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二、为什么要选择超六类系统 - 应采用ClassEA布线系统:ISO/IEC 11801-5数据中心,草案;ISO/IEC11801-6分布式楼宇服务,草案。 - 建议用于支持10GBASE-T和新安装项目采用ClassEA布线系统:ISO/IEC11801-1通用,草案;ISO/IEC11801-2办公环境,草案。 - 应采用Cat.6A布线系统:TIA-1179-A医疗卫生,草案。 - 推荐Cat.6A布线系统:TIA-942-B数据中心,草案;TIA-568.1-D商业楼宇;TSB-162-A无线局域网。 - 建议新安装项目采用Cat.6A布线系统:TIA-4966教育机构;TIA-862-B智能化楼宇。 再次,国内标准GB50174-2017中规定:对于承担数据业务的水平子系统应采用6A类及以上对绞电缆(含6A类接插件) 三、超六类系统应用分析 从上图也可以清晰的看出,之前国内市场主流的六类系统(见上图第1行),物理带宽只有250MHz,传输速率只有1Gbps(通常称为千兆到桌面),在标准规定的永久链路和信道长度内,不能满足10Gbps (万兆到桌面)的应用。
四、超六类系统选择屏蔽还是非屏蔽 1、屏蔽双绞线结构分析 在国家标准(GB 50311-2016)条文说明中规定了屏蔽电缆类型的表示方法,同样也符合ISO/IEC 11801-2002 中的要求,具体如下: 在命名规则中,用不同的字母(U、F、S)去区分各种屏蔽类型。例如:U 为非屏蔽、F 为铝箔屏蔽、S 为丝网屏蔽,并使用“/”区分是采用4 对芯线外进行屏蔽,还是在每对芯线上进行屏蔽。 对于屏蔽超六类双绞线结构,可以参考下表。 3、超六类屏蔽和非屏蔽双绞线生产技术分析 在欧洲市场,绝大多数用户会选择超六类屏蔽系统。欧洲认为屏蔽系统无论从系统的性能指标、抗电磁干扰、保密等各方面都优于非屏蔽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欧洲的企业(比如制造业)在国内有项目需求时,布线系统都要求屏蔽的原因。
线对屏蔽绞距(左); 非屏蔽绞距(右) 注意:非屏蔽超六类跳线,如果单体要符合标准要求,RJ45水晶头是非屏蔽,但跳线本身必须是屏蔽结构。若是纯非屏蔽超六类跳线,在保证跳线线径不能太粗的情况下,只有3米以下才有可能通过单体测试。3米以上跳线本身(除水晶头外)必须是屏蔽结构才可以。
国产编织网有断点,进口没有 屏蔽系统还具有更好的EMC(电磁兼容性)性能,非屏蔽没有。尤其在超六类高频传输系统中,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更加受到客户的重视。特别在数据中心项目中,最大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源是数量众多的交换机、服务器、UPS等有源设备,这些用电巨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会产生非常高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就双绞线而言,对数据传输有较大影响。 超六类U/UTP和F/FTP对比 对于屏蔽系统而言,可应用绝于大部分场景。非屏蔽系统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技术应用角度分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非屏蔽系统电磁兼容性较差。 外界电磁场的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综合布线系统规划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今后可能出现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确定所用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防护等级。
电磁环境分类表
4.1 射频电磁场的抗扰性实验 IEC 61000-4-3 辐射、射频和电磁场的抗扰性实验中具体描述了辐射、无线射频、电磁场对线缆影响的测试,实验频率范围80MHz至 2GHz,以模拟可能的干扰来源,如移动无线电装置,基站或电视的发射塔,对讲机,工业射频等。按照ISO/IEC 11801-2017 E1~E3的辐射干扰采样水平的射频发射强度进行实验对照。发射天线的位置距被测设备3米处,在测试过程中,天线依次对准装置的四个方向。 实验结论:
对讲机,移动电话,GSM卡 实验结论:
4.2 瞬发脉冲抗扰性实验 按照EN 61000-4-4进行瞬发脉冲抗扰性实验,这种干扰通常由瞬发开关引起的,如关掉负荷,继电器的接触,荧光灯电路等的开关等。
实验结论: 实际实验:荧光灯 实验结论:
10GBase-T传输标准下,非屏蔽线缆对低电压更为敏感。屏蔽线缆测试结果优于非屏蔽线缆。
4.3 耦合衰减要求 IEC 62153-4-5标准中列出了EMC关于耦合衰减的测试模型,测试结果需满足ISO/IEC 11801-2017耦合衰减的最低要求。 根据实际测试效果,屏蔽系统耦合衰减测试数据结果优于非屏蔽系统。对比测试数据,不难发现非屏蔽耦合衰减测试数据仅适合ISO/IEC 11801限定的E1环境,屏蔽系统耦合衰减测试数据适合ISO/IEC 11801规定的E1~E3环境。 4.4 电磁环境等级与布线间距要求 (GB50311-2016) 以下主要是针对数据机房在设计阶段时,屏蔽和非屏蔽系统设计的区别。
集束双绞线 集束跳线 (一台机柜一侧最多可安装15束*8=120根跳线) 当机房布线决定采用屏蔽系统时,在布线设计上考虑的问题要比非屏蔽系统简化得多。
其次,屏蔽布线系统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性能特点,因此机房接地系统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也是屏蔽布线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在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中,对机房的接地防雷要求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而且接地防雷是作为一项单独系统来设计和验收,因此在设计使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并不需要过多担心机房的接地状况。 在施工阶段,使用超六类屏蔽和非屏蔽线缆,所面对的问题或施工工艺是有明显区别的。
屏蔽系统接地 本文作者:常大钊 林锦杰 李光 德特威勒(苏州)电缆系统有限公司 |
|