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大手笔对中关村的要约收购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不仅中关村短期大涨,由此引发了产业资本对A股态度转变的讨论。 据悉,8月份以来共有超过240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产业资本操作,并且是一改过去连续5个月净减持状态,首现净增持。 产业资本增持代表了一种态度,但是不是风向标还很难说。 产业资本目前大举增持可能有几个原因:
但是在一种大趋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增持几乎无法改变A股市场任何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 产业资本只能打点,不能带面,它最多能刺激一些个股的价格波动,但无法形成一种规模效应,甚至对于个股股价来说也仅仅是短期波动,无法改变其随大市而动的特征。 而且产业资本增持的股票一般不会是权重蓝筹,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这点很像上市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的增持和员工持股计划,被套得一塌糊涂的比比皆是。 个体的力量在“倾巢之下无完卵”的大背景下显得很渺小,无论是增持、要约收购、员工计划等都没用。
有意思的是,当年国家队大举介入的点位是2638点,没想到三年以后我们又要跌破这个点位了。只不过当初是疾风骤雨式的下跌,而这次是温水煮青蛙。 不过,结局往往是相似的,当年靠个体的力量无法扭转整个市场,那么现在也肯定扭转不了。未来国家队会继续出手吗? 2638点是股灾底,也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左防右防的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它现在己经再度“兵临城下”了,怎么办?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