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初中以后,考试科目再也没有下过七门。家长和学生们最希望的就是,既有擅长的科目,又没有特别弱的科目。说白了就是,既有长板,又没有短板。 而现实却是,除了极少的学神级学生,就算是学霸,也会有一个或几个瘸腿的科目。新学期一切都是新开始,怎样提前布局,做到让弱科不弱,强科更强? 为什么优先补弱科?优先补弱,是因为弱项补起来成绩比较容易提高。 从考试试卷上看,基础知识题至少占60%。把基础学好,再提升一些综合解题能力,基本可以完成试卷中80%的题目。 进一步来讲,还可以把一科课程细分。比如,数学中统计部分比较难学,占分又少,就先放弃,去补占分多,又比较容易学的部分。 如何解决补哪科,哪科成绩就好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发现,最近主攻哪科,集中练习哪科,哪科的成绩就好。 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学生有实力学好这门功课,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学生在开学初期做好学习计划。尽量每两天照顾到一科功课,每周把全部科目的新知识复习一遍。同时,确保自己的优势科目掌握扎实,月考、期中考前可以做到基本不用复习。 要根据学校的课程表来定计划微调每日学习计划的时候,要根据白天上课的内容定。 一种方法是白天学什么,晚上就复习什么。当然如果这部分知识不是重点内容,自己又学得很明白,晚上可以考虑少复习一些(当然,作业还是需要完成)。 同样,如果晚上某一门功课的作业很多,完成作业就已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那么全部作业做完后,作业多的这门功课,就可以分配少点时间复习。 解决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计划之间的矛盾学校和老师强调学习要跟着安排和进度走,这个原则是正确的。原因是老师比任何人都了解考试内容。 但是,每一科任课的老师并不清楚别的老师留了多少作业,有时就会出现今天作业多,明天作业少的情况。 同时,由于一个班的学业水平不同,同一份作业,对于好学生来说,完成可能很轻松。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可能难以完成。 如果每天晚上必须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结果可能是按照老师的安排走了,但是,没有时间做自己计划的事情了。 有些同学每天都在忙于完成学校的作业,已经没有任何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难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更有效的学习。 建议学生做作业前,花点时间想一想今天白天学习的知识点,作业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学习知识点。 如果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能讲出来、讲明白的知识,学生就是真正学会了。 改变写作业的顺序家长可以多多留意学生每天回来学习的习惯。 他首先做什么?是先吃点东西,看会儿手机,发会儿呆,还是直接做作业? 是先把今天老师讲的东西搞明白,还是等作业做不出来时再去翻书? 作业先做哪科?是先做强项的作业,还是先做弱项的作业? 许多学生常常喜欢先做自己有兴趣的,而且有时还会多花一些时间思考。等有兴趣的科目做完了,人也累了,再做成绩不好的科目,这时由于疲劳,就更感力不从心。 慢慢地,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所以建议学生从现在开始,改变一下习惯,不妨先做弱项,再做强项。 困了,累了怎么办困了,累了怎么办?呵呵,当然不是喝红牛。 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不同。如果有可能,每天做一些锻炼。跑步可以磨练意志。如果家长能够和学生每天早上(特别是冬天)跑20分钟的步,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就有了足够的保障。 另外,学生每天能够拿来学习的时间也不同。这里的时间是指有效时间。 让学生从每天学习十个小时延长到十一个小时很容易,但是学习的有效时间却不一定延长。 如果你每天的学习时间大大超过你的有效时间,学习成绩可能不但不提高,反而还会退步。 如果你不充分利用你的有效时间,你就没有达到你的最好状态。 要通过实验找出有效时间的长短,再根据有效时间制定计划。尽量不要靠熬夜来延长时间。 努力做到准点睡觉,切不可疲劳作战,一定要保证上课不困。 放弃一些作业如果一道题占用的时间太多,学会放弃,因为这道题对学生来说可能太难了。 如果题做不出来,可以坐车的时候想(不要在睡前想,睡前应该回顾一天的学习内容)。 有时,一道题就卡在一个地方。想明白了,难题就不是难题了。 没有完成的作业,等老师讲完了,要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写出来。千万不要因为一道难题耗损过多时间,扰乱了当天的全盘学习计划。 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拼的都是总成绩。考生一定不能偏科,一定不能存在瘸腿科目,何况补差永远都比培优更加容易一些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