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清朝的顺治皇帝,可能大多人都不太了解,毕竟他在位时间并不长,可能大家唯一有印象的就是他最后去当了和尚,顺治18年,年纪是24岁的顺治皇帝染上天花重病,这对于关外满人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满朝文武都急得团团转,国不可一日无君,顺治皇帝还没有立皇储呢,顺治也知道自己有事情没做,所以即使是病入膏肓,但是内心依旧想着储位的人选。 ![]() 顺治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但是长子早夭,次子年仅九岁,虽然顺治很喜爱他,但是实在是太年幼了,所以为了避免多尔衮摄政这件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他焦急得不行,而当时康熙皇帝,就是玄烨,年仅八岁,更加不在顺治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 于是就这两天,顺治决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堂兄弟,就是安庆王,他年长有望,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自己的母亲孝庄太后的反对,孝庄太后认为虽然安庆王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和顺治是同宗,但是终究是旁系宗室,难当大统,害怕会出现比幼帝临朝更为复杂的问题,所以极力的反对,并且力主力长。 ![]() 顺治皇帝当然觉得自己是对的,毕竟他也是为了清朝好,把国家让给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你说国家会多乱呀,于是母子两人相持不下,眼看着顺治皇帝一天比一天的病重,虽然朝政是由孝庄太后摄政的,但是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更何况他是一个后宫中的女人,所以孝庄太后也是心急如焚,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也许这个人能够规劝顺治皇帝。 ![]()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就是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本人是神圣罗马学院的神父,在明朝崇祯年间登陆澳门,后来一路北上来到北京,因为他的传教手段非常的出色,也掌管天文历法,被朝廷重用,所以经常的出入内廷,他对政法颇有建树,被顺治看重,甚至还亲切的叫他爷爷,孝庄皇太后也知道顺治皇帝对这位德国的爷爷非常的尊敬,于是就汤若望进宫来商议。 ![]() 汤若望代表了自己的意见,力劝顺治立第三个孩子爱新觉罗玄烨为储君,因为玄烨小时候得过天花,有免疫力,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一点康熙当上了皇帝,顺治皇帝想了半天,然后就答应了,这才有后来的康熙稳坐江山60年,康熙非常的感恩,汤若望于是将他封为了一品大福,可以说是康熙皇帝,真的是运气好啊,小时候就因为生过天花,所以长大了就可以当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