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的战略预备队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抱朴守拙之宁耐 2018-09-06




做本领域的“全栈工程师”


华为八年,从研发干到行销再到预备队,以往的工作经历,都只聚焦在自己负责的那个模块,学到的也仅是这个“点”的技能。但这轮预备队训战,从前端干到后端,从售前干到售后,对全流程工作有了清晰的了解,掌握的就是“线”的技能,开始走向“一专多能”。

——Scott·华为员工

“战争真正打起来,炮火是变化的,炮要跟随目标变化来打 ,如果不能及时应对目标变化,就是体验不行。客户的思想是跳跃的,我们要随之跳跃,还要系统讲明问题。马化腾说他是首席体验官,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正确”。

——任正非

20多年前国务委员宋健问:你做企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任正非:花了太多冤枉钱在员工培训上。

自那以后,华为一直在摸索训战结合培训员工的路子。后来,华为大学全线升级,将授课式培训、网络化授课方式全部取消,一切答案在现场,一切都是实战的讨论与演练。

华为战略预备队,是这样一种训战结合培训的升级版,把要提拔的重点干部全然投入实战,在实战中砥砺全方面的客户体验,真正实现多能工制度,为未来的“去岗位”作重要的准备。

战争将严酷惩罚不改变的人。您嗅觉到硝烟的味道了吗?您知道该怎么锻造您自己和您的团队了吗?

——王育琨手记

在看文章之前,请点开音乐,愿你的生命活成天籁!


华为的战略预备队到底是个什么组织?且听他说……

作者:Scott

来源:心声社区


为什么是我?


真的就像电影中的桥段——2017年8月3日,韩国L客户会议室,正在进行一场极为关键的技术澄清。代表处领导带队,客户高层与会,我作为领域专家,详尽宣讲我司方案,解答各种问题,台上台下互动频繁而又良好,有种“鲜衣怒马少年郎”的恍惚。


会议结束,看到主管邮件:重要事情沟通,请回电。我以为火线受奖了,没想到收到的是意外的通知:作为部门前30%,我被推荐进预备队了。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刻:木然,呆坐在会议室,只想静静。虽然那时候预备队已经办了一阵子,但经过了轰轰烈烈的将士出征大会,第一批队员去向尚未落定,各种声音开始浮现,让人本能地产生抗拒:我绩效不差,心态也积极,作为机关行销,被一线广泛认可,为何要送我进队?


那个夜晚,在酒店里,望着窗外异国的夜色,真真切切把一首歌循环听了无数遍。

 


这个世界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结束韩国的项目支撑后,马上回到部门。经过与主管、HR的当面沟通,我对战略预备队的认知也有了改观,明白这不是组织抛弃,而是组织培养。后面又仔细研读了老板针对预备队的讲话,就更清晰释然了。


2017年9月19日,女儿周岁生日的当天,我也正式开始“转人磨芯”,开启一段未知的旅程。那天在朋友圈除了庆贺女儿生日外,也特意给自己喝碗鸡汤壮行——“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你不行!”


训战开始前的集中培训,是整个训战阶段倍感开心的一段回忆。同学们来自不同体系,不同岗位,不同的背景,在数字化运营的大旗下,聚在一起共同学习。Design Thinking、Customer Journey、CWR等新概念不停冲击着大家,既使人新奇,又催人奋进。


培训期间鼓励学员与讲师积极互动,积极回答课堂提问。有的同学因为在研发、销售岗位都干过,平时涉猎的知识面也比较广,所以每门课上讲师的提问,大多能积极回答。有的同学则相对回答较少。南太地区部的一个兄弟就自嘲说:我不是不愿意回答,是真的不会呀。我就一个挖沟的(土建背景),哪懂什么NFV、Hadoop、Service Orchestration等IT知识……


尽管这是颇为谦虚的话,但还是让我想起了部门书架上的一本书《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时光倒退十年前,这是很多网优同事的参考书籍,但今天呢?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客户的网络和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就将无法跟上公司这趟快速行驶的列车。正如在地铁站里看到的这个广告:“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改变的人”。


 


做本领域的“全栈工程师”



紧凑的一周培训之后,就开始进入项目实战。第一站是香港H客户 E项目。对H客户我多少有些熟悉,几年前作为服务行销,深度参与了它的两网合并项目,并主刀了其中一个模块的HLD(概要设计),颇受客户认可。而H客户技术功底扎实、关注细节、工作拼命,也给我树立了“职业化”的榜样。


因为训战的岗位是网络技术,在E项目中,我负责其中一个子模块的交付实施。尽管当时选择这个岗位,就是为了把技术功底做扎实些,也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但实际工作时才发现,从行销到交付,跨度不是一般的大。以前做售前,侧重的是方案价值、商业模式、客户沟通与引导,只需掌握方案内容,无需太关注底层细节。但现在做交付了,就必须要了解诸如“浮动IP怎么规划和配置”、“流量过滤的规则如何设置”、“运行参数如何调整”这些实施细节了。


在E项目的那两个月,我做过性能评估,定位过网上问题,也写过现场脚本,靠着仅存的点滴研发技能,从环境安装配置开始,扎扎实实,把产品摸了个遍,也把几乎丢掉的研发技能给捡了回来。曾被产品的易用性气得半夜睡不着,也曾因成功写出一个脚本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欢呼雀跃。


E项目子模块交付告一段落后,旋即投入C客户的I项目。这是公司商业解决方案的战略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我更是受到了“全栈式”锻炼。在项目拓展阶段,因为行销背景,所以作为售前人员,负责标书引导、方案宣讲、配置计算、商务模式设计等。项目中标后,到方案设计阶段,因为干过研发SE,又与团队一起进行需求分析、高阶方案设计、低阶方案设计。方案定稿后,进入交付实施阶段,开始作为子模块PM,与团队一起进行交付计划制定与管理、需求分析与管理、问题风险管理、周边领域沟通与协调等。随着项目的进展,也跟着从前端干到后端。



 


主动申请延期训战



华为八年,从研发干到行销再到预备队,作为骨干,参与过的项目数十个,但只在这个项目受到了全方位的历练。以往的工作经历,都只聚焦在自己负责的那个模块,学到的也仅是这个“点”的技能。但这轮预备队训战,从前端干到后端,从售前干到售后,对全流程工作有了清晰的了解,掌握的就是“线”的技能,开始走向“一专多能”。因此在项目爬坡期,原本到了出队时间,却主动申请延期训战,加训三个月。还有什么比成长与机会更重要!


当前互联网行业在兴起“全栈工程师”——是指掌握多种技能,并能利用多种技能独立完成产品的人。这是为了应对业务场景日趋复杂形势下,项目交付效率的提升。


做过项目管理的都知道,项目越大,沟通成本越高,人越多效率越低。因为沟通是需要成本的,不同领域的人各说各话,前端和后端是一定会掐架的。而全栈工程师的沟通成本几乎为零,因为前后端都懂,胸有成竹,自己就全做了。即使是在团队协作中,与不同领域人员的沟通也会容易得多。如果有一个人懂产品懂设计懂销售懂交付,那沟通效率会大大提升。


在H省出差时,一线兄弟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当时颇受震动。E友商因为在H省份额逐渐缩小(但还有一定占比),某领域就只安排了一个员工。结果这个员工“做客户关系是他,宣讲方案是他,做配置的是他,现网割接调测也是他”。每次客户组织开会,我司至少三个同事(服务经理、服务行销、BU售前或者交付同事),而E友商就他一个。对于客户的问题,我司经常需要找不同的人确认或者解答,有时甚至还需要会后给答复。但他大多时候现场就解答了。实际结果是:客户对他挺满意,我司也没有因为堆人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我们也经常遇到:内部讨论一个问题,电话会议里,需要拉很多同事与会,会议冗长而又低效;与客户沟通,房间里乌压压的一群人,用香港某运营商CTO原话就是——“桌前坐几个,后面站几个,门口塞几个,窗台上还得挤几个”。


究其根因,还是因为分工过于细化,每个人固守一小块,只顾低头干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站在公司或者项目的角度,就导致运作效率低下。为什么不改变呢?

 


再好的工作都有500次想辞职



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在核心网时,时任总裁说的一段充满哲理的话:“再好的婚姻都有五百次想离婚,再好的工作都有五百次想辞职——只有坚持,才能抵达彼岸。”


回望这训战的十个月,愈发觉得贴切。从收到入队通知时的抗拒、不解,到项目训战时定位网上问题的重压、煎熬,再到向“全栈工程师”转型的艰难、痛苦,一路遇到了很多挑战。想过逃避,想过敷衍,想过推脱,但还是通过不断反问自己:“真的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吗?”而坚持了下来。跨过之后,站在今天看昨天,真有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没有经过市场一线的工作,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没经历过磨砺,没经历过磨难,人生是不完美的。”响应公司号召,奔赴一线,做商业解决方案的践行者。在攻打上甘岭的征程中,一定会有无数的磨难与磨砺。但相信,只要坚持,定会把红旗插上上甘岭。


回首这训战的十个月,笑过,怒过;乐过,愁过;赞过,也怼过。最后的最后,只有感恩与感谢。感恩上天,让我有幸与项目组兄弟姐妹相遇,同心同行,为客户商业成功、为商业解决方案落地而全力以赴;感谢项目组领导和同事的指点与帮助,坦诚沟通,积极协作;感谢团队里兄弟们的包容与支持,真正做到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更要感谢背后支撑的研发、交付、产品管理等同事,无论在项目需求开发、问题支撑,还是现网保障上,均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数次使我坚信“败则拼死相救”的精神没有丢。



本文来自《华为人》·人荐人爱,转载请注明出处。

心声社区是华为的罗马广场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 

潜能量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