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评天下|产业资本增持能改变A股吗?

 xm风帆 2018-09-06


国美大手笔对中关村的要约收购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不仅中关村短期大涨,由此引发了产业资本对A股态度转变的讨论。


据悉,8月份以来共有超过240家A股上市公司涉及产业资本操作,并且是一改过去连续5个月净减持状态,首现净增持。


产业资本增持代表了一种态度,但是不是风向标还很难说。


产业资本目前大举增持可能有几个原因:


一是A股确实跌得一塌糊涂,已经到了一个估值的洼地,上海主板现在的平均市盈率不足14倍,深圳主板目前的平均市盈率在16倍左右,创业板目前的平均市盈率在35倍左右,这个市盈率水平应该是处于历史最低的位置;


二是在整个社会投资领域,很多产业资本确实不知道该投资什么,特别是在“去杠杆”、“淘汰过剩产能”、“调结构”的情况下,实体经济缺乏好的投资渠道,能赚钱的行业一些社会资本又进不去,产业资本左右为难。


但是在一种大趋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增持几乎无法改变A股市场任何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


产业资本只能打点,不能带面,它最多能刺激一些个股的价格波动,但无法形成一种规模效应,甚至对于个股股价来说也仅仅是短期波动,无法改变其随大市而动的特征。


而且产业资本增持的股票一般不会是权重蓝筹,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这点很像上市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的增持和员工持股计划,被套得一塌糊涂的比比皆是。


个体的力量在“倾巢之下无完卵”的大背景下显得很渺小,无论是增持、要约收购、员工计划等都没用。


2015年股灾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增持回购也是此起彼浮,但根本无法改变这些公司股价狂跌的走势,后来是国家队资金大举买入才扭转了跌势。


有意思的是,当年国家队大举介入的点位是2638点,没想到三年以后我们又要跌破这个点位了。只不过当初是疾风骤雨式的下跌,而这次是温水煮青蛙。


不过,结局往往是相似的,当年靠个体的力量无法扭转整个市场,那么现在也肯定扭转不了。未来国家队会继续出手吗?


2638点是股灾底,也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左防右防的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它现在己经再度“兵临城下”了,怎么办?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