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经与纬 2018-09-07

大蒜常发生且危害较重的病害主要有大蒜紫斑病、大蒜叶枯病、大蒜花叶病三种;主要害虫是大蒜潜叶蝇,就上述病虫害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做以简述,供防治时参考。

一)大蒜紫斑病

大蒜紫斑病在大蒜主产区发生较普遍,受害程度因当年气候不同而异,夏季多雨年份发病重。田间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贮藏期危害鳞茎。发病初期多在叶尖或花梗中部,继续蔓延至下部,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部淡紫色,扩大后为黄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贮藏受害的鳞茎颈部变深黄色或红褐色,并呈软腐状

该病由香葱链格孢菌侵染致病,和大葱紫斑病菌为同一种真菌,其越冬、传播和发病条件同大葱紫斑病。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与非感病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2.精选种栽和消毒:在栽蒜前对种栽进行精选,汰除病蒜,并用40-45℃温水浸种消毒90分钟,然后栽植。

3.药剂防治:在田间植株发病初期,喷药防治。使用药剂品种和浓度同大葱紫斑病。

二)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在各地零星分布,并常与紫斑病混合发生,加重了危害程度。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开始,以后扩展蔓延到其他部位。病斑初期为灰白色小圆点,随后扩大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病斑,并在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柄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易从病部折断,后期在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壳。

该病由大蒜叶枯病菌侵染致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散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以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危害。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与非感染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2.田间卫生,减少菌源:及时清除田间被害的叶片和花梗,集中深埋,减少菌源。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3000)性粉剂6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时,加入芸苔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每公顷加0.01%天丰素150毫升或0.1%硕丰481可溶粉60克或0.003%爱增美75毫升,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按每公顷药液量加入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透彻75毫升,可提高防治效果节省用药量。

三)大蒜花叶病

大蒜花叶病在黑龙江普遍发生,危害较重,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即称谓“种性退化”。大蒜植株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黄条点,以后黄条点连接成黄绿相间的长条纹,植株矮化,个别株心叶被邻近叶片包住,使叶片扭曲畸形,长期不能完全伸展。病株鳞茎变小,蒜瓣和须根减少,严重时蒜瓣僵硬,品质变劣。

该病是由大蒜花叶病毒和大蒜潜隐病毒侵染致病。病毒在大蒜鳞茎内越冬。播种带病种蒜,出苗后即可染病带毒,田间主要通过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还可通过汁液磨擦传毒。管理粗放、蚜虫发生量大和与其他葱属作物邻作发病重。连年播种带毒蒜种使大蒜逐年退化,蒜头变小,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1.选种无病种蒜:在病区不要用自产种蒜留种,应从无病区引入无病种蒜栽培。通过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出无病种蒜,供下年栽培。</P><P>2.避免与大葱、韭菜等葱属作物邻作,减少受病毒侵染机会。

3.采取避蚜措施:在大蒜田设置黄板诱蚜或挂银灰膜条避蚜。

4.药剂防治:每公顷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2.5-3.75千克;或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4.5-6.0升对水喷雾。

四)大蒜潜叶蝇

危害大蒜的潜叶蝇即是豌豆潜叶蝇,黑龙江各地均有发生。除危害大蒜外,还可危害豌豆、洋葱、菜豆、豇豆、西瓜、甜瓜、番茄、茄子等多种作物。此虫为双翅目,潜蝇科的小型害虫,成虫体长1.8-2.7毫米,雌虫比雄虫略大。头部黄色,复眼红褐色,体灰黑色,触角3节,第3节近方形。翅透明,有紫色反光。以幼虫蛀入叶肉中食害,只留下表皮,形成曲折虫道,严重时引起叶片枯萎。
该虫1年发生3-4代,以蛹在被害叶内越冬,第2年春暖后孵出成虫并产卵,第1代幼虫即可危害大蒜,并持续危害到大蒜收获,转入邻近其他寄主上危害,气温下降后化蛹越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