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观和悲观都是学来的

 大山860 2018-09-06
乐观和悲观都是学来的

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三组狗分别放在不同的笼子里,一组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控制科学家给出的电击,几秒钟之内它们发现跳过笼子里面的栅栏就可以逃避电击。而另外一组狗即使跳过去,栅栏的那边也还是有电击的,也就是无论它们做什么都不能逃脱电击。另外一组是正常的,没有受到电击的狗。

然后科学家把这三组狗都放到可以逃避电击的笼子里,第一组很快就跳过了栅栏逃避电击,第三组也很快发现了这个奥秘,只有第二组的狗没有跳,停留在笼子有电流的这一半,没有试着逃避。

显然,动物可以通过学习知道它们的行为是无益的。因此它们变得被动,不再主动去做任何事情。有人把这种试验的模式转移到人的身上(电击改成了噪音),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人也学习到了悲观和被动。

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相信你的行为会失败,没有结果。这个想法又被失败和无法控制的环境所强化,如此相互强化终于制造出了忧郁症。现代人的自我观念使得人们更容易变成习得性无助,因为它们相信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用。

但是,习得这种悲观就没有救了吗?就要一直悲观下去吗?不是的!你怎样看待问题决定了你从沮丧中解脱出来,还是使沮丧更加严重。

就像我们在失败的时候都会感到暂时的无助,心理的旋风把我们击倒,我们觉得悲哀,前途无望,提不起劲做任何事情,这很正常。但是有些人就很快恢复了,有的人过了几个月还垂头丧气,区别在哪里?

因为有的人对于不愉快的事情的解释是个别性的:“这是我的错!“我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有人的理解则是永久性的:“事情每次都是这个样子,总是……”以及普遍性的:“我很笨,我做什么都不行。”

而另外的人则把失败解释成暂时性的:“我这次做的菜是不好吃,但是不是每次都不好吃?”有人的理解是特定性的:“我只是做菜不太好,但是我在其他方面不是挺优秀的吗?”和外在化的:“今天我做的菜他吃得很少,可能是他今天胃口不好。”

你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解释形态是属于前者那样的类型,是悲观的,就可以通过塞里格曼先生提到的ABCDE五个步骤纠正过来,让自己用后者那样的乐观形态去解释不愉快的事。也就是说,乐观也是可以学习的。如果那些受到电击,感到无助的狗,能够对自己说:“虽然以前我受到了无数次的电击,做了很多努力都没有用,但是并不代表这次的努力就没有用。”也就是——如果它可以反驳自己对于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切断“打击扩大化”的念头,那它其实是可以尝试跳过那个栅栏获得新生的。

其实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我们人类是有乐观基因的,要不,人怎么能够在春天播下种子,等待着半年以后收获?正是人们认为现实会经过努力变得更好,希望驱使人们超越自己,发挥潜能。

悲观可能是在演化的后期才出现的,人类是冰河时期的动物,我们的情绪受到了10万年前地球气候灾难的塑造:干旱和水灾,丰收和突来的灾荒,能够活在冰河时期的老祖宗很可能看到阳光就会思虑严冬,我们遗传了祖先的脑,也遗传了他们看到乌云而没有看到光明的特性。

虽然有研究证明,悲观者对于世界的认识更加清醒,甚至比那些乐观的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更加精确一点,但是悲观者似乎受到真实事件的摆布,任人宰割,而乐观者有个对抗真实世界的机制可以保持他的心情愉快。

我们需要乐观以及偶尔悲观一下。悲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未雨绸缪,会让我们在冲动之前三思,而不是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有时世界被善意地扭曲了,以使我们的想像力有发挥的空间……这是乐观和悲观之间的平衡策略。

总之,不愉快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关键是你怎么解释它们。塞里格曼先生教给人们如何学习乐观,如何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依照乐观的形态去解释,如何在乐观的同时又不失冷静。你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家那里学习看待问题的方式,走出悲观的阴霾,获得坚实、理性的乐观。

《学习乐观——成功人生的第三个要素》马钉塞里格曼着 洪兰译 新华出版社
乐观和悲观都是学来的

【心理提醒】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左右你的情绪,干扰你的生活。学会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懂得隐忍,懂得原谅,让自己在宽容中壮大。 ​

乐观和悲观都是学来的

2018-09-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