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意花鸟章法:如何突出主体?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9-06

本素材摘录自《写意花鸟画技法100问》,刘保申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在章法的诸多原则中,宾主分明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首要的。作一幅画首先要突出主体,主角突出,才会有最强的艺术感染力,下面专就怎样突出主体(主角)的几种特殊情况分析一下。
一、主体如果本身就很大很突出,应该“破”和“虚”、断、掩、衬。比如画面中突兀有巨石一块,就会使人太堵太压抑,就要把石头画得有虚有实、有连有断,并常常前边以花草掩盖一部分或后边衬一些枝干分散它的分量。又如画中间画一只很大的苍鹰,那么鹰的用笔和墨色不可太重,而且要特别注意画得虚灵些,甚或某些部分要被东西遮挡,鹰既分量已足,通常配景宜简宜淡,不宜再加重分量。

以破笔、虚笔、断笔分散主体的分量。


二、主体物体面积太小时,有时采取集体的力量使其加强分量。如一只小雀分量太小,可多加几只,野菊虽美花朵太小,不少画家以集团式表现它,有时有满天星斗一样来刻画,效果都很好。

集中加强分量。


三、主体太小可借助外力以突出之。如有些构图,以枝托花以花衬石,突出了石头,石头上再出现一两只小鸟,石因鸟而灵,鸟因石而显,这可曰“借用力量”。

留下空间突现主体。


四、将主体放在险要的位置上,一块狰狞丑陋的巨石,从它的兽嘴似的缺口处或骨髓式的大镂空中露出娇嫩的花朵或安卧的双鸟,便形成了险与平、丑与美、动与静的几重对比,也就强烈而有趣地突出了主体。

因荷叶的导向,虽主角压在一角,但很突出。

险中有静。

五、利用力的导向突出主题。构图是气象万千的,有时画家故意将小鸟或主体花偏安在角落里或叶丛中,如果作者并不把它们作为主角,那就不必细说,如果作者把它当成隐中之主,那就要采取一切措施使其成为隐中之显、偏安的主角。其中一个很有力的手段就是将视觉注意力引向主体。大家都知道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中一切透视线都集中在耶稣的头上,使人不管看到画面的任何角落,最后都不自觉地将注意力转向耶稣,这是利用透视线导向的例子。在花鸟画中不太用透视线,但有藤杆与花枝线和体面的力量导向线,要把这种纵横交叉的力量最后扭结汇合起来,并使其导向主体,曲折而有致。

主体物置在画面中心,并用线来指向。

题款指向主体;物体指向主体。

力的导向图,经过导向,注意力更集中。

人们一眼就会看到两朵花之间。


六、还有一种方法,利用均衡法突出主体。均衡规律是让画面由不平衡产生平衡,由平衡产生不平衡的。如果在这个平衡和不平衡的支点处放一个东西,它一定是突出的。比如,一只鸟旁如果放一朵很鲜艳的花朵,注意力马上被花朵所夺去,这时如果在另一端再放上一朵花,鲜色达到均衡互相抵销,鸟处在支点处,鸟必然变成最突出的主角了。触类旁通,照此法则,什么强刺激的色彩和古怪的形体以及浓重的墨色都可以拿来处置以均衡,使其为突出主体服务。

花鸟画在主体副体问题上比其他画种复杂,作起画来不可死搬硬套,有些特殊情况就应特殊处理,如齐白石画的残荷图,满篇枯叶残梗,叶为主吗?杆为主?不必计较,怎么突出主体?更是不必造作。再如徐悲鸿画的向日葵与公鸡,公鸡已立在最突出的石上鸣叫,立意本身已使主体最大限度地突出了,无需着意经营。

意境与构图,残荷到处可见,皆很新奇。然而画出意境来只有一人。

谐调而又对比,主体很突出。

大面积将小果子托出。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