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征求意见全文(一)

 道2和 2018-09-06

2018-09-05 至 2018-11-03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8年11月03日。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


第一编 物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编。




第二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三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五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六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七条 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第八条 登记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


(三)如实、及时登记有关事项;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的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证明的,登记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必要时可以实地查看。




第九条 登记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对不动产进行评估;


(二)以年检等名义进行重复登记;


(三)超出登记职责范围的其他行为。




第十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十一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十二条 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第十三条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第十四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第十五条 利害关系人不得非法使用、公开权利人的登记资料。




第十六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十七条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签订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十八条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第十九条 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




第二节 动产交付




第二十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二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三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四条 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六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七条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八条 依照本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七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二十九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三十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三十一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二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或者消除危险。




第三十三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四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所有权一般规定




第三十六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三十七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第三十八条 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第三十九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第四十条 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一条 因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四十二条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三条 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四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五条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七条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八条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九条 国防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条 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分的权利。




第五十一条 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五十二条 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第五十三条 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第五十四条 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二)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三)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四)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第五十六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下列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承包;


(二)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


(三)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


(四)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五十七条 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依法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第五十八条 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五十九条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集体成员有权查阅、复制相关资料。




第六十条 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


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六十一条 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第六十二条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第六十三条 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




第六十四条 营利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营利法人以外的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




第六十五条 社会团体法人、捐助法人依法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受法律保护。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六十六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六十七条 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第六十八条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第六十九条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条 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一条 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第七十二条 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七十三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七)改变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从事经营活动;


(八)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加表决。决定前款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参加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加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参加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加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第七十四条 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




第七十五条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七十六条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用于电梯、屋顶、外墙、无障碍设施等共有部分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公布。




第七十七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第七十八条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所占比例确定。




第七十九条 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有权依法更换。




第八十条 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据业主的委托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并接受业主的监督。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及时答复业主对物业服务情况提出的质询。




第八十一条 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请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八十二条 业主对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章 相邻关系




第八十三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八十四条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第八十五条 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六条 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七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条 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第八十九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第九十条 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




第九十一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第八章 共有




第九十二条 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第九十三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第九十四条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第九十五条 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十六条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九十七条 对共有物的管理费用以及其他负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额负担,共同共有人共同负担。




第九十八条 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第九十九条 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第一百条 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第一百零一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间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第一百零二条 因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连带债权债务关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内部关系上,除共有人另有约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享有债权、承担债务,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债权、承担债务。偿还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按份共有人,有权向其他共有人追偿。




第一百零三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第一百零四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第一百零五条 两个以上组织、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第一百零七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第一百零八条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第一百零九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一百一十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一百一十一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一百一十三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第一百一十四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五条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六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第一百一十七条 因加工、附合、混合而产生的物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按照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的当事人的原则确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或者确定物的归属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或者补偿。




第十章 用益物权一般规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以及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组织、个人依法可以占有、使用和收益。




第一百二十条 国家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一条 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物权行使的,用益物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第一百二十三条 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二十四条 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一百二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第一百二十六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第一百二十七条 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前款规定的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第一百二十八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登记机构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权属证书,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一百二十九条 实行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出让土地经营权。出让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第一百三十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出让土地经营权,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三十一条 土地经营权人有权根据合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第一百三十二条 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


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




第一百三十三条 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第一百三十五条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第一百三十六条 国家所有的农用地实行承包经营的,参照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一百三十七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第一百三十八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第一百三十九条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土地用途的规定,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




第一百四十条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


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一百四十一条 采取招标、拍卖、协议等出让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


(二)土地界址、面积等;


(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的空间;


(四)土地用途、规划条件;


(五)使用期限;


(六)出让金等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七)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 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权属证书。




第一百四十三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合理利用土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需要改变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一百四十四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合同约定支付出让金等费用。




第一百四十五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六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七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的,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相应的合同。使用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剩余期限。




第一百四十八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




第一百四十九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




第一百五十条 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




第一百五十一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第一百五十二条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的,出让人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登记机构应当收回权属证书。




第一百五十四条 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第一百五十五条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一百五十六条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百五十七条 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八条 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四章 居住权




第一百五十九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一百六十条 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居住权涉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一条 居住权人死亡,居住权消灭,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二条 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第十五章 地役权




第一百六十三条 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


前款所称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第一百六十四条 设立地役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


地役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


(三)利用目的和方法;


(四)利用期限;


(五)费用及其支付方式;


(六)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一百六十五条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六十六条 供役地权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利用其不动产,不得妨害地役权人行使权利。




第一百六十七条 地役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尽量减少对供役地权利人物权的限制。




第一百六十八条 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第一百六十九条 土地所有权人享有地役权或者负担地役权的,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时,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继续享有或者负担已设立的地役权。




第一百七十条 土地上已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的,未经用益物权人同意,土地所有权人不得设立地役权。




第一百七十一条 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二条 地役权不得单独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




第一百七十三条 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受让人同时享有地役权。




第一百七十四条 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部分转让时,转让部分涉及地役权的,地役权对受让人具有约束力。




第一百七十五条 地役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役地权利人有权解除地役权合同,地役权消灭:


(一)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滥用地役权;


(二)有偿利用供役地,约定的付款期间届满后在合理期限内经两次催告未支付费用。




第一百七十六条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六章 担保物权一般规定




第一百七十七条 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八条 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第一百七十九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条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第一百八十一条 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未届满的,也可以提存该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




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三人提供担保,未经其书面同意,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的,担保人不再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


(一)主债权消灭;


(二)担保物权实现;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一百八十五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第一百八十六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海域使用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第一百八十七条 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确定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第一百八十八条 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


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




第一百八十九条 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第一百九十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以公益为目的的组织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第一百九十一条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归属或者使用权归属;


(四)担保的范围。




第一百九十二条 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第一百九十三条 以本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第一百九十四条 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九十五条 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第一百九十六条 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




第一百九十七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第一百九十八条 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百九十九条 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抵押财产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恢复抵押财产的价值也不提供担保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




第二百条 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设定抵押,抵押权人放弃该抵押权、抵押权顺位或者变更抵押权的,其他担保人在抵押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担保责任,但其他担保人承诺仍然提供担保的除外。




第二百零一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第二百零二条 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设定抵押的,抵押财产自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确定:


(一)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未实现;


(二)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三)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


(四)严重影响债权实现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零三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第二百零四条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第二百零五条 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


(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


(二)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三)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其他登记的担保物权,清偿顺序参照前款规定。




第二百零六条 同一财产既设立抵押权又设立质权的,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按照登记、交付的时间先后确定清偿顺序。




第二百零七条 动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是抵押物的价款,标的物交付后十日内办理抵押登记的,该抵押权优先于其他担保物权受偿,但留置权除外。




第二百零八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第二百零九条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或者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的,实现抵押权后,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用途。




第二百一十条 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




第二百一十一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第二百一十二条 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三条 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通过协议变更债权确定的期间、债权范围以及最高债权额,但变更的内容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百一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抵押权人的债权确定:


(一)约定的债权确定期间届满;


(二)没有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确,抵押权人或者抵押人自最高额抵押权设立之日起满二年后请求确定债权;


(三)新的债权不可能发生;


(四)抵押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抵押财产被查封、扣押;


(五)债务人、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


(六)法律规定债权确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百一十五条 最高额抵押权除适用本节规定外,适用本章第一节一般抵押权的规定。




第十八章 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二百一十六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第二百一十七条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




第二百一十八条 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


(四)担保的范围;


(五)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




第二百一十九条 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第二百二十条 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第二百二十一条 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第二百二十二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二十三条 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质权人的行为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




第二百二十四条 因不能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或者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有权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变卖质押财产,并与出质人通过协议将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二百二十五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向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二十六条 质权人可以放弃质权。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出质,质权人放弃该质权的,其他担保人在质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担保责任,但其他担保人承诺仍然提供担保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第二百二十八条 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及时行使质权;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


出质人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因质权人怠于行使权利造成损害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二十九条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第二百三十条 出质人与质权人可以协议设立最高额质权。


最高额质权除适用本节有关规定外,参照本编第十七章第二节最高额抵押权的规定。




第二节 权利质权




第二百三十一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支票、本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取得应收账款、不动产收益的权利;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第二百三十二条 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第二百三十三条 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的兑现日期或者提货日期先于主债权到期的,质权人可以兑现或者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兑现的价款或者提取的货物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二百三十四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二百三十五条 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二百三十六条 以取得应收账款、不动产收益的权利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取得应收账款、不动产收益的权利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取得应收账款、不动产收益的权利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第二百三十七条 权利质权除适用本节规定外,适用本章第一节动产质权的规定。




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二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第二百三十九条 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第二百四十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第二百四十一条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第二百四十二条 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四十三条 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财产的孳息。


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第二百四十四条 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留置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第二百四十五条 债务人可以请求留置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行使留置权;留置权人不行使的,债务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留置财产。




第二百四十六条 留置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债务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第二百四十七条 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第二百四十八条 留置权人对留置财产丧失占有或者留置权人接受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的,留置权消灭。


第二十章 占有




第二百四十九条 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有关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使用、收益、违约责任等,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




第二百五十条 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五十一条 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二百五十二条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灭失,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请求赔偿的,占有人应当将因毁损、灭失取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返还给权利人;权利人的损害未得到足够弥补的,恶意占有人还应当赔偿损失。




第二百五十三条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第二编 合同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五十四条 本编调整民事主体之间产生的合同关系。




第二百五十五条 本编所称合同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编 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二百五十六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七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照总则编 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




第二百五十八条 本编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编第一章至第八章的规定,并可以参照适用本编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合同的规定。




第二百五十九条 非因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适用有关该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本编第四章至第七章的有关规定,但是根据其性质不能适用的除外。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二百六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能够以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第二百六十一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二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或者其他方式。




第二百六十三条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二百六十四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第二百六十五条 要约生效的时间适用总则编 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总则编 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第二百六十七条 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合理准备工作。




第二百六十八条 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第二百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意思表示生效;


(二)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三)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第二百七十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二百七十一条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二百七十二条 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第二百七十三条 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第二百七十四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百七十五条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总则编 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第二百七十六条 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总则编 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第二百七十七条 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是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为新要约。




第二百七十八条 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第二百七十九条 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第二百八十条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的以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第二百八十一条 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前向对方所作的允诺内容具体确定,对合同的订立有重大影响,对方有理由相信其为合同内容的,该允诺视为合同条款。




第二百八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第二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定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第二百八十四条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二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最后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百八十六条 国家根据需要下达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的,有关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发出要约义务的当事人应当及时发出合理的要约。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承诺义务的当事人不得拒绝对方合理的订立合同要求。




第二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约定在将来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等,构成预约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预约合同约定的订立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第二百八十八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第二百八十九条 格式条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条款无效:


(一)总则编 第六章和本法第二百九十八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或者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第二百九十条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 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第二百九十一条 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




第二百九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第二百九十三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二百九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当事人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该合同不生效,但是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登记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或者登记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该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二百九十五条 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第二百九十六条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合同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第二百九十七条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应当依照总则编 第六章和本编的规定确定,不得仅以超越经营范围确认合同无效。




第二百九十八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外,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第二百九十九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第三百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义务。




第三百零一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合同性质、目的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三百零二条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前条 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但是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第三百零三条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签订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电子合同的标的为提供服务的,生成的电子凭证或者实物凭证中载明的时间为交付时间,但是前述凭证没有载明时间或者载明时间与实际提供服务时间不一致的,实际提供服务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电子合同的标的采用在线传输方式交付的,承担交付义务的当事人将合同标的发送至对方指定的特定系统并且能够检索识别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三百零四条 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第三百零五条 以支付金钱为内容的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外,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以实际履行地的法定货币履行。




第三百零六条 债务标的有多项而债务人只需履行其中一项的,债务人享有选择权,但是法律另有规定、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享有选择权的当事人在约定期间内或者履行期限届满未作选择,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选择的,选择权转移至对方。




第三百零七条 当事人行使选择权应当及时通知对方,通知到达对方时,债务标的确定。确定的债务标的不得变更,但是经对方同意的除外。


可选择的债务标的之中发生不能履行情形的,享有选择权的当事人不得选择不能履行的标的,但是该不能履行的情形是由对方致使的除外。




第三百零八条 债权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享有债权的,为按份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负担债务的,为按份债务。


按份债权人或者按份债务人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第三百零九条 债权人为二人以上,部分或者全部债权人均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为连带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债权人可以请求部分或者全部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为连带债务。


连带债权或者连带债务,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第三百一十条 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他连带债务人可向该债务人主张对债权人享有的抗辩。




第三百一十一条 部分连带债务人履行、抵销债务或者提存标的物的,其他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在相应范围内消灭;该债务人可以依照前条规定向其他债务人追偿。


部分连带债务人的债务被债权人免除的,在该连带债务人所应承担的份额范围内,其他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消灭。


部分连带债务人的债务与债权人的债权同归于一人的,在扣除该债务人所应承担的份额后,债权人对其他债务人的债权继续存在。




第三百一十二条 连带债权人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


实际受领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权人,应当按比例向其他连带债权人返还。


连带债权参照适用本编关于连带债务的有关规定,但是部分连带债权人免除债务人债务的,在扣除该连带债权人的份额后,不影响其他连带债权人的债权。




第三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请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间内明确拒绝,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第三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债权人的抗辩。




第三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第三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第三百一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百一十八条 当事人依照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




第三百一十九条 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将标的物提存。




第三百二十条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三百二十一条 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但是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


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三百二十二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第三百二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订立合同的基础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三百二十四条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三百二十五条 债权人的债权到期前,债务人的权利可能因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或者未及时申报破产债权等情形难以实现的,债权人可以代位向债务人的相对人请求履行、向破产管理人申报或者作出其他必要的行为。




第三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债务人的相对人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接受履行后,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其相对人之间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三百二十七条 因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三百二十八条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利益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三百二十九条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三百三十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三百三十一条 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损害其利益的行为,人民法院依法撤销的,该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债权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行为的,可同时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在其行为被撤销后对相对人所享有的权利。




第六章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第三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三百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第三百三十四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三百三十五条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但是债务人明知该债权转让的除外。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三百三十六条 债权人将同一债权转让给数人,债权转让可以登记的,最先登记的受让人优先于其他受让人;债权转让未登记或者无法登记的,债务人最先收到的债权转让通知中载明的受让人优先于其他受让人。




第三百三十七条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履行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第三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三百三十九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第三百四十条 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第三百四十一条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同意。




第三百四十二条 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但是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第三百四十三条 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是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第三百四十四条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明确表示拒绝的,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共同履行义务。




第三百四十四条 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明确表示拒绝的,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共同履行义务。




第三百四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第三百四十六条 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债权转让、债务转移的规定。




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三百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三百四十八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第三百四十九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时,债权的从权利同时消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五十条 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担的数个债务种类相同,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由债务人在清偿时指定其履行的债务。


债务人未作指定的,应当优先履行已到期的债务;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履行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最少的债务;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履行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履行;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履行。




第三百五十一条 除履行主债务之外,债务人还应当支付利息和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其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外,应当按照下列顺序履行:


(一)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


(二)利息;


(三)主债务。




第三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三百五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观原因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合同不能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解除权人不解除合同对对方明显不公平的,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解除合同,但是不影响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百五十四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或者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第三百五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但是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而直接以诉讼或者仲裁方式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第三百五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当事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五十七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第三百五十八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三百五十九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第三百六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第三百六十一条 债务人将标的物或者将标的物依法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交付提存部门时,提存成立。


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




第三百六十二条 标的物提存后,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护人、财产代管人。




第三百六十三条 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第三百六十四条 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但是债权人未履行对债务人的到期债务,或者债权人向提存部门书面放弃领取提存物权利的,债务人负担提存费用后有权取回提存物。




第三百六十五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免除之日起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




第三百六十六条 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是损害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三百六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三百六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




第三百七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第三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依债务的性质不得强制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其负担费用,由第三人替代履行。




第三百七十二条 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第三百七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三百七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百七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第三百七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不产生定金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三百七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三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合同约定的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部分的损失。




第三百七十九条 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的,债务人可以请求债权人赔偿增加的费用。


在债权人受领迟延期间内,债务人无须支付利息。




第三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致使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明显不公平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三百八十一条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负担。




第三百八十二条 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第三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依法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第九章 买卖合同




第三百八十五条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第三百八十六条 买卖合同的内容除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以外,还可以包括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




第三百八十七条 出卖人应当对出卖的标的物享有处分权。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第三百八十八条 出卖人应当履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




第三百八十九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提取标的物单证以外的有关单证和资料。




第三百九十条 出卖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该标的物的知识产权不属于买受人。




第三百九十一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间的,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期间内的任何时间交付。




第三百九十二条 当事人没有约定标的物的交付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第三百零二条第四项的规定。




第三百九十三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应当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以运交给买受人;


(二)标的物不需要运输,出卖人和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出卖人应当在该地点交付标的物;不知道标的物在某一地点的,应当在出卖人订立合同时的营业地交付标的物。




第三百九十四条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九十五条 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未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出卖人按照约定将标的物运送至买受人指定地点并交付给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九十六条 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第三百九十七条 当事人没有约定交付地点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标的物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给第一承运人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第三百九十八条 出卖人按照约定或者依照本法第三百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二项的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




第三百九十九条 出卖人未按照约定交付有关标的物的单证和资料的,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




第四百条 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第四百零一条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第四百零二条 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百零三条 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对买卖的标的物享有权利的,出卖人不承担前条规定的义务。




第四百零四条 买受人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就标的物主张权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但是出卖人提供适当担保的除外。




第四百零五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第四百零六条 当事人对标的物的质量要求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本法第三百零二条第一项的规定。




第四百零七条 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照本法第三百七十二条、第三百七十四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第四百零八条 当事人约定减轻或者免除出卖人对标的物瑕疵承担的责任,但是因出卖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告知买受人标的物瑕疵的,出卖人无权主张减轻或者免除责任。




第四百零九条 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包装方式交付标的物。对包装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通用的方式包装,没有通用方式的,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的包装方式。




第四百一十条 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应当及时检验。




第四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是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




第四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约定的检验期间过短,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和交易习惯,买受人在检验期间内难以完成全面检验的,该期间仅视为买受人对外观瑕疵提出异议的期间。


约定的检验期间或者质量保证期间短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期间的,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间为准。




第四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对检验期间未作约定,买受人签收的送货单、确认单等载明标的物数量、型号、规格的,推定买受人已对数量和外观瑕疵进行了检验,但是有相关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四百一十四条 出卖人依照买受人的指示向第三人交付标的物,出卖人和买受人约定的检验标准与买受人和第三人约定的检验标准不一致的,以出卖人和买受人约定的检验标准为准。




第四百一十五条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标的物在有效使用年限届满后应予回收的,出卖人负有自行或者委托他人对标的物予以回收的义务。




第四百一十六条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对价款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第三百零二条第二项的规定。




第四百一十七条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支付价款。对支付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应当在出卖人的营业地支付,但是约定支付价款以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单证为条件的,在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单证的所在地支付。




第四百一十八条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价款。对支付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应当在收到标的物或者提取标的物单证的同时支付。




第四百一十九条 出卖人多交标的物的,买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买受人接收多交部分的,按照约定的价格支付价款;买受人拒绝接收多交部分的,应当及时通知出卖人。




第四百二十条 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第四百二十一条 因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约定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因标的物的从物不符合约定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




第四百二十二条 标的物为数物,其中一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可以就该物解除,但是该物与他物分离使标的物的价值显受损害的,当事人可以就数物解除合同。




第四百二十三条 出卖人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出卖人对其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该批标的物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标的物解除。


出卖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标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的交付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以及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解除。


买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标的物解除,该批标的物与其他各批标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经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标的物解除。




第四百二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已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


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第四百二十五条 凭样品买卖的当事人应当封存样品,并可以对样品质量予以说明。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应当与样品及其说明的质量相同。




第四百二十六条 凭样品买卖的买受人不知道样品有隐蔽瑕疵的,即使交付的标的物与样品相同,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的质量仍然应当符合同种物的通常标准。




第四百二十七条 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可以约定标的物的试用期间。对试用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由出卖人确定。




第四百二十八条 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试用期间届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已经支付一部分价款或者对标的物实施了出卖、出租、设定担保物权等行为的,视为买受人同意购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二十九条 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对使用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卖人无权要求买受人支付。




第四百三十条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第四百三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出卖人对标的物保留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四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约定出卖人保留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在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前,买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出卖人造成损害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出卖人有权取回标的物:


(一)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


(二)未按照约定完成特定条件;


(三)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


出卖人可以与买受人协商实现取回权;协商不成的,可以参照担保物权的实现程序。


取回的标的物价值明显减少的,出卖人有权要求买受人赔偿损失。




第四百三十三条 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后,买受人在双方约定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合理回赎期间内,消除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的,可以要求回赎标的物。


买受人在回赎期间内没有回赎标的物,出卖人可以以合理价格出卖标的物,出卖所得价款扣除原买受人未支付的价款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原买受人;不足部分由原买受人清偿。




第四百三十四条 招标投标买卖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招标投标程序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四百三十五条 拍卖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拍卖程序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四百三十六条 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第四百三十七条 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第十章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第四百三十八条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


向社会公众供电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不得拒绝他人合理的订立合同要求。




第四百三十九条 供用电合同的内容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用电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供用电设施的维护责任等条款。




第四百四十条 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第四百四十一条 供电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供电人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四十二条 供电人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电人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电人。未事先通知用电人中断供电,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四十三条 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断电,供电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抢修。未及时抢修,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四十四条 用电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及时交付电费。用电人逾期不交付电费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经催告用电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交付电费和违约金的,供电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电。


供电人依照前款规定中止供电的,应当事先通知用电人。




第四百四十五条 用电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安全、节约和计划用电。用电人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安全用电,造成供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四十六条 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四百四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四百四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百四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百五十条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


依照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五十一条 赠与可以附义务。


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第四百五十二条 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不承担责任。附义务的赠与,赠与的财产有瑕疵的,赠与人在附义务的限度内承担与出卖人相同的责任。


赠与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证无瑕疵,造成受赠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百五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第四百五十四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第四百五十五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第四百五十六条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四百五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四百五十八条 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四百五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四百六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四百六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四百六十二条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四百六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四百六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四百六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四百六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