳,引邪内客。在冬天如果不得不洗澡,那就要马上擦干净,而且要吹干头发。不少人喜欢洗完头后让头发自然干,如果在冬天,头发的湿气蒸发时,会带走头部大量的阳气,这样容易导致头内阳虚。阳虚则寒盛,如此久之,必患头部寒痛。所以说,常洗澡的人而不注意防邪,必然阳虚邪伏,要吃点麻黄附子细辛汤才好。
注意:临床上疾病非常复杂,也不是全用几个方子就能治好感冒,也需要辨证加减用药。因此,病人不必执著于原方。再者,今人多偏于三阴体质,单纯地攻表逐邪有时力有不足,需要扶中阳以滋化源。因此,常配合理中汤于诸方之中以加强扶正之力,则正复而攻表有力,表解而阳气不伤。
治疗感冒是预防内伤大病的基础。按照邪气的入侵途径来看,外邪先侵入皮毛,次之到肌肤,次之到腠理,次之到六腑,最后到五脏。到了五脏,病情已经很重了。所以当年扁鹊见蔡桓公,初见还愿意给他治疗,以后病邪越来越深入,就成了不治之症了。这说明了治病是有时机的,也是有顺序的。外邪初客机体,要用解表的方法,把邪气祛除,以后病邪渐深,又需要合解少阳,或者清泻阴浊,或者扶阳抑阴等方法,但最基本的、最开始的方法一定是解表法。而解表法也是治疗感冒的大法。因此,擅于解表不仅可以治疗感冒,更可以预防邪气步步深入。如果病人既有内伤杂病,又有感冒,那应该怎么办呢?基本原则是:只要有表症,有邪气客入皮毛的情况,就要配合解表法,或者先用解表法把外邪透发出去,然后再重点治疗内伤杂病。也就是说,安内必先祛邪。
什么叫感冒治好了?就是所有的感冒症状都消失了,而且病人食欲恢复,面色红润,小便通利,手足不冷,周身舒畅,精神清爽。如果有这些表现,那就恭贺你感冒已经痊愈了。反之,如果治疗后虽然没有了感冒的诸多症状,但病人出现了食欲减退,手足冰凉,精神不振,小便略涩,欲卧欲睡等表现,就表示病邪不是排出去了,而是压进三阴层次了。这不叫病好了,而是病邪深入了。千万别再用西药了,也别用寒凉中药了,赶紧找好中医帮助调理身体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