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性乳腺癌7例临床诊治分析

 陈氏藏书阁 2018-09-06

・44・HIE患儿病死率并加重神经功能障碍。

应激反应愈强,血糖升 高愈明显,预后也愈差。

故临床治疗中。

应密切监测血糖,严 格控制葡萄糖输注的浓度及速度。

本研究提示HlE患儿的皮 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分度愈重,升高愈明显。

目前有 人主张治疗HIE使用大剂量激素14J。

本研究提示HIE患儿肾 上腺皮质功能良好,应尽最用小剂量甚至不用激素,以防止肾 上腺皮质萎缩及高血糖的发生而导致HIE病死率的上升。

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值水平是治疗HIE的重要支持治疗 之一,有人对正常血糖浓度的不同范围对HIE预后影响做了 研究显示保持血糖浓度在正常高值(5。

5~6.9)mmoL/L的HIE 患儿疗效明显优于正常中值组(3.8—5.4)mmoL/L及正常低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关。

新生儿血糖受母体血糖浓度、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 血糖素、胰岛素、自身糖原贮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窒息缺氧 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糖代谢平衡受到破坏,多项研究资料 表明HIE时机体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均升高, 但由于缺氧使胰岛素受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加之 血凡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等拮抗激素升高,因此胰岛 素不能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而出现高血糖及葡萄糖不 耐受,缺氧时机体无氧酵解增加,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使糖原 储备很快耗尽,随后低血糖发生。

因此,HIE疾病的不同时段, 轻重程度及应激水平的不同会出现不同方式的糖代谢紊乱。

参考文献[1】 吕修华.新生儿窒息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 志,2003,18(6):457—458. [2] 蒲友华,胡波,朱艳丽,等.危重症新生儿高血糖的临床意义与预 后的关系[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6):352—353. [3] 李文益,陈述枚.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 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1—112. [4]廖志,傅师亭,周谦,等.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HIE的临 床疗效观察[J].flI国实用儿科杂志,200l,16(2):17l—172. [5]胡香梅,江霞辉,敖余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与不同正常 血糖浓度关系探讨[J].小儿急救医学,2003,lo(4):235—236. (收稿日期:2008一04—27)值组(2.2~3.7)姗oL/L,后遗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因此,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及早发现,及时纠正糖代谢紊乱,但新生儿 低血糖及高血糖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易与HIE临床表现相混淆, 因此早期动态监测血糖浓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全关重 要的,当然给予足够的氧供及全身重要脏器的血供以提高葡 萄糖的利用率也是维持血糖浓度的关键。

本研究显示HIE患儿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临床分度愈严重,皮质醇分泌愈高,考虑町能因患儿缺氧缺 血及各种刺激导致F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必奋,使皮质 醇分泌增加有关,也说明患儿的内分泌系统比较成熟,对刺激 能产生足拶的应激反应。

对照组的血糖与轻度HIE组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中度及重度HIE组的血糖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其变化规律与皮质醇相似,这说明可能血糖的变化(本文编辑:朱博奇)隐性乳腺癌7例临床诊治分析王充顺王承承 (天津大港油田总医院外二科,天津300280)【摘要】 目的探讨隐性乳腺癌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

方法对我院7例隐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皆为女性,占同期乳腺癌的O.97%,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双乳未触及肿块。

手术方法:2例根治 术,3例改良根治术,l例保乳术,l例腋淋巴结清扫术。

7例均随访,3例分别于术后2.5、3.5、4年因肝、肺、骨转移死亡, 余4例均健在,>5年1例,3~5年2例,<3年1例。

结论对女性腋窝肿块应先考虑隐性乳腺癌的可能,应予活检病 理确诊。

一经确诊或排除乳腺外来源的转移时。

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范围渐趋保守,预后优于或等同于乳 腺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关键词】 隐性乳腺癌;诊治;腋窝肿块;活检breast隐性乳腺癌(0ccLdtc龃cer,0Bc)是指临床无乳腺病等均未发现原发灶。

7例均行肿块切除活检术,均报告转移癌可能来自乳腺。

2 例行乳腺癌根治术,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l例行保乳术,1 例行腋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常规放、化疗。

7例均行ER、PR检 查,ER(+)和(或)PR(+)者5例均进行内分泌治疗。

最近3 例行M4G3检查,均阳性。

术后标本石蜡切片病理学诊断,乳 腺组织未找到癌组织者,行连续切片检查。

5例我到原发灶,且 其中2例为连续切片检查发现,肿块大小为5~15mm。

变体征,而以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并经病理 证实来源于乳腺组织的乳腺癌。

由于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 认识不足,早期检出率低,往往延误治疗,影响预后。

本文收集 我院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7例隐性乳腺癌病例,占同期 乳腺癌病例的O.97%(7/724),现分析报道如下。

l临床资料 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46~64岁,平均53岁。

均以腋 窝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发现肿块至就诊时间,3 d—O.5年,平 均3个月。

左侧5例,右侧2例,肿块直径1.5—5.5 cm,平均3.57例均行随访,随访时间2.5—7年,3例分别于术后2.5、 3.5、4年因肝、肺、骨转移死亡,余4例均健在,生存>5年l 例,生存3—5年2例,生存<3年1例。

2讨论 隐性乳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国内报cm。

绝经前3例。

全组病例乳房均未触及占位性病变。

乳腺钼靶摄片3例示簇状泥沙样钙化,诊为乳腺癌。

乳腺彩超 2例示低回声病变。

胸片、消化道造影、腹部超声、全身骨扫描万方数据

隐性乳腺癌7例临床诊治分析

・45・道约占乳腺癌发病率的0.3%一O.5%【l J,国外报道约为 O.46%一1.0%【2J。

本组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O.97%(7/ 724)。

0BC多见于女性。

男性极少见。

好发年龄与一般乳腺癌 相似,45—55岁多见。

本组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53岁。

本 组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未触及乳腺肿块。

scoggim等p1 认为0Bc触不到实质性肿块,其原因在于:①原发灶的生长受 机体特异性生物免疫防御机制的抑制,表现为微小病灶;②纤 维性乳腺炎造成乳腺组织增厚及病灶深在,妨碍了小原发灶的 检出;③癌组织弥散不形成肿块。

解剖学上乳腺淋巴液约75%引流到腋窝淋巴结群,所以当 腋窝出现肿块时,应先考虑为同侧乳腺癌转移而来,这一结论 已得到公认H J。

首先对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乳腺未触及肿物者 行乳腺钼靶摄片pJ,其对0Bc的检出率可达50%~70%。

其 次行乳腺彩超,可使那些乳腺较致密且体检和乳腺钼靶摄片均 未发现异常者的检出率提高17%∞J。

本组乳腺钼靶摄片3例 阳性,超声检查2例阳性。

必要时行乳腺CT和MR,二者对检 出乳腺原发灶有一定优势o 71,尤其对较大乳房并较小肿块的乳 腺癌,同时对手术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81,目前已在肿瘤专科 医院广泛应用。

影像检查的同时应行腋窝淋巴结活检,可明确 组织来源和分化程度,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是诊断 0Bc的前提条件。

ER、PR测定为阳性对0Bc诊断和治疗有重 要参考意义,但由于部分乳腺癌属激素受体非依赖型,因此 ER、PR检测阴性者也不能排除0Bc【9 J。

Bamn等¨训报道0Bc 淋巴结转移癌的受体阳性率为50%左右。

抗人乳腺癌单克隆 抗体M4G3对乳腺癌有高灵敏的特异免疫反应,对于判断淋巴 结转移癌来自乳腺特异度高达94%,为0Bc诊治提供可靠依 据‘11埘3。

对经各种检查已排除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胃癌、甲状腺 癌等可能导致腋窝淋巴结肿大的肿瘤且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病 理学形态符合乳腺癌转移患者,腋窝淋巴结受体测定为阳性, 即使乳腺未发现肿物亦应诊断为0BC。

O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旦诊断为OBc,传统治 疗为以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Merson等¨副报 道0Bc根治手术组5年、10年生存率与保乳手术组相比无明 显差异。

Kemeny等¨41报道对钼靶阴性的0Bc患者行腋窝淋 巴清扫+放疗与乳腺切除效果相似。

Vl鹅tos等¨纠报道,0BC 患者预后与腋窝阳性淋巴结数目相关,选择根治术还是单纯腋 窝淋巴结清扫与预后并无密切关系,故建议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放化疗保留乳腺,随访中发现原发病灶,再行乳癌根治术。

目前在oBc治疗上有一些新的共识:①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 疾病,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范围渐趋保守;②根治 性保乳术已成为目前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术方式,其生存率和 复发率与传统乳腺癌根治术相似;③保留乳腺是乳腺癌患者的 治疗要求。

我们认为,对0BC患者应根据影像学是否发现乳 腺病灶区别对待:①影像检查发现乳腺病灶可定位切除,术中 冰冻切片,如证实为乳腺癌,可行改良根治术。

有保乳要求且 符合保乳指征可行根治性保乳术;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乳腺病 灶者以及冰冻切片证实乳腺病灶为良性者,按腋窝不明转移癌 处理,行腋窝淋巴清扫’术,同时密切随诊。

本组l例行根治性 保乳术随访4年未发现乳腺新发肿物。

1例行腋窝淋巴清扫术随访3年未发现乳腺新发肿物。

0Bc为非早期乳腺癌,文献报道Ⅲ1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于 乳腺内有肿块且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同期乳腺癌。

影响0BC 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有无锁骨上及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以及腋 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多少,而与原发灶的有无与大小以及原发 灶的病理类型关系不大¨7】。

本组死亡3例,腋窝肿物直径均>4cm,淋巴结转移数目均>10。

参考文献[1]MaⅥ,G蚍g M.Dia印∞iB蛐d treatm即t 0foccult bre够t蛆n∞r[J].Chinm JoumaI6锄协with312—316.of General AM,cotesu咿ry,2003,12(5):326—328.[2]Hg惴D,Ne、,iueIU.腑ecti∞0foccldtmeta咖i8 iII陟b删c锄cer[J】.seminsu嘿0ncol,200l,20(4):[3】scog画ns cR。

Vitola JV。

s明dlcr MP,eI 81.0ccuhbrean邮in哪prese血lIg船锄懿iuarym姗[J].Am研究与临床,2002,14(4):263—264. [5]c∞versuIg,1999,65(1):l一5.[4]林江华,林炳煜,王进胜,等.隐性乳腺癌6例诊治体会【J】.肿瘤b础城c锄em deLect8锄d locali瑚00cuh2004,45(4):553—558. [6]KoIbLR,cam吲ia G,KuIIll P.ScirniⅫ唧m唱唯phy witll dedic砷ed ca地in伽[J].J Nucl Med,c眦盯in w嗍witlIyield粕dtIImotT^I,uchy J,N州hou∞JH.occIdtd唧chlpb把柏t8 d种∞tion埘tll∽reelIing US—dia印∞ticact鲥stics[J].Radiolo科,1998,2cr7(1):19l一199. [7] Ols明JA Jr,Morris EA,V彻zee KJ,etinga1.Magnectic他∞啪ceim盼fhcilitate8bI螂tcon∞rv砒i蚰f撕∞ctIlt b崩l雠c眦。

凹[J].Annsu_rgOncol,2000,7(6):404—409.PC,waddeIl BE,Edge sB,et【8]st伽pera1.B瑚stMRIintlleevalu砒i伽ofpati锄t8 witll 0ccuh硼心Iry (4):230—234.b础喊娜in哪[J].B删J,1999,5[9]耽atia sK,sacl耐d髓TJ,winaxilLaryTR,et a1.H哪啪e胞唧lo礴tudi∞in met∞Lms如m∞cIllt bre∞tⅧc日[J].c∞∞r,1997,59(6):1 170一1 172.[10]B删ltingPL,M∞陀MP,lci蚰e Dw,et a1.0∞tIlt bl瑚眦c柚∞rp弛呦-with懿订larymehstases.updated面anagement[J].Amh su唱,1990,125(2):210一214. [11]黄建英,刘贤明,周毅,等.抗人乳腺癌特异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 产生和免疫病理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1993,3:280一283.[12]ci8ne∞sRI,Laguna sM,Alcalde sM,et a1.BiIateral occult b他舾tprimary tumourorcarcinoma:a蛇condcontral砒eraltumour metas-tasis[J].EurJ surg。

200l,167(4):312—315.[13]Mer啪M,And珊olating勰娃iⅡarys,Galimbe^i V,et a1.Bre鹤tc眦in锄p即湖・m曲协她i8witII叫t evidence 0f耐mary mm甜[J].CⅫcer,1992,70(2):504—505.[14]KemenyMM。

The骶咖觚0f o∞山b咖tca眦er[J】.Am J Su曙,1986,152(1):43—45.[15]Vl册t∞G,J缃ME,Mi脚AN,et a1.Fe鼬ibility of bre晒t pre∞rv砒i∞ in tIle trje咖朋t of∞cIIlt priI瑚ry∞地in咖pre鸵nting witlI戚Uary脒慨她∞s[J].Ann surg Oncol,200l,8(5):425—431. [16]FomudiF,TiverKw.Occull bm∞tcaI℃inom pm∞t吨∞“uarymetastasis[J].Illt J Radi砒Oncol Biol PIIys,2000,47(I):143一147.[17]熊秋云,龚宇,魏文嵩.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19(2):135. (收稿日期:2008—06一19)(本文编辑:王晓艳)万方数据

隐性乳腺癌7例临床诊治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