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 十常侍乱政残害忠良,黄巾军起义,董卓独霸朝纲,天下民不聊生。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所谓的英雄也就相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曹操,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备等各路军阀都开始松动了。 每个人都想假借讨伐董卓的名号来实际掌控这个国家,从而走上一个权利的顶端。此间我最欣赏两个人曹操与刘备,两个最不具有实力的人确偏偏走上了最接近顶端的位置。
引用李宗吾的《厚黑学》来评论就是,曹操将黑走到了极致,刘备讲厚发挥到了高峰。曹操同时代的评论家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很喜欢他的这个评价原因是很贴切,不虚伪,不做作。我个人认为曹操能走到这一步也实属无赖之举,兵法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当时天时占不到,地利占不到,唯独人和只能沾点边,且有袁氏军阀在前面挡着,四世三公招揽天下侠义之士。曹操只能委屈求全,以图厚积薄发。 曹操行刺董卓之时我感觉他是大忠义的人,因为无论刺杀是否成功都是必死无疑的。只是后来种种巧合让他虎口脱险,所以他的心理上发生的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我认为就是四个字”赤地立新
“汉王朝气数已经,我为何不能取而代之?有德者居之。但是曹操论出身宦官之后,如果起义没有影响力,论财力也算不上出类拔萃,所以只有避开自己的劣势用计谋补足。主动接近袁氏兄弟,怂恿他们扛起大旗来号召天下讨伐董卓,慢慢赢取自己的声势,真是一个高招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嫁接“,并且成功的活了。为后来的移栽做了不错的铺垫。 刘备贩卖草席的手艺人,为什么也敢一如既往向最高权力发起努力呢?我觉得任然是时势造英雄,国家天天打仗天天战乱,民不聊生,我草席卖给谁?草席卖不出去,我吃什么?喝什么?难道要一死百了吗?那一家老小托付给谁? 人有点时候走在很背势的时候就会追忆,回顾自己为什么混的如此惨淡。想想我刘备也是跟皇帝同根吧,哪怕就不是咱们也都姓刘,为什么我要这么受罪呢?难道我就不能杀开一条血路,给子孙家人某的一份安稳吗?想来想去,发现我也是个有才能的人啊,久而久之有了清君侧的想法,本质想造反嘴上不能说啊。 曹刘二人论起步个有难处,曹操虽然是近代做过官但是出生不好宦官之后,刘备虽然是出身可以攀附皇权,但是近代没有出过能人,家底子太薄。所以曹操要用利去买名,让所有人都感觉他是在匡扶汉室。刘备则要用名去谋利,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他是正宗汉室,接替是合乎天意的。久而久之面厚心黑也就习以为常了,传销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就是自己把自己骗了。 我个人愚见曹,刘二人皆为屌丝逆袭,在混乱的大环境里有了自己的见解和牛逼的想法,有点穷疯了去抢马云家的感觉,结果他们真的去行动了。二者路线有所区别而已曹操甘心做一个真小人,刘备只能做一个伪君子。所以说曹操是不得不奸,刘备是不得不忠;各占有利于己 的版块,且玩的非常GOO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